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34083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塑性力学基础a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课程编码:0910001032学 时:32学时 学 分:2学分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无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制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课程的任务: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解决的相关思想问题,并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

3、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个人成才以及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基本方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注重科学思维;强化自我教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大学生活的特点。理解: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

4、的成才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掌握: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本章主要内容:1适应人生新阶段1.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1.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1.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4培养优良的学风2肩负历史新使命2.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2.3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3.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3.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

5、适应人生新阶段4.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4.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本章重点:1正确看待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适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以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为背景和依托,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确立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本章难点:1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掌握: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远大的理

6、想。本章主要内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3.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3.2人情是吸纳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本章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本章难点:1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

7、;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掌握: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本章主要内容: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2.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2.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2.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3做忠诚的爱国者3.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3.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3增强国防观念3.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本章重点:1认识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政治觉

8、悟和价值规范;2掌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本章难点:1在社会主义国家,爱祖国和爱国家的完全一致性;2如何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人生价值的涵义和特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理解: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掌握:人生价值选择和评价的原则及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人生价值观的正确选择

9、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本章主要内容: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1世界观与人生观1.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2.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2.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3.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3.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3.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本章重点:1正确把握人的本质;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本章难点:1正

10、确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理解: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掌握: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本章主要内容: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3道德的历史发展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2.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2.2中华民

11、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2.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3.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4.3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本章重点: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4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本章难点:1大学生与诚信道德;2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社会公德及其特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

12、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本章主要内容: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2.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2.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2.3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2.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3.1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3.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本章重点: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规范。本章难点: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13、树立家庭美德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职业与道德和法律;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理解: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本章主要内容: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1.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1.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3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1.4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2大学生择业与就业2.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2.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2.3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3.1爱情与人生3.2婚姻与家庭

14、3.3家庭美德3.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本章重点: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本章难点:1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掌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本章主要内容: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1.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2.1社会主义民族与法制观念2.2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2.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