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637568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83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中医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 姓名:李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医外科学 指导教师:侯玉芬 20040420 提要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 E x t r e m i t yS u p e r f i c i a lT h r o m b o p h l e b i t i s ) 是临床上 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由于本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若失治 误治,可因血栓蔓延侵及深静脉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有肺动脉栓塞致死的危 险。此外,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某种疾病的一个早期或活动期 表现,若不及时明确诊断原发病并加以有效治疗

2、,将会延误时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本研究通过收集牦床病例,总结出不同类型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并通过 分析本病的实验室化验结果与中医辩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 的发病规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临床研究 未经作者、导师阊謦 全文公宿 C l i n i c a lS t u d yo nt h eP a t h o g e n i cC h a r a c t e r s o f E x t r e m i t yS u p e r f i c i a lT h r o m b o p h l e b i t i

3、s S p e c i a l i t y :P e r i p h e r a l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s ,S u 略e r yo f T C M A u t h o r :L iQ i a n g T u t o r :P r o f H o uY u f e n A b s t r a c t E x t r e m i t yS u p e r f i c i a lT h r o m b o p h l e b i f i s ( E S T ) i s a v e r yc o l n l n o nv a s c u l a rd i s e

4、 a s ei n t h el i m b s F o rt h ec l i n i c a ls y m p t o m so ft h i sd i s e a s ea r er e l a t i v es l i g h t ,p e o p l ea r el i k e l yt o i g n o r ei t I fi t i su n t i m e l yo rw r o n g l yt r e a t e d ,i tw i l lr e s u l ti nd e e pv e i nt h r o m b o s i s ,e v e n d e a t hb

5、 e c a u s eo ft h ei n f a r c t i o no ft h e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 B e s i d e s ,E S To fs o m ep a t i e n t sa r e s h o w i n g so f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d u r i n ge a r l yo ra c t i v e p e r i o d s I ft h ep r i m a r yd i s e a s e s a r e u n t i m e l yd i a g n o s e da n de

6、 f f e c t i v e l yt r e a t e d ,t h e ym a y b e c o m ew o r s e B y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t h e c l i n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o fE S Z t h ea r t i c l ec o n c l u d e dt h ee t i o l o g ya n d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t h e d i f f e r e n tk i n d so fE S T a n dd e c l a r e dt h ec

7、l i n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i nT C M T h ea r t i c l ea l s og a v es o m e o b j e c t i v ep r o o f s i nt h ed i s e 鹳esc l i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 b y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 l a b o r a

8、t o r y t e s t sa n dt h e s y n d r o m e d i 脆r e n t i a t i o n si nT C M K e yW o r d sE x t r e m i t yS u p e r f i c i a lT h r o m b o p h l e b i t i sP a t h o g e n i c C h a r a c t e r s ; C l i n i c a lS t u d y 原创性声明 1 1 I 6 2 2 5 07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的,文中除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

9、其他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者,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 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凌i 导师签名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日期塑生竺p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疰经日期竺竺:竺! 妒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 引言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 E x t r

10、 e m i t yS u p e r f i c i a lT h r o m b o p h l e b i t i s ) 是临床上常 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男女均可罹患,发于四肢,少数呈游走性发作,此起彼伏,可在 多处交替发病。由于本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若失治误治, 可因血栓蔓延侵及深静脉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有肺动脉栓塞致死的危险。 因此,关于本病的诊断与治疗应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迄今为止,有关 文献报道多侧莺于本病的临床治疗方面,而对本病的临床发病规律研究的报道却尚未 发现,这种情况不利于对本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据此,我们通过对肢体血栓性 浅静

11、脉炎的临床发病规律以及中医辨证分型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不同类型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并通过分析本病的实验室化验结果与中医辩证分型 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发病规律,目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提 供客观依据。 山东中医药大擘2 6 0 4 届硕士擘住论文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本组病人均来源于2 0 0 2 年3 月至2 0 0 3 年1 2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 管病科门诊及病房,所有对照组血样标本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查体 者。 ( 二) 一般情况 统计病人共1 0 8 例,其中男5 6 例,女5 2 例,平均年龄4 7

12、 8 6 1 5 3 5 岁。其中 血热瘀结型组( A 组) 5 5 例,男2 9 例,女2 6 例,平均年龄4 8 7 6 1 5 6 7 岁,瘀阻脉 络型组( B 组) 5 3 例,男2 7 例,女2 6 例,平均年龄4 6 5 6 1 4 2 3 岁;另设健康对照 组( C 组) 6 0 例,男3 0 例,女3 0 例,乎均年龄5 l 。4 3 1 5 。4 2 岁。 二、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 一) 诊断标准 1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西医诊断标准( 1 9 9 5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 病专业委员会制订) “1 近期有静脉输液注药史,或有静脉损伤病史,或有静脉曲张病史。 沿四肢

13、浅静脉走向,局部突然出现红肿、疼痛的索条状物。 血中白细胞轻度升高或伴有低热。 2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分型标准( 1 9 9 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 1 ) 血热瘀结型( 急性期) :患处浅静脉疼痛、发红、肿胀、灼热,有硬索状, 压痛明显,或红斑硬结此起彼伏,无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2 ) 瘀阻脉络型( 慢性期) :患处局部遗留有硬结节或硬索状物,皮肤有色素沉 着,不红不热,伴有针刺样疼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涩。 ( 二) 病例纳入标准 1 符合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西医诊断标准及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分型标 准者。

14、 2 发病年龄在2 0 7 0 岁的患者: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规律探讨 3 发病2 月以内患者: 4 无心、脑、肝、肾疾病者。 5 无精神病患者。 6 符合纳入标准者。 ( 三) 排除标准 1 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并发症者。 2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3 精神疾病患者。 4 各种血液疾病患者,以及近2 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者。 5 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影响判断者。 6 病程超过2 月者或年龄在2 0 岁以下及在7 0 岁以上者。 三、观察指标 ( 一) 性别、年龄。 ( 二) 病位、病程、病因。 ( 三) 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沉、凝血四项。 四、统计方法 采用P E M S 3 1

15、 统计学软件,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用i s 形式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q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P O 0 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 】) 。 表1 各组性别分布 山东中医药大学2 0 0 4 届硕士学位论文 2 年龄以1 0 岁为一年龄段,五组年龄段之间人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 异( P 0 0 5 ) ( 见表9 ) 。 表8 各组血样白细胞( W B C ) 及中性粒细胞( N ) ( 一Xi S ) 注:与A 组相比,丰丰P 0 0 5 。 表9 各组血样红细胞( R B C ) 及血小板( P L T ) ( i i

16、 S ) A 组5 55 3 2 0 4 5 2 8 1 9 5 8 7 8 6 B 组5 3 5 3 7 士0 4 8 “2 8 6 1 4 - 4 - 9 65 0 ” C 组6 05 3 8 0 5 0 ”“ 2 8 7 4 5 1 0 0 5 5 ”6 注:与A 组相比,料P O 0 5 。与B 组相比,P 0 0 5 。 2 血液流变学检查 ( 1 ) 全血粘度在低、中、高三种不同切变力作用下全血粘度A 组及B 组分别与 C 组相比,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见表1 0 ) 。 表1 0 各组血粘度的比较 注:与C 组相比,# P 0 0 5 。 ( 2 ) 红细胞沉降率及其方程式k 值A 组分别与B 组、c 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均 明显升高,其方程式K 值也都明显增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见表1 1 ) 。 6 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爽发病规律探讨 注:与A 组相比,# P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