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化工研究院简要介绍

千****8
实名认证
店铺
RTF
1.03MB
约40页
文档ID:116363440
某化工研究院简要介绍_第1页
1/40

本文由 zuiyohay 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始建于 1965 年因“三线建设”的需要由北京化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工研究院、 沈阳化工研究院、 上海化工研究院和上海医工院四个研 究院的化 工新材料专业成建制内迁四川富顺县而组成 本院是以氟硅材料、 工程塑料、 透明材料和粘接材料等军工配套材料的研究开发为主体的科研事业单位 1985 年接受联 合国工业开发署援助,组建了“化工部成都有机硅研究中 心”,并于 1987 年从四川富顺 县迁到成都市后改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 究院(成都)1999 年 7 月 1 日,根据国 家对经贸委管理的 10 个国家局所 ” 属 242 所科研单位的改制要求,本院整体进入中国 蓝星(集团)总公司,改 称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二、总体概况 本院总资产约 1.4 亿, 大量的科技成果和晨光品牌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 资产价值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 度,持续深入的变革,科研和产业协 调发展,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不 断提高。

多元化经营战 略的成功推行,使本院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集团企业 2003 年 全院总收入近 2 亿元,实现利税近 2000 万元 现有职工 300 余人, 技术人 员约占 60% 其中, 高级职称 100 余人 (含 教授级高工 11 人) ,并有 34 位享受 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本院长期承 担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防尖端科研课题的研究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 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院设有完善的配套专业和优良的研发 资源 拥有科研、 生产所必需的 分析测试、信息、设计、仪表、自动化、标准等配套专 业,具有甲级工程设 1 计所, 有良好的设备加工能力, 并拥有基本齐全的各类分析测试仪器和图书 馆 、 Internet 网、光盘站等信息类工具院内拥有仪器设备三千余台,其中 大型精密仪器 20 余台,进口设备仪器 200 余台,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图书及 各类期刊的合订本 12.5 万册, 中外文期刊 1000 余种 三、主要业务 本院主要专业领域是:有机硅材料、工程塑料及 改性材料、精细化工材 料、纺织化工、生物制品、化工专用设备以及为科研配套的工程设 计、仪表 自控、 分析测试和科技信息服务。

本院重点发展五个专业领域: 有机硅材料、 工程塑料及其改性材料、精细化工新产品、纺织化工和生物制品其中,有 机硅材料和 工程塑料两个专业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部分项目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本院在 成都航空港开发区建有占地面积达 200 亩的晨光科技园, 以科技 园为平台完成研究成果 孵化, 并形成产业化发展 在科技园建有数十条生产 线,年综合生产能力逾万吨已投 放市场的产品达 400 余种,包括有机硅特 种单体、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等系列产品, 特种工程塑料、塑料合金以及 共混改性工程塑料等产品与制品, 环氧类及有机硅类胶粘 剂与灌封料系列产 品,免清洗助焊剂系列电子化学品,生物分离介质系列产品,生物制品 硅 氟改性皮革化工系列产品, 纺织化工系列产品, 双螺杆反应挤出机等化工专 用设备 等其中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品有:高温硫化硅橡胶生胶及混炼胶、化 工专用设备、塑料改 性及塑料合金、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环氧胶粘剂系 列产品、皮革化工系列产品、模具 硅橡胶、有机硅灌封料、纺织化工、生物 制品等 本院推行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和产品 质量管理2003 年,通过了中国 新时代认证中心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现已有 5 个产品获得美国 UL 认证,多个产品获得国内著名企业如长虹集团、二汽集团等免检产品 资格 2 四、科研成果 建院三十余年来,本院先后承担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攻 关项目和重点军工配套项目等 800 余项, 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 500 项, 获奖 成果有 257 项次,省部级以上奖有 201 项次;申请国内外专利 56 项,有 43 个已获专利权; 1985 年以来,已转让技术项目 100 余项,辐射面为全国(包 括台湾、香港)22 个省、 市、自治区的近二百个企业,部分技术还辐射印 度、罗马尼亚、波兰、韩国等国家其中 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如酯交换法聚碳酸酯、 尼龙-11 项目和热塑性聚酯弹 性体生产技术填补了国 内空白, 热硫化硅橡胶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产技 术转让到韩 国、波兰、台湾、香港以及广东地区的多家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领域,本院积极参与研究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技 术成 果从“长征一号”“长征二号 F”以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 、 发射,提供了 重要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的高度赞扬,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 的贡献。

