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3199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大众数学”教育风起云涌的今天,数学交流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生生之中,召唤着师生创造力、智慧、才情的涌动和勃发。在数学交流中,学生放开心态、凸现主体、彰显个性、大胆创造;教师传业解惑、分享快乐、情感升华。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交流?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的;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从课堂教学形式或氛围上去考虑的;还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这是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实

2、质上来思考的。故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 就会有所侧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 创设情境, 激发交流 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创设生动、有趣情境有利于学生交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利用有趣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动机,还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2例如: 教学“生活中的比”这课时,我用 PowerPoint 制作的有关“速度” 、 “单价”画面。尤其在讲述购买水果单价时,我故作无法选择的样子,问:“ 这有 A

3、、B、C 三个水果摊,到哪个摊位购买合适?”问题一提出,课堂顿时沸腾起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这样创设情境,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课堂上来,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爱学、乐学” 。 2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实现交流 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生生的关系,要充分确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的地位下放到学生的水平线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成果,师生

4、共同研讨、交流,在平等的氛围中增进师生、生生的交流情感。如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过程中, 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看到这个(64=6:4=1.5)等式想说些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说:“ 比与分数、除法间有什么关系?”由于分数、除法都是已学知识,学生很容易找到他们的关联 ,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发表见解。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不但强化和提高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3生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可见, 让学生置身于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中,让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活动中,学会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引导他们善于互相学习、善

5、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综合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中交流数学、理解数学,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关注实效, 促进交流 课堂交流是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群体互补作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 提供探索空间,促进交流。如: 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过程中, 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有价值的问题: 师:同学们, 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零?针对这个问题,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6、, 使学生能进行独立地尝试、探索, 积极地在小组里或全班内交流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 既可以使交流充分有效, 又可以让全体学生共享集体的智慧。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边板书边用“谁愿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还有不4同的意见吗?” “你真行!”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大胆交流; 用“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你能说出道理吗?”等话语引导发言者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与此同时,增进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提高了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 3.2 把握契机,促进

7、交流。课堂交流要根据内容需要,把握有利时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启发,得到互补。课堂交流一般应安排在:需要展示思维过程时;在探究问题后,学生都有自己探索的体验时;解题策略多样、有多种解法时;对某些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纠错时;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材料和情景需要学生提供时。 如, 解答开放题:用 18 厘米长的铁丝围城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围?因答案有多个, 就需要通过交流, 展示各种情况下的方法。又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外出春游时, 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说, 要考虑时间、地点、天气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就怎样确定

8、天气、地点为例, 引出了 “统计”的概念。 又如: 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出示:“小红今年 9 岁,她哥哥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 3 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 ,她哥哥今年几岁?”有的同学顺口答道:“3 岁。 ”但一想不对,小红今年都 9 岁了,怎么哥哥才 3 岁呢?大家疑云骤起 ,谁都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在这时教师笑着鼓励他们:“你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吗? 自己到书上去寻找5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至此,学生探索热情高涨,产生了学习“年、月、日”这一新知的浓厚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探索中。3.3 摆正角色, 促进交流。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首先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

9、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 有自己的见解。其次,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最后, 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 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3.4 及时评价, 促进交流。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

10、全面发展。课堂交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可以有同桌、小组、大组(全班)的交流。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交流,都要重视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交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交流的技巧,还要引导其他学生关注交流的内容,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 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同学, 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探究成果,也可以代表他们组,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师请教。在交流时,其他同学能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6行评价,并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他们的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总之, 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在过程中寻求发展, 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以改变他们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得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用数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