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632233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

2、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请你继续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

3、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

4、rdquo;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

5、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第二篇:美国奇葩素质教育 美国奇葩

6、素质教育:男女厕所随便进 日本动漫家高桥留美子创作的动漫中,有一个著名的角色叫“乱马”,他有随时变性的能力:遇到冷水就变成女孩,遇到热水就恢复成男孩。从今年1月1日开始,加州的学生全都被一条新法律赋予了跟乱马1/2一样的变身能力,人人都能当乱马1/2了。 加州的ab1266法案,也称为“取消性别隔离法案”,规定加州的学校不能对学生的性别和性倾向予以歧视。这个本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法律的细则(section221.5,f)就有问题了。这一个细则说,任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认定的性别,参与任何的体育活动和使用学校的相关“性别隔离”的设施,包括厕所,更衣室等。 假如说,这条法律的前半部分只是有点离谱,

7、(比如允许一个自认是女生的高中男生去学习高低杠,参加平衡木比赛)那么后面的部分就是完全离谱了:任何一个学生,只要他(或她)认为自己的性别是什么,就能使用任何一个性别的厕所和更衣室!根据学生们的反映,女生对自认为是“女生”的男生使用女厕所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每一个隔间都有门,什么都看不见。但是男生对自认为是“男生”的女生进入男厕所就感到非常不舒服了。然而,无论男女生,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选择性别”的学生进入更衣室。因为学校的更衣室是没有任何遮挡的,所有人都在自己的锁柜前面换衣服。一个男生声称“我是女生”,然后就可以大摇大摆走进女生更衣室,然后开始偷录女生更衣的录像,放到网上.。完全有可能发生;

8、更不用说由此产生的性骚扰问题,都可以用“我是你的闺蜜,我也是女生,为什么不可以抱抱你摸摸你”来开脱了。而任何学生都可以今天当男生,明天当女生,自由进出男女厕所更衣室,完全实现“取消性别隔离”的自由了。一个男生说:“想不到想当乱马1/2的梦,这么容易就能实现了。感谢州长签署这条法律啊!”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以来,左倾自由放纵派一直就在致力于推翻传统,推行“政治正确”。民权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加州的公立学校,更加是“政治正确”的重灾区。政治正确人士的极端偏激观点,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了。比如,“黑人”(blacks)是不可以说的,要说“非洲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

9、这个没问题,因为亚裔美国人也没有人叫“黄人”。但是,走火入魔到学习中文的诗词,里面有“黑非洲”,“黑人兄弟”这样的字眼,学生们就大叫“种族歧视!”,家长微博就要上法庭,说“埃及也在非洲,那里可是白人的国家,不能说黑非洲!”到最后,连“黑”都成了敏感词,在论坛上提到“黑色的煤”都要受审查了。“残疾人” (disabled person)不可以说,要说“体力受挑战人士” (physically challenged person)。在论坛上,不能说“我去年买了个表。”,那样马上会引来一大群人的声讨:“你在炫富!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他们连吃都吃不饱,你竟然炫耀自己能买表?” 有一间学

10、校,华人学生占多数,黑人学生只有几个,他们的成绩没有华人学生好。于是,黑人学生的家长们就联合起来,投诉学校歧视黑人学生。提出:要消除歧视,要么黑人学生一律要给好成绩,无论他们有没有学,有没有写作业(因为所谓的“课程”,所谓的“标准”,都是以白人主导的权威制定的,本身就是歧视的结果。);要么按照黑人学生的程度教,不准按照课程标准教,因为黑人长期受歧视,根本就不可能学跟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一样的内容。所以,代数课只能教10以内的加减!于是,在校长的干预下,老师们只好闭上眼睛给分的政策,再也不敢管黑人学生,不敢给他们低于90分(优秀以下)的成绩了。 我在美国读教师执照课程的时候,就在课本上学到,一个人生

11、出来是什么性别是没有得选择的,叫“生物性别” (biologicalsex)。但是,自己可以选择认同一个性别,自己认为自己是男的,就是男的;自己认为自己是女的,就是女的,不必受生物性别的束缚,这叫“心理性 别”(psychologicalgender)。(留意英文里面,两个“性别”用的是不同的单词。)现在,连性别之分都干脆变成跟“种族隔离”一样属于要取消的事情了。这真是对人类道德文明的一大挑战。昨天,我们学校一个历史老师在班里面举行了一次围绕ab1266法案的讨论。我旁听了几分钟,有几个男生几乎是声泪俱下地控诉说: “性别隔离太可恶了!没有人权啊!我想穿女生的胸罩和内裤,不敢去买,只能够去偷,

12、又怕给人发现!” 有个女生说: “性别隔离一定要消除,就像林肯当年解放黑奴一样!现在男生不可以穿裙子,不能戴胸罩,会让人歧视,说他们变态,这是非常变态的事情!我们都是人啊,人就必须平等,要整合,不要隔离!” 另外一个女生说:“我认为,在更衣室里面建隔间,装上门,让每个人关起门来换衣服,是对易装癖和变性人的最大侮辱!这等于明白地告诉他们:你们是变性人,不正常的,所以要关起门来换衣服!” 我听得目瞪口呆。艾玛,美国的“素质教育”太奇葩了,我是封建遗老遗少,没法适应新世纪的新思想啦!不知道美国的私立学校有没有这样的奇葩,希望没有,否则,中国那些有钱人纷纷把孩子送到“素质教育”的故乡美国,却要面对这么

13、精彩的“融入美国文化”的挑战,恐怕会有点难度啊! 第三篇:从美国作文课看美国的素质教育 从美国作文课看美国的素质教育 一位名叫德优的女教师,面对班上混乱局面,微笑地布置给同学们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 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 这道作文题,使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和锻炼种能力:一、抉择能力。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二、思维能力。如确定何职业,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学习,是需要作许多独立思考的;三、写作能力。即写一份“针对未来的职

14、业”的文字报告;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人;五、口头表达能力。即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作口头报告。这 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美国的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美国的作文课,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些都 是中国的作文、作业所欠缺的。 中国的作文总的来看,显得纸上谈兵,好像只是玩弄文字技巧而已,谈不上关注学生自己的发展或国家民族的命运,对真正表达学生思想、感

15、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美国作文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 所以它有可能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校常常把平时作业与考场考试等量齐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教育是课堂交稿,逼得有的孩子们临时胡编乱造;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出来了。”可见,美国教师深谙作文法则和教学规律,这些法则和规律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要求诸方面。而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作文教学,对于我们学校各科教学改革是有诸多启示的。目前正在实施的“减负”,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