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636307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厂区设计说明 海宁市博海印刷有限公司新建厂区设计说明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概况本工程位于长山路东侧,石泾路北侧。总征地面积约3667。二、设计依据1、 规划设计条件书;2、 建设单位设计要求;3、 红线坐标及用地周边现状(电子文本);4、 国家、省、市有关规范、规定。三、设计构思a) 充分呼应城市空间本工程位于长山路东侧,石泾路北侧。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建筑应当充分融合到城市空间之中,对于周边环境,建筑在造型、体量等处理上采取参与,并丰富之的手法,建筑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城市空间。在平面构成与竖向设计上,都与周边环境融合一体。b) 合理排布内部功能建筑主体为车间;共1个单体建筑,处理好建

2、筑平面内功能关系以及建筑各出入口的关系成为本次设计中平面功能部分的重点。c) 功能设计与造型设计的有机统一本工程用地为一规则地形,主要朝向为小东南向,因此,在满足建筑面积要求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南北朝向的空间,同时又与建筑造型、体量相结合。四、总平面设计本工程用地面积为3667。位于长山路东侧,石泾路北侧。a) 交通设计本工程沿长安路设计一个主入口,满足建筑的消防要求。b) 景观设计 绿化设计:本工程绿化绿地主要集中在车间的四周分散均匀布置,设置在车间南侧和东侧的消防车回转场地均以植草砖铺地,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厂区的整体环境。五、车间单体设计a) 平面设计一层平面:车间、大厅、车间办公、楼梯、

3、电梯、卫生间等二层四层平面:车间、车间办公、楼梯、电梯、卫生间等b) 竖向设计一层层高:5.00米二层四层层高:4.00米室内外高差为:0.20米六、造型设计本工程立面造型设计以简洁明快为主,主体以两端交通核为高点相互穿插来体现建筑的挺拔感,利用窗带柱子凹凸变化营造不同的空间感觉,丰富立面的阴影关系,使整个建筑物简洁明快而不失单调,使建筑体量感觉更加丰富。整体建筑主要由玻璃、仿花岗岩等三种材质为主要构成元素。七、消防设计本工程单体生产类别均为戊类,各单体建筑面积均小于3000,每层均设两个疏散楼梯,每层均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二个疏散出口,疏散距离均小于60米,满足消防设计要求。整个

4、厂区消防车道设置12米X12米的消防车回转场地,消防车道宽度均大于等于4米,转弯半径均满足10米,符合消防规范要求。八、节能设计本工程建筑造型基本为矩形平面,体形系数合理,开窗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有利于建筑节能。九、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667总建筑面积:7320.72容积率:2建筑占地:1753.22建筑密度:47.8%绿化率:13%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按照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137-2001二、设计参数1、设防烈度: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设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ag=0.05g,丙类建筑。2、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3、框架抗震等级:四级。4、荷载:基本风压:0.45KN/。5、荷载:基本雪压:0.4KN/。6、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屋顶(不上人): 0.5 KN/;屋顶(上人): 2.0 KN/; 三、结构设计1、 结构选型车间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 主要构件尺寸框架柱:400×

6、;400,400×500,500×500框架梁:240×400,240×600,300×900,300×10003、 主要材料:砼为C25,钢筋为HPB235、HRB335,墙体材料为MU10混凝多孔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5。 四、地基基础基础墙体为MU15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基础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另定。第三章 生活给水排水说明一、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5、建

7、筑提供的条件图及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为本工程征地红线内的生活给水排水。三、室内外给水设计1、水源:本工程供水水源由市政供水管引入,开口口径为DN1002、生活用水量: 用水点服务人数(人)生活用水定额小时变化系数使用时间T最高日用水量m3/d车间5040L/人*班2.582.0绿 化2L/S0.95消火栓15L/S2162其它16.6合计182.5 3、本工程室外给水采用二级计量方式,进水总管设总表,每用水点引入管上设分表,本工程各配水点均由市政压力提供,室内外系统均为枝状布置。4、本工程所有洁具、配水龙头均采用节水型,给水管道均采用钢塑复合管。四、排

