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637572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语文答案1B(原文说的是对其他一些国家产生了影响,但未谈及影响的程度。)2A(本文没有采用引证法。)3D(A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上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西方法治学说、理念越来越多地引入中国。”言外之意,在改革开放前,西方法治学说、理念也有一些进入中国,只是量比较少,而不能说完全没有。B项曲解文意,原文说“这一学说并不是一成不变或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西方资产阶级法治理论产生前后,也曾面临各种威胁和挑战。”这说明西方法治理论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中国的学者们”扩大了外延,原文说的是

2、“目前,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对西方法治理论照搬照抄、亦步亦趋,不仅无助于中国现实法治问题的解决,更形成不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少学者”不能扩大为“中国的学者们”;二是“意识到学习西方法治理论对国内学界的危害”表达有误,学习西方法治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对西方法治理论照搬照抄、亦步亦趋。)4B(扩大范围。“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错误,原文是“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创正在食品、彩妆等领域大展拳脚”。)5B(“都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错误,无中生有。)6态度要谨慎,文创项目要具有文化传播意义,真正体现文化,要做精做美。博物馆文创产品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拓宽文创产品的领域,打造自

3、己的品牌。通过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挖掘博物馆IP的潜在价值。统一国内博物馆文创IP授权的价格,防止资源浪费和无形资产流失。出台相关的法规和产业政策,规范“博物馆+”与文创,指导其健康发展。(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7D(这篇小说没有运用肖像描写。)8热爱泥塑艺术。从画匠对象牙刀的态度及精细的手艺即可看出。有担当精神。在“没了生计”之时仍坚守泥塑艺术,并一心想着要把手艺传承下去。重视艺术传承,轻视物质利益。当得知小伙子喜欢泥塑艺术时,挡回其父亲的钱,还把象牙刀送给了小伙子。(每点2分)9波折一: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这个情节转折

4、显现了传统手工艺面临衰败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与结尾送刀形成对比。波折二: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匠很不舒服。这显现了传统手工艺价值无法得到公正认识的现实,为结尾画匠的心满意足蓄势,暗扣主题。波折三: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个结尾显示了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的宏大主题。(每点3分,答出两点满分)10D 11C 12C13(1)(亚父)让项庄拔剑在坐席间起舞,想击杀沛公,项伯时时像屏风一样遮挡在沛公的前面(掩护沛公)。(“舞坐中”省略倒装句式2分,“屏蔽”2分,大意正确1分)

5、(2)这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入营帐责问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微”1分,“诮让”1分,“殆”1分,大意正确2分)【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肉为职业,曾经和汉高祖刘邦一同寄身在民间。最初樊哙跟从高祖在丰邑起兵,攻下沛县。高祖做了沛公,让樊哙做舍人。接着,樊哙跟随高祖攻打胡陵、方与,回军驻守丰邑,在丰邑一带击败泗水郡郡监的军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戏水一带,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谢罪称没有封锁函谷关的事。 项羽用酒食款待沛公的随从将士,酒宴当中(喝酒喝到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谋划要杀沛公,让项庄拔剑在坐席间起舞,想击杀沛公,项伯时时像屏风一样遮挡在

6、沛公的前面(掩护沛公)。当时只有沛公和张良能入席坐着,樊哙在营帐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拿着铁盾冲入到营帐中。守营的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开他进入,站在帐下。项羽注视着樊哙,问是谁。张良说:“是沛公的警卫官樊哙。”项羽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和一只猪腿。樊哙喝了酒之后,拔剑切肉吃,把猪腿全都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酒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一杯酒吗?况且沛公先入关平定咸阳,(不住进宫室而)让队伍露宿在霸上,来等待大王。大王一到,就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与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诸侯会从此与大王离心,怀疑大王。”项羽沉默不语。沛公(借口)上厕所,招呼樊哙一同出去。出来后,沛公丢下车马

7、、随员,独自骑马,樊哙等四个人快步跟随,从小路下山跑回霸上的军营,让张良留下向项羽告辞谢罪。项羽也就罢手,没有了诛杀沛公的心思。这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入营帐责问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之前黥(qng)布谋反时,高祖曾经病得厉害,不喜欢见人,躺在禁宫中,下诏让守卫宫门的侍从官不要让大臣们进来。大臣们包括绛侯和灌婴都不敢进宫。十多天后,樊哙推门径直闯入,大臣们跟随上殿。只见皇帝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等人拜见皇帝后流着眼泪说:“当初陛下和我们在丰邑沛县起兵,平定天下,那是多么雄壮啊!如今天下已经平定,(陛下)又是多么疲惫不堪啊!况且陛下病得厉害,大臣们都惊慌失措,(陛下)不召见我们这些人商议事

