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37860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考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 陈珩编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概念:1、电力系统就是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电能的整体。 2、电力网由 变压器 和 线路 组成。亦可说:由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 3、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可靠持续地供电、优良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环境保护)。或称:可靠性、优质性和 经济性 环保性。 4、电能质量指标包含: 电压(允许偏移5%UN)、频率(允许偏移0.2Hz) 和波形(允许畸变率约为5%)。 5、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是依据用户对供电 可靠性 要求来划分的。 6、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两个考核指标是 煤耗率 和

2、 网损率 。 7、电力网络的接线方式可以分成 无备用接线 和 有备用接线。8、电力系统无备用接线方式包括 单回路放射式 、 干线式 、 链式 。 9、有备用电源接线的五种接线方式为:1)两端供电;2)环形;3)双回路放射式;4)双回路干线式;5)双回路链式。10、线路的额定电压表示的是线电压。11、平均额定电压约为电网额定电压UN的1.05倍。12、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分为:(1)大电流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立即切除故障,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一般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2)小接地电流方式:中性点不接地(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单相接地时仍可运行2小时,非故

3、障相对地电压值由相电压升至线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由零升至相电压。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倍。当网络接地容性电流超过如下数值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进行补偿。36kV30A;10kV20A;3560kV10A 补偿方式:过补偿13、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3、6、10、35、110、220、500(kV),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交流1000kV,直流800kV习题:1、对于一级负荷比例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 B )。A 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B 双电源供电方式C 单回路放射式接线 D 单回路放射式或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2、简单的闭式网络可分为两端

4、供电式网络和( A )A.环式两大类 B.干线式两大类C.放射式两大类 D.链式两大类3、标出下图中变压器T1T4的额定变比和G的额定电压。 答:G:10.5kV T1:10.5/242kV T2:220/121/38.5kV T3:35/6.6kV T4:10.5/3.15kV 4、电力系统接线如下图所示,试求:(1)发电机及各变压器高低侧的额定电压;(2)设变压器T1工作于+2.5%抽头,T2工作于主抽头,T3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解:(1) UGN=10.5kV, T1:10.5/121 kV T2:110/38.5 kV T3:35 /11 kV (2) 第二章 电

5、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概念:1、复功率:2、负荷以超前的功率因数运行时吸收 容 性无功功率(发出感性无功)。3、决定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因素:(1)定子绕组温升约束。取决于发电机的视在功率。(2)励磁绕组温升约束。取决于发电机的空载电势。(3)原动机功率约束。即发电机的额定功率。(4)其他约束。当发电机以超前功率因数运行(进相运行)。4、变压器损耗由 空载损耗 和 负载损耗 两部分构成。5、扩径导线:人为扩大导线直径,但不增加载流部分截面积。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层仅有6股,起支撑作用。6、分裂导线:又称复导线,其将每相导线分成若干根,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采用分裂导线可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6、但会增加线路电容。7、三相架空输电线采用循环换位的目的是 减少三相参数不平衡 。8、同一型号的架空三相输电线,相间距离增大,其线路对地电容将减小。9、长线路的等值电路要用 分布参数表示。10、标么值是指 有名值 和基准值的比值。11、采用标么制计算时,只需要选择两个电气量的基准值,其它基准值可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通常选择的基准值是功率和电压。12、对多电压等级的电网进行计算时,要作电压等级的归算。13、年最大负荷曲线亦称有功功率年负荷曲线,即表示一年内每月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曲线。常用于制订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习题:1、当功率为时(功率因数角为),取基准功率为Sn,则无功功率的标么值为

7、Q/Sn 。2、简单电力系统如图所示,试作出该系统以标么值表示的等值电路(不计电阻、导纳),取SB=100MVA,UB=Uav。各设备的参数如下:解:等值电路为:3、根据凸极式发电机的向量图(图2-3或图2-7a),求证图2-7(b)中.解:由图2-3可知,图2-7(b)中,OB=Ixd(UN/xd) , OD=Ixq(UN/xd) ,而mOB与OOD相似,故有 mO/OO=xd/xq, 所以,mO= OO(xd/xq) mO=mO- OO= OO(xd/xq-1) 而OO=U2N /xd ,代入上式,得 mO=U2N (1/xq- 1/ xd) 证毕第三章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概念:1、

8、线路功率分布的计算:(1)阻抗支路的功率损耗(2)导纳支路的功率损耗2、有功功率流过电抗时,会产生无功损耗;无功功率通过线路电阻时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3、4、线路的电压降落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 向量差 ;线路的电压损耗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 数量差 。5、线路空载的情况下线路末端的电压会高于始端的电压。因为线路与大地之间存在对地电容,线路越长,电容越大,对线路补充大量无功。当线路空载时,线路末端电纳中的容性功率,功率值为,与之对应的电流为。该电流在线路流动时产生的电压降落,此时末端电压高于始端电压。6、有功功率损耗最小时的功率分布按线段的 电阻 分布。7、有功功率损耗最小时的功率分布按线段的