五、技术支持 本院为原化工部十个重点院所之一,是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国 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 家审查认可的合成材料检验实验室、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化工部皮革 化工材料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涂料、粘接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天 然产物分离工程中心 四川省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 化工部合成树 脂及塑料工业信息总站、中国氟 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业委员会、中 国工程塑料协会树脂改性专业委员会等行业权 威机构的依托单位,并主办 《塑料工业》《有机硅材料》和《天然产物分离》等核心期刊 面向国内外发 、 行,提供高效的学术和信息支持 3 六、多元化经营 本院在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 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 通过资本 运作, 不断拓宽业务领域 已先后控股和参股成立十多家关联企业, 如晨光晨阳实 业 有限公司、成都科强高分子工程公司、晨光晨宏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一 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华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倍特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三线 建设经济开发总公司、晨光科 新塑胶有限公司、自贡晨光化纤有限公司、成 都晨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晨光亨达生化有 限公司、晨光劳动服务公司等,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本院积极参与“西南 化机”上市公司的运作,通过资产置换和重组,已 使“西南化机”的资产得到优化,经济 效益显著提高,促使其顺利发展 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灵活高效的研发机制,本院的科研优势将不断增 强,技术创新 能力将不断提高,产业化能力和规模将不断扩大在未来发展 中,本院将不断拓宽视野, 加强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企业 的综合实力,实现晨光院跨越式的发展 4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心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心是面向市场的科技中介服 务机构 中心 依托于在化工研究、 生产领域具有雄厚实力的中蓝晨光化工研 究院, 致力于本院在有机 硅材料、 工程塑料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众多科研成果 的推广应用同时还开展广泛的技术 服务、技术咨询,力图挖掘科技、科研 潜力,服务于社会,造就有市场运用前景的技术开 发与储备 中心本着“开拓、进取、精业、敬业”宗旨,力求将现代经营机制、先 进的 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 促进高新技术多元化融资体系 的建设,整合科 技、信息、资金等资源,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促 进国内外技术和资本的交流和 合作 中心的基本职能: 1.科技成果的包装、推广、转化和中介服务 2.协助科研项目 的调研、立项、研制和中试 3.代理难题招标、受托开发 4.推荐科技投资项目 5.科研 成果和项目的认定、评估、策划和投资决策咨询 6.代理化工工程的承包、设计和技术咨询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三十号 联系人:陈燕 :86-28-85533217 传 真 : 86-28-85583947 邮 编 : 610041 Http: // www. cg-chem. com E- mail:cgrici@ Add: 30#,, 4 Section, Renmin Nanlu, Chengdu, Sichuan, P.R. China 5 50kt /a 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技术 有机硅是一种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双重特性的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

有机硅材 料 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 汽 车、仪器仪表、纺织、化工、轻工、食品、医药卫生及个人保健等几乎国民经济各个 领域 已成为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有机硅生产技术复杂,工程 化难度大 与之配套的相关行业多,所以有机硅的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高性能化工新 型材料,而且 带动了材料、机械制造、自动化仪表以及化工试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 机硅工业发达与 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制备有机硅材料离不开有机硅单 体,而甲基氯硅烷 则是最重要也是用量最大的有机硅单体,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和 支柱甲基氯硅烷生 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其生产水平和装置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有 机硅技术水平的重要依 据鉴于有机硅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达国家把有机 硅材料作为二十一世纪新 材料的重点加以发展,日本把有机硅的开发列为把握二十一世 纪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 确定为关系国家大事的“下一代计划” 我国也将有机硅单体 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 发展的产业、产品和经济目录》和《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 以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 资建设有机硅生产装置,促进我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

国内外发展情况 自 1941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以来,有机硅材料的生产 和 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全球有机硅销售额达 22 亿美元,年平 均 增长率达 17%;八十年代末,世界有机硅单体年产量已经超过 1000kt/a,产品销售额 达 40 亿美元;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单体生产转入了一个相对低速的平稳增长期,1998 年世 界单体产量为 1510kt/a,聚硅氧烷的产量 755 kt/a,产值 73.5 亿美元;九十年代后 期, 世界有机硅市场需求趋于强劲,各大有机硅公司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并购和扩张, 纷纷扩 大生产规模;2002 年世界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达 2272kt/a,总产量约 1600kt, 销售额 超过 80 亿美元预计 2005 年全球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将达到 2500kt,届时全球 有机 硅市场容量将超过 100 亿美元 有机硅与其它行业相比显得较为特殊,单体生产高度集 中,而下游产品生产却非常 分散 日、 英、 美、 德、 法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甲基单 体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 93%, 世界有机硅市场几乎被他们所垄断我国有机硅单体 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五十年代末 6 开始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 七十年代才有小型流化床反应装置, 1998 年我国第一 套 到 万吨级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才开始正常生产,同年全国甲基单体总产量接近 20kt。

2002 年,全国甲基单体生产厂共有 5 家,合计生产能力 132kt/a,总产量 90 kt,标志着我国 有机硅单体生产水平有了整体性提高,初步形成了类似国外有机硅单体生 产相对集中的 格局 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各 行 各业对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九十年代初,我国有机硅产品消费量折 合甲 基氯硅烷单体每年仅几千吨, 1998 年达 90kt, 2002 年已超过 150kt 1999 年至 2002 年,国内有机硅单体生产年均增长率为 38.8%,同期进口量增长率为 23.5%,国内消 费量 增长速度为 26.4%这说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有机硅单体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 仍 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对有机硅产品的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有机硅初级聚合物或产 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