8、水工程1、室外排水A、排水系统:本工程室外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室外屋面与道路雨水经埋地雨水管网汇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B、污水处理方式:生活污水经格栅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C、材料选用:室外污水管均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室外雨水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雨水系统总排出口均为De450,污水总排口为De250。2、室内排水A、排水系统:室内采取污、废水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B、材料选用:污、废水管选用普通PVC-V管粘接,雨水管选用抗老化型PVC-V管粘接。第四章 消防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

9、40-200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二、设计范围: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室内外消防设施。三、室外消防水设计1、 根据GB50016-2006可知:本工程生产火灾危险性为戊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基地内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为1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2、 本工程车间体积>20000m³、<50000m³,故根据GB50016-2006表8.2·2-2可知:本工程最大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3、水源由市政给水干管引入,管径选用DN150,管材选用给水球墨铸铁管。4、在基地内共设置2只室外消火栓,使整个基地均在室外消火栓150m保护半径之内,

10、且满足各单体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要求。管道呈环状布置。详见水总扩。5、设备选用: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00-1.0,安装见OIS201,水表井选用S145P17-8.9;闸阀套筒选用OIS201甲型。四、室内消防水设计1、 用水量本工程车间高度24m,且体积>10000 m³,故车间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2、消防系统:设有消火栓的建筑物内的任何一点均有二支水枪同时到达。3、材料选用:室内消火栓为SN65,管道选用镀锌钢管。4、灭火器的配置 本工程属于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按照中危险级配置,每个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20m,均采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

11、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土建、给排水等相关专业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设计委托书。二、设计范围1、 供配电系统;2、 照明系统;3、弱电系统;4、避雷系统;5、安全接地系统。三、供配电系统1、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三级,由市电引入厂区。2、配电柜、箱设置车间内设总动力照明配电柜一台,各层设分动力照明配电箱一台;四、照明设计1、 灯具设计本工程采用荧光灯为主。2、 照度标准按200LX计。3、 导线敷设厂内电源进线采用YJV-1KV铜

12、芯电缆,余采用BV500塑料铜芯电线穿阻燃型UPVC管。五、弱电系统本工程采用数字电视及宽带综合布线,在弱电室内设弱电总箱。电(光)缆引入。六、避雷系统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在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利用柱内二根大于16主筋作引下线,如没有16mm的则利用四根10mm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接地采用基础接地。七、安全接地1、 本工程采用TN-C-S系统。2、 保护接地采用基础接地与避雷接地共用,接地电阻小于1。3、金属管道进出建筑物处设总等电位箱,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装置。第六章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8-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

13、国安全生产法2、浙江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259号令)8-2、建筑及场地布置1、总图布置做到人流、物流通畅,功能分区明确。2、建筑物间的安全间距,消防通道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3、车间独立设置。8-3、安全防范措施1、建筑物内安全出口设置符合建筑防火规范要求,满足疏散要求,且标志明确,保证通畅。2、建筑物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两柱水柱同时到达。3、建筑物内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室内任何一处均在20米的保护范围之内。4、车间内、通道、楼梯及安全出口设置应急照明,灯具系用自带蓄电池的灯,持续供电时间大于30分钟。确保为事故式火灾状态下疏散时,提供必

14、要的照度。5、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在日常使用中,须遵循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巡查及保养。6、所有外露与操作者有接触的传动部件须设置牢固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7、所有带电设备一律作接地保护,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附件安整率,确保用电安全。对建筑物设置防雷保护措施。8、在厂区出入口处,道路交叉口及尽头等处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实时监控。该系统设计由建设方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完成。8-4、其他1、对新进职工和干部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防患于未然。2、对职工生产时的安全保护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女职工的防护安全进行严格要求,定有制度和奖罚办法。第七章 环保、绿化、美化设计一、设计依据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3、国家有关规范、规定。二、污染源该厂现有污染源,主要是车间内的机器设备的噪声污染和生活产生废、污水。三、“三废”处理1、设备噪声处理,建议甲方在购置机器设备时选用低噪声设备。使厂界昼间噪声能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