8、情,难道只和一个宦官诀别吗?陛下难道不知道赵高的事情吗?”刘邦笑着从床上起来了。太史公说:我到丰邑和沛县,访问当地经历世变的老人,查访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的故居,了解他们平素的为人,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执刀杀狗或贩卖丝绢的时候,难道知道自己日后能凭借他人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后代吗?14B(应是“化虚为实”)15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以景结情(融情入景),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2分)【赏析】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擅长于在秋天抒发自己的愁绪,即所谓的悲秋。这首词的作者亦不例外,他孤身一人于“

9、东昌道中”,目睹的是秋景萧瑟,北雁南飞更使心情不佳,于是写下了这首渔家傲。词作开首二句描绘的是远近之景: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这是由苏轼的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新城道中)衍化而来。然而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和感情。新城道中写的是春天久雨后的晴朗,透露了欢快情绪;本词写的却是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午睡觉来愁似织”,表明前两句是作者午睡醒来可见之景,“愁”,固然是由景色之凄清而引起,然而“愁”到“似织”,总是另有原因吧。“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点明题目中的“道中”是水路。东昌,是清东昌府,

10、在今山东聊城县境内,地处大运河中段。作者此时正孤身乘船在大运河上,又从词的下片得知,船正向北驶去。“帆直”,表明是顺风,船行甚速。作者是江南人,却孤身在北方,而且船还载着他继续北行,可见他是位羁旅行役者,官身不自主,“如织”的是思乡之愁。也许刚才在午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家乡,然而要真的使梦境成为现实,却似轻飘的游丝一般,欲飞无力。下片开首二句继续描述两岸的所见景致,透过苍茫的烟水,依稀可辨的是古渡头和村落人家,陌上垂杨早已衰黄,在秋风中瑟瑟发抖。这一切更加撩拨着作者心中的思乡愁绪。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之处,不同是一写水路,一写陆路。他们都写出了“在天涯”“断肠人”的愁苦之

11、情,恰在此时,一行雁阵向南飞去。本来这是天空中出现的自然情景,作者却有意将“雁南”“人北”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且连用两个“自”字,加强了语气,突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面对此情此景时的难堪情态。这词以景作结:时间已是傍晚,萧瑟秋风阵阵吹过,飘落的荻花,铺满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江上浩浩渺渺,更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作者满腔愁绪与心事,都融于这萧瑟茫茫之中了。“东昌道中”写的是从一天的中午到傍晚,乘船沿途所见所感,虽说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已不足新鲜,但皆出自真情实感,又能做到情景交融,亦不失为成功之作。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3)荆轲和而歌,为

12、变徵之声(填“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可酌情给1分)17A(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结合“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分析,选用“耸人听闻”。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结合“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分析,选用“触目惊心”。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结合“不容丝毫延宕”分析,“刻不容缓”重义,选用“迫在眉睫”。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结

13、合“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分析可知,选用“不以为意”。故选A。)18C(A项,不合逻辑,“至少”“多”矛盾。B项,结构混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句式杂糅。D项,结构混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句式杂糅;不合逻辑,“至少”“多”矛盾。)19A(“关上”“蒙了尘”两者是选择关系,排除C项、D项。“美丽未来”“精彩人生”之间,“精彩人生”在后更符合语境内容,故选A。)20自己才能生存 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1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整体语序1分,“莺唤起一庭佳丽

14、”1分,“池边绿树”1分,“树边红雨”1分,“舜日尧天”1分)22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更快”“更远”,以及“独行” “结伴而行”。“更快”强调速度,“更远”强调距离;“独行”突出自己一个人的行走,心无旁骛,“结伴而行”突出与他人的相互协助。其次要理解两个分句间的关系,两者不是选择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立意时侧重写“独行”或“结伴而行”属于切题。“独行”表面是独自行走,但我们可联想到“独立生活”,以及在各行各业有自己独到建树的人。“结伴而行”表面是说很多人同行,其实我们可以联想到“团结”“合作”等现象。但最好的是关涉“独行”,也突出“结伴而行”,因为人生旅途中有

15、时需要“独行”,有时需要“结伴而行”,若能加入对“独行”或“结伴而行”的辩证思考,可以酌情提高分数。写作思路点拨:赞同第一个观点想走得快必须单独行动,比如徐霞客、乔布斯,他们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理所当然地处于时代的最前列。赞同第二个观点想走得远必须结伴而行,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业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后来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辩证地看待单独行动与结伴而行的关系,既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走别人之不敢走之路,又要重视合作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