9、 阻抗 分布。8、在两端供电网的最初功率分布中,由两个供电点的电压差引起的功率称为 循环功率 。9、环网潮流的自然分布是按线路的阻抗分布。习题:1、已知一双绕组变压器的容量为31500kVA,额定电压为121/10.5kV,Pk=20kW,Uk%=10.5,P0=10kW,I0%=0.5。若变压器二次侧的功率为5+j10MVA,试求其一次侧的输入功率。解:变压器归算到高压侧由题目可知,该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其等值电路如下:一次侧输入功率为:2、计算闭式网络的初步功率时( A )A.不必考虑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B.必须考虑电压降落C.必须考虑功率损耗 D.视情况而定3、为什么电力系统选择高压输电

10、? 答:由可知,若输送的功率相同,采用高压输电可降低网损,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另外,由可知,输送的功率相等时,采用高电压输电可以减少电压损耗,改善电压质量。4、输电系统如题图2所示。已知:每台变压器=100MVA,=450kW,=3500kvar,=1000kW,=12.5%,工作在-5%的分接头;每回线路长250km,=0.08,=0.4,=2.8;负荷=150MW,=0.85。线路首端电压=245kV,试分别计算:输电线路,变压器以及输电系统的电压降落和电压损耗;输电线路首端功率和输电效率;线路首端A,末端B以及变压器低压侧C的电压偏移。图2 简单输电系统答:SLD1)作出等值电路图,并计算

11、相应的参数(归算到220kV侧)BACZLZTSASYT等值电路SB输电线路(双回):变压器(两台):负荷:2)假设UA = UB = UC = 220kV,计算网络的功率分布输电系统首端的功率为:输电效率为:3)用求出的功率分布和已知的首端电压计算网络的电压分布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为: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为:变压器的电压降落为:变压器的电压损耗为:输电系统的电压降落为:输电系统的电压损耗为:A、B、C的电压偏移分别为:第四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概念:1、电力系统潮流是指在某一时间断面下,电力系统中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的稳态分布。2、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线路功率(或电流)来

12、表示。3、电力系统导纳矩阵的阶数等于独立节点数。4、自导纳等于该节点直接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总和;互导纳等于连接节点i,j支路导纳的负值。5、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1)对称性;2)强对角性;3)高度稀疏。电网的节点越多,稀疏程度越高。6、潮流计算常用的算法有: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1)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对初值不敏感,收敛性较好。但为一阶收敛,迭代次数较多。(2)牛顿-拉夫逊法:具有平方收敛性,对初值的选择要求较高,需接近准确解,否则可能不收敛,迭代很快,但稳定性不高。(3)P-Q分解法:由混合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改进而来。与牛顿-拉夫逊法相比,其具有如下特点:以

13、一个n-1阶和一个m-1阶系数矩阵和代替原有的n+m-2阶系数矩阵J,提高了计算速度,降低了对存储容量的要求;以迭代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系数矩阵替代起变化的系数矩阵J,能加快计算速度;以对称的常数系数矩阵代替不对称的系数矩阵J,使求逆的运算量和所需的存储容量均大为减少;具有线性收敛特性,与牛顿-拉夫逊法相比,当收敛到同样的精度时,需要迭代的次数较多;只适用于110kV及以上的电网计算。因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的r/x比值较大,可能出现迭代计算不收敛的情况。7、潮流计算中,电压相位角约束条件是由系统运行的 稳定性 决定的,电压数值约束条件UiminUiUimax是由 电压质量 决定的。8、在计

14、算机潮流计算的三类节点(PQ、PV、平衡节点)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PQ 节点。PQ节点的给定量为注入功率Pi、Qi ,待求量是节点电压大小Ui和相位角i ;PV节点的给定量为注入有功功率Pi和节点电压大小Ui,待求量是注入无功功率Qi和相位角i ;平衡节点的给定量为该节点电压大小Us和相位角s ,待求量为该节点的注入功率Ps、Qs 。平衡节点是电压参考点,它的另一个角色是相角参考点 。 9、当可调无功功率电源已经达到上限或者下限 时,PV节点将转化为PQ节点。10、解潮流方程的方法是迭代法(数值方法)11、牛顿法潮流方程是由节点电压方程推导出来的。12、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修正方程求解的是节点电压修正量。13、n个节点的电力系统,其中平衡节点1个,PQ节点(m-1)个,PV节点n-m个。(1)用直角坐标表示的牛顿法的修正方程的维数(J矩阵的阶数)是(2n-2);(2)用极坐标表示的牛顿法的修正方程的维数是2n-2-(n-m)=n-2+m。 (3)用混合坐标表示的牛顿法的修正方程的维数是n-2+m。14、P-Q分解法:由混合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改进而来。与牛顿-拉夫逊法相比,其具有如下特点:(1)以一个n-1阶系数矩阵和一个m-1阶系数矩阵代替原有的n+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