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2988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预习”编入课例,使“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阅读兴趣 “预习 ”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

2、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二、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根据单元导读和预习指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2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 导读” 。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 ,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画。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

3、的生字连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 ”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思维能力。 此外,在课文中遇到“中心句” 、 “过

4、渡句” 、 “总结句” 、 “修辞句”3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三、划分层次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叶老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 ”可见,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读通课文。 “预习 ”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着问题读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指导学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

5、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预习”中有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样了?” 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思,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 3.精妙处多读。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第一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文笔优美,意境开阔。 “预习”中提出:“预习课文,4想想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预习时,这一段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图,直至成诵。 4.总结评价。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者,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

6、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四、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 不少课文在“预习”中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例如, 草船借箭一文,在“预习”中指出:查字典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把课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画下来。这也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围绕这一预习重点,可以设计以下训练: 1.草船借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重点词语回答。初步理解“神机妙算”的意思。 52.讨论: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试举例说明。 至此师生共同归纳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知人心,识天文,晓地理。周瑜的慨叹,反衬出诸葛亮过人的才干。这样设计训练,把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