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33894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术学位) 学生姓名:曾 易 指导教师:钟 苏 副教授 专 业:企业管理 学科门类:管理学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二 O 一四年五月 An Empirical Study of State-controll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2、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s Degree of Management By Zeng Yi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Zhong Su Specialty: Business Management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21 世纪是信息化、技术化、知识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而

3、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我国科技政策的体现者、 创新资源的集中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其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 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核心竞争力能否 提高。 本文以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 产出过程,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并以 2004-2008 年我国各地区国有 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科技资源初始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不同 科技活动支出对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以及中间产出对最终产出的 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企业的创新作用明显,且科技人力资源投 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比财力

4、资源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大;政府资金对国有控股大中 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挤出作用明显,企业对自筹资金的使用效果最好;各项 R the government innovation funds have obvious extrusion effect, the use effect of self-raised funds by enterprises is best; different R the conversion speed from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o market of the state-controlled large and

5、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s fast so as to promote enterprises economic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Finally,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safeguards research of the state-controll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

6、h findings, and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The Input-output Proces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R & D Investment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II 目 录 中文摘中文摘要要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II 1 绪绪 论论 1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1 1.1

7、.2 研究目的 2 1.1.3 研究意义 2 1.2 内容安排与研究框架内容安排与研究框架 . 3 1.2.1 内容安排 3 1.2.2 研究框架 4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 4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 1.3.2 系统分析与重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 1.3.3 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 1.3.4 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5 1.4 创新之处创新之处 . 5 2 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 6 2.1 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回顾与总括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回顾与总括 . 6 2.2 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定义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定义

8、 . 6 2.2.1 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研究综述 6 2.2.2 对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认识和结论 10 2.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综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综述 . 11 2.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 13 2.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 . 15 2.6 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16 2.7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量化研究的文献综述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量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7 3 理论分析理论分析 . 18 3.1 基本概念界定基本

9、概念界定 . 18 3.1.1 国有控股企业 18 3.1.2 大中型工业企业 18 3.2 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过程模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过程模型 . 1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3.2.1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 20 3.2.2 科技资源初始投入 21 3.2.3 创新资源转换和中间产出 22 3.2.4 创新知识转化与最终成果 22 3.3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22 3.4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 . 24 4 科技资源初始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科技资源初始

10、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 26 4.1 建立模型和样本选择建立模型和样本选择 . 26 4.1.1 构建科技资源初始投入与产出模型 26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26 4.2 实证检验实证检验 . 27 4.2.1 实证结果 27 4.2.2 实证分析 29 4.3 小结小结 . 30 5 创新资源转化过程系统研究创新资源转化过程系统研究 32 5.1 企业创新资源转化过程系统的货币表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企业创新资源转化过程系统的货币表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32 5.2 建立模型建立模型 . 32 5.3 数据来源、存量测算和数据处理数据来源、存量测算和数据处理 . 33 5.3.1 数据来源

11、 33 5.3.2 存量测算和数据处理 33 5.4 实证检验实证检验 . 35 5.4.1 实证结果 35 5.4.2 实证分析 36 5.5 小结小结 . 39 6 中间产出对最终产出的影响中间产出对最终产出的影响 42 6.1 建立模型和样本选择建立模型和样本选择 . 42 6.2 实证检验实证检验 . 42 6.2.1 实证结果 42 6.2.2 实证分析 44 6.3 小结小结 . 44 7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保障措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保障措施研究施研究 45 7.1 保障措施研究保障措施研究 . 45 7.1.1 政府行为措施 45 7.1.2 企业行

12、为措施 4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 7.1.3 其他主体行为措施 48 7.2 小结小结 . 49 8 结结 论论 50 8.1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 50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研究不足与展望 . 51 致致 谢谢 . 5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53 附附 录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9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目录 5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1 1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1 世纪是信息化、技术化、知识化迅猛发展的

13、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就微观层面而言,它是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 主要推动力量,是企业培育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企业赖以 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就宏观层面而言,它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是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器”,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是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这一科学论断;1963 年,毛泽东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78 年,邓小平作出“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1995 年,江泽民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6 年,

14、胡锦涛明确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2013 年,习近平强调“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 个核心”。党的历代领导核心继承、发展、深化对科技生产力功能地位的认识,大 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提高国民经济,使我 国的科技发展在六七十年中完成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科技发展历史进程,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存在 较大差距:科技人才匮乏,且结构不合理;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且来源和分配不 当;发明专利数量少,且整体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产出经济效益 差;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良好 的创新环境;科技进

15、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根本转变。 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学界关注 的焦点。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与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创 新能力,而企业创新能力乃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体: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中,企业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组织细胞,它应既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又是技术 创新活动的主体,还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集技术创新发动机、吸纳器、转换 器的三种功能于一身。大中型企业作为技术进步的先行者、行业的引领者、价值 链的主导者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角,具有小企业与其它机 构无法比拟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产品商

16、品化优势。 无论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道路指明方向,都强调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2 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主导,相较于其它企业,总体而 言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倾向与能力更强,也更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 与技术水平。其中,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我国科技政策的体现者、创新 资源的集中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其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 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核心竞争力能否提高。 1.1.2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以技术创新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系统科学、公共政策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 为主要研究对象, 用过程观的视角全面解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统, 并分 阶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从内部治理和外 部环境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 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