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30857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代码:学科代码:0807 学科名称: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A) 类型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一、研究方向 1. 微尺度热物理过程与跨尺度分析 2. 对流、气动与辐射耦合换热 3. 目标与环境红外热 像理论建模 4. 能源的有效利用 5. 燃烧科学与技术 6. 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7. 多相流系 统工程 二、课程设置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 学位课 (GXW) S0800000Q 思想政治理论课 90 3 秋 S1500054Q 第一外国语 80 2 秋 S0612039Q 现代数学基础 36 2

2、秋 S0612040Q 数值分析 45 2 秋 S0612033Q 数学物理方程 36 2 秋 学科 基础课 (XW) S0400041Q 高等流体力学 54 3 秋 S0400001C 高等热力学 54 3 春 学科 专业课 (XW) S0400007C 计算传热学 45 2.5 春 S0400002C 多相流体动力学 45 2.5 春 S0400014Q 高等燃烧学 45 2.5 秋 S0400043Q 低温工程 45 2.5 秋 S0400004C 高等传热学 52 3 春 S0400017C 湍流力学 40 2 春 S0400003Q 热辐射传递 36 2 秋 选修课程 (X) S04

3、00021C 计算燃烧学 40 2 春 S0400023C 相似与模化 18 1 春 S0400011C 传质学 36 2 春 S0400045C 低温制冷机 28 1.5 春 S0400008C 计算辐射学 30 1.5 春 燃烧生成物污染及控制 36 2 春 S0400020C 流化床技术 30 1.5 春 S0400046C 真空技术 36 2 春 S0400009C 统计热力学 24 1.5 春 专题课程 (ZT) S0400024Q 能源与环境新技术 18 1 秋 S0400012Q 航天热物理进展 18 1 秋 S0400013C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 18 1 春 S0400048

4、Q 低温超导技术 18 1 秋 S0400025Q 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 24 1 秋 S0400039C 空间推进技术 18 1 春 S0400016C 流体机械及工程 18 1 春 补修课 (BX) 学术活动 1 注:补修课的学分按原课程学分的一半填写。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 要求学生参加 1 次国内或校内公开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提交会议论文 集目录和论文复印件, 或在研究所内完成学术报告 2 次, 或参加 4 次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 提交报告题目及讨论记录,并由导师及相关教师的签字。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 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 内容由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组成。 考核

5、成绩含书面报告 成绩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第二学期期末(最迟 7 月中旬前)完成。 学科代码:学科代码:0807 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 ) 类型类型:学术研究型硕士 一、研究方向一、研究方向 1. 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 2. 热力系统动态学及动力机械控制 3. 转子动力学和故障诊断 4. 流体动力机械及控制系统 5. 流体动力元件内部流动分析 6. 石油化工自动化 7. 化工过程 及装置 二、课程设置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 学位课 (GXW) S080

6、0000Q 思想政治理论课 90 3 秋 S1500054Q 第一外国语(英) 80 2 秋 S0612039Q 现代数学基础 36 2 秋 S0612040Q 数值分析 45 2 秋 S0612033Q 数学物理方程 36 2 秋 学科 基础课 (XW) S0400041Q 高等流体力学 54 3 秋 S0400001C 高等热力学 54 3 春 学科 专业课 (XW) S0400041Q 高等气体动力学 48 2.5 秋 S0400031C 热力系统动态学 45 2.5 春 S0400028C 计算流体力学 45 2.5 春 S0400005C 化工过程机械自动化技术与流体机械 工程设计方

7、法 45 2.5 春 S0400030C 转子动力学 45 2.5 春 S0400036C 粘性流体力学 36 2 春 S0400050C 化工生产装置复杂电气自动化系统 40 2 春 选修课程 (X) S0400038C 等离子体物理 36 2 春 S0400032C 动力机械现代控制技术 36 2 春 S0400037C 设备故障诊断理论 36 2 春 S0400035C 涡动力学与分离流 36 2 春 S0400029C 叶轮机械三元流理论 28 1.5 春 S0400034C 实验空气动力学 30 1.5 春 S0400040C Matlab 及其应用 28 1.5 春 S040002

8、6Q 张量分析 28 1.5 秋 S0400042C 液力调速与驱动技术 28 1.5 春 专题课程 (ZT) S0400024Q 能源与环境新技术 18 1 秋 S0400012Q 航天热物理进展 18 1 秋 S0400013C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 18 1 春 S0400048Q 低温超导技术 18 1 秋 S0400025Q 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 24 1 秋 S0400039C 空间推进技术 18 1 春 S0400016C 流体机械及工程 18 1 春 补修课 (BX) 学术活动 1 注:补修课的学分按原课程学分的一半填写。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 要求学生参加 1 次国内或校内公开

9、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提交会议论文 集目录和论文复印件, 或在研究所内完成学术报告 2 次, 或参加 4 次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 提交报告题目及讨论记录,并由导师及相关教师的签字。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 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 内容由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组成。 考核成绩含书面报告 成绩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第二学期期末(最迟 7 月中旬前)完成。 学科代码:学科代码:0807 学科名称: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类型类型:应用研究型硕士 一、研究方向一、研究方向 1. 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技术 2. 洁净煤燃烧技术 3. 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4. 生

10、物质 和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5. 多相流系统工程 6. 超常参数汽轮机的优化设计 7. 流体机械/化 工机械的控制及系统优化 二、课程设置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 学位课 (GXW) S0800000Q 思想政治理论课 90 3 秋 S1500054Q 第一外国语 80 2 秋 S0612039Q 现代数学基础 36 2 秋 S0612040Q 数值分析 45 2 秋 学科 基础课 (XW) S0400041Q 高等流体力学 54 2 秋 S0400001C 高等热力学 54 2 春 学科 专业课 (XW) S0400

11、014Q 高等燃烧学 45 2 秋 S0400004C 高等传热学 52 2 春 S0400027Q 高等空气动力学 48 2 秋 化工过程机械与流体机械自动化控 制技术 36 2 春 选修课程 (X) S0400002C 多相流体动力学 45 2 春 S0400023C 相似与模化 18 1 春 S0400011C 传质学 36 2 春 燃烧生成物污染及控制 36 2 春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36 2 春 现代动力/流体机械实验技术 18 1 S0400037C 设备故障诊断理论 36 2 春 动力/流体机械现代设计方法 36 2 S0400028C 计算流体力学 45 2 春 S04000

12、07C 计算传热学 45 2 春 S1000003C 研究开发与创新管理 36 2 春 实践环节 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实践 24 1.5 现代动力/流体机械测试技术实践 18 1 热辐射测量技术 28 1.5 春 专题课程 (ZT) S0400024Q 能源与环境新技术 18 1 S0400025Q 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 24 1 S0400039C 空间推进技术 18 1 S0400048Q 低温超导技术 18 1 秋 补修课 (BX) 学术活动 3 注:补修课的学分按原课程学分的一半填写。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研究所内完成学术报告 2 次, 或参加 4 次国内外专家的学术 讲座,提交报告题目及讨论记录,并由导师及相关教师的签字。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 料,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内容由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组成。考核成绩含书 面报告成绩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第二学期期末(最迟 7 月中旬前) 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