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37428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考向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列求和考向1分组转化法求和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是321,641,981,12161,3n2n1,则其前n项和Sn_.【解析】由题意知an3n2n1,Sna1a2an31211322213n2n13(123n)21222nn3n2n12.【答案】(3n2n)2n122(2015福建高考)等差数列an中,a24,a4a715.(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2an2n,求b1b2b3b10的值【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解得所以ana1(n1)dn2.(2)由(1)可得bn2nn,所以b1b2b3b10(21)(222)(233)(21010)(22223210)(1

2、2310)(2112)55211532 101.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1若anbncn,且bn,c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an的前n项和2通项公式为an的数列,其中数列bn,cn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和提醒:某些数列的求和是将数列转化为若干个可求和的新数列的和或差,从而求得原数列的和,注意在含有字母的数列中对字母的讨论考向2裂项相消法求和(1)(2015江苏高考)设数列满足a11,且an1ann1(nN*),则数列前10项的和为_(2)(2015全国卷)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n0,a2an4Sn3.求an的通项公式;设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解析】

3、(1)由题意有a2a12,a3a23,anan1n(n2)以上各式相加,得ana123n.又a11,an(n2)当n1时也满足此式,an(nN*)2.S1022.【答案】(2)由a2an4Sn3,(*)可知a2an14Sn13.(*)(*)(*),得aa2(an1an)4an1,即2(an1an)aa(an1an)(an1an)由an0,得an1an2.又a2a14a13,解得a11(舍去)或a13.所以an是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n2n1.由an2n1可知bn.设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则Tnb1b2bn.常见的裂项方法(其中n为正整数)数列裂项方法(k为非零常数)()

4、(a0,a1)logaloga(n1)logan 变式训练1若已知数列的前四项是,则数列的前n项和为_【解析】由前四项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由知,Sna1a2a3an1an.【答案】2(2014大纲全国卷)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10,a2为整数,且SnS4.(1)求an的通项公式;(2)设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解】(1)由a110,a2为整数,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为整数又SnS4,故a40,a50,于是103d0,104d0.解得d.因此d3.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33n.(2)bn.于是Tnb1b2bn.考向3错位相减法求和1.(2015山东高考)设数

5、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2Sn3n3.(1)求a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bn满足anbn an,求bn的前n项和Tn.【解】(1)因为2Sn3n3,所以2a133,故a13.当n2时,2Sn13n13,此时2an2Sn2Sn13n3n123n1,即an3n1,所以an(2)因为anbnlog3an,所以b1,当n2时,bn31nlog33n1(n1)31n.所以T1b1;当n2时,Tnb1b2b3bn131232(n1)31n,所以3Tn1130231(n1)32n,两式相减,得2Tn(30313232n)(n1)31n(n1)31n,所以Tn.经检验,n1时也适合综上可得Tn.1要善于

6、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两种情况求解变式训练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3项和为6,前8项和为4.(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4an)qn1(q0,n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解得故an3(n1)(1)4n.(2)由(1)得,bnnqn1,于是Sn1q02q13q2nqn1.若q1,将上式两边同乘以q有qSn1q12q2(n1)qn1

7、nqn.两式相减得到(q1)Snnqn1q1q2qn1nqn.于是,Sn.若q1,则Sn123n.所以Sn规范解答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1.(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kn(其中kN*),且Sn的最大值为8.(1)确定常数k,并求an;(2)求数列的前n项和Tn.【规范解答】(1)当nkN*时,Snn2kn取得最大值,即8Skk2k2k2,故k216,k4.当n1时,a1S14,3分当n2时,anSnSn1n.6分当n1时,上式也成立,综上,ann.(2)因为,所以Tn1,7分所以2Tn22,得:2TnTn2144.11分故Tn4.12分【解题程序】第一步:利用Sn的最大值为8,结合

8、kN*求出k的值;第二步:利用an,Sn的关系求出an;第三步:化简数列;第四步:利用错位相减法求Tn;第五步:化简整理得出答案【智慧心语】易错提示:(1)利用Sn求an时不要忽视n1的情况.,(2)错位相减时不要漏项或算错项数.防范措施:(1)利用Sn求an时,anSnSn1成立的条件是n2,解题时要明确.(2)根据数列前n项和的结构特征和最值确定k和Sn,求出an后再根据的结构特征确定利用错位相减法求Tn.在审题时,要审题目中数式的结构特征判定解题方案.(3)Tn的结果要尽量简单,可以通过n1,2时的特殊情况对结论进行验证.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