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一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32143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第一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成本会计第一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成本会计第一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成本会计第一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成本会计第一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第一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第一讲.(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课程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是继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之后的一门 专业会计课程,主要研究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 能和基本方法。是一门应用性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 学习成本会计学课程的主要要求是: 1、 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学习、掌握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核算 的理论和方法。 2、 成本会计是一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不仅 要深入理解成本会计的理论,而且要能熟练地操作成本、费用核 算方法,培养成本会计实际工作能力,为此,除了按照教学大纲 的规定认真学习教材内容,还必须认真做好规定的练习题;阅读 必要的资料,特别是与成本会计改革的法规和制度。 第一章 总论 教

2、学目标: 本章介绍成本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通过本 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作用 和发展简史,认识到做好成本会计工作对于加 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掌握成本会 计的职能,了解组织和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基 础事项,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应有的作用。 一家生产企业,要生产出产品,就需要耗用原材料 、支付工资和管理费用等,生产的产品要销售出去,就 要发生广告费、售后服务费等,这些耗用的原材料、支 付的工资薪酬、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就是我 们通常所说的成本费用。你如果是这家企业的会计人员 或想去作这家企业的会计人员,企业的这些成本费用如 何记账,如何计算,提供哪些成本费用资料才能为企

3、业 的经营管理服务,这是你必须做好的工作。相信你通过 学习下面的内容,就会对成本费用的核算手到擒来。 第一章 总 论 1、费用: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 费叫做费用。 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第一章 总论 2、成本: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它是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 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费用的总和。 3、 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生产费用发生的过程,同时又是产品制造成本的形 成过程,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的基础。 、区别:生产费用是某一期间内为进行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它 与一定期间相联系,而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一种

4、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所以,一定期间的生产费用不 一定等于一定期间的产品成本。 第一节 概 述 、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原始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 种制度,主要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 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订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 的范围只限于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l 第一章 总论 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4、成本会计: 、何谓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

5、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产品(劳务)成本进行连续、系 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一节 概述 2. 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45) 近代成本会计主要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和成本预测,为生产过程的成本控 制提供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制造业中发展起来的以泰勒为代表 的科学管理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 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即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 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使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 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变,成本会计由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 本扩大到事先制定成本标

6、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 分析。这一时期,由于成本会计增加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由 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成本会计进 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章 总论 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现代成本会计阶段(约1945年以后) 该阶段成本会计的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及分析开始向事先预 测、决策和规划方面转移,逐渐形成了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一章 总论 3. 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1980)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进入 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管理的现代化,运筹学 、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

7、在成本会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本会计发展 的重点已由如何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事后计 算和分析转移到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 形成了新型的以管理为主的现代成本会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4. 战略成本会计阶段(1981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生产方式的改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 球性竞争的加剧,大大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与 市场竞争模式。成本管理已具有一定的战略性 ,即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和重股东之 财富,扩展到与顾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关的、 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生命周期 管理。 第一章 总 论 根据成本会计的发展,其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 区

8、分。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广义的 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 核算、分析及考评。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 成本会计是狭义的,即运用货币计量尺度并按 照会计准则和制度,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等 工作,提供企业有关费用和成本信息的一种会 计,亦称为实际成本会计。 1、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 程中发生的用货币计量的各种支出。 2、成本会计的职能: 二 成本会计的对象 第一章 总论 监督和核算。 成本会计是一种专业会计,它的基本职能 与会计的基本职能相同。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内容与任务 (一)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变动情况及企业 所采

9、取的相应费用节约措施,利用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成本水平所进行 的预计和测算 (二)成本决策:是指根据成本预测 及其他与成本有关的成本资料,运用专 门的科学方法选择 最佳成本方案所做出的一种决定。 (三)成本计划:按照一定的方法所作出的用以反映企业计划期生产 费用和产品成本水平的一种规划 (四)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通过对 成本形成所进行的监督 及时发现 成本差异,采取相应措施,节约 生产费 用,降低产品成本,完成成本计 划有关指标的一项管理工作。 一、成本会计的内容 (五)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费 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计算核定 (六)成本分析:是指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及其相关

10、资料,将产品的本期实际 成本与目标成本、上期实际成本及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对成本差 异情况及其形成差异的原因所进行的分析。 (七)成本考核:是指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经济 指标的实际 完成情况所进行的 考察和评价 成本会计的任务:是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 按照成本会计的要求,成本会计的具体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项: 第一章 总论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一)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 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二)及时、正确地进行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为成 本管理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节约 开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考核

11、成本计划,开展成本分析,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内容与任务 第一章 总论 一、建立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制度 二、建立健全计量验收和领退盘点制度 三、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四、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五、建立健全内部结算制度,合理制定内部结算价格 第三节 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第一章 总论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 应当合理地组织其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主要包括成本会计的机构设置、成本会计的人员配备和 成本会计的制度规定等项内容。 成本会计的机构 设置 成本会计的人员配 备 成本会计的制度 规定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它是根据

12、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设置的。 成本会计机 构是企业从 事成本会计 工作的职能 单位 一、成本会计的机构设置 成本会计人员是在会计机构中从事成本会计工作 的人员。成本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为了保 证成本会计工作的质量,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较高 的素质。 成本会计 人员配 备的基本 要求 二、成本会计的人员配备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成本会计制度要以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财务会计 制度为依据来制定,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 求,并与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相协调。企业成本会计制度 可以综合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 析和考核等项内容,也可以分类制定,如关于成本预测

13、和决策的制度,关于成本定额和计划的制度,关于成本 控制的制度,关于成本核算的制度,关于成本分析和考 核的制度,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等。成本会计制度一经 确定,就应当在一定期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三、成本会计的制度规定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成本?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成本核算有哪些基拙工作? 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程序 学习本章的目的: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本章的基本内容: 本章学习企业成本核算中应当划分各种支出、 各期生产经营费用、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各 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与在产品成本等五个方面的界限;按

14、成本核算对 象归集和分配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 分配费用等步骤。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正确区分成 本、费用的界限 (二)正确区分本期 成本、费用和下期成 本、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区分资 本性支出和收益性 支出的界限 (五)正确区分完工产 品、劳务成本和在产品 、未完工劳务成本的界 限 (四)正确区分各种产品 、劳务应负担的费用界限 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二、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明确规定了取得原材料的计价方法 ,并规定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也可以按计划成 本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可根据

15、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一次加 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耗用原材料的 实际成本,选用的方法不同算出的金额也就有所不同;按计划成本 进行原材料的日常核算,期末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 整为实际成本,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时可采用个别差异率、分类差 异率、综合差异率、上月实际差异率等,同样选用的差异率不同计 入成本费用的差异额也就有所不同。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二节 成本费用的分类 外购材料 具体项目: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发生的费用种类很多, 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 管理和进行成本核算, 必须对费用进行合理 的分类。 费用要素: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16、的项目.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工资 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利息支出 税金 其他费用 一、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 此分类不足: 这种分类 没有说明 各项费用 的用途, 因而不便 于分析费 用的开支 是否合理。 第二节 成本费用的分类 要素费用: 以上每个项 目为一个费 用要素,这 种按费用要 素反映的费 用称为要素 费用。 此分类目的: 可以了解生产过程 中物化劳动和活劳 动的耗费情况,为 计算工业增加值等 指标提供依据。 一、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 第二节 成本费用的分类 (一)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原材料 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生产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二、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成本与收入配合的时间分) 第二节 成本费用的分类 期间费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的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 包括的项目: 1销售费用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1)根据销售条件规定应由企业负担销售产品的各项费用。 (2)广告费 (3)展览费 (4)租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