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2984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论文关键词 :学校体育;观念;终生体育;体质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由三大因素构成,即:设施、教师、教材和学生。这三大因素的结合及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体育的存在,并决定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纯身体教学,而是通过身体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身” “心”关系,是一个由“身”至“心”的过程,应将教学内容的操作,与追求身体健康,学习运动技术,充实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和谐揄快的人生联系在一起。 在2000 年中国的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它直

2、接影响到民族体质的强弱和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它是整个体育运动的一个战略重点。 学校休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是竞技休育的基础和结合部,发挥着各种功能,起着各种作用。现代的学校体育,强调终身教育,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期间。体育教育是时间跨度最长的学科。学校体育总休上来说,它是由三大因素构成,即:设施、教师、教材和学生。如果说设施是学校休育教学的框架,教师则是构2成学校体育教学的能量原子,教材和学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这三大因素的结合及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体育的存在。并决

3、定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动态与孟要进展的思考 在学校体育中对身体有两种提法。在身休二元论作为教育的基础理论的时代,体育仅被看成是身体教学,由于长期以来,精神比身体更受到重视,所以作为身体教学的体育一直被轻视,甚至被忽视。对一个人来说仅身心不可分割,而且也不可能和环境分离开来。体育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纯身体教学.而是通过身体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教育。例如:布劳内尔给体育下的定义:“通过大的基本的肌肉的活动和神经中枢的活动对一般教育作出贡献的就是体育。 “纳什认为:“体育是与大肌肉活动或是与活泼的全身活动有关的教育领域。”这就是说,以身体活动中的大肌肉活动为手段而进行教育,即

4、为体育。概括而言:体育不是有别于或脱离于精神的身体教学,而是包括身体在内的对人的全面教育的一种教育。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围绕“体育教学的要义”对其必须有其理论指导为纲要的教学思想众说纷纭。1988 年原北京体院曲宗湖教授和潘志探学者,曾将其休育教学思想归纳为七种:“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培养能力、竞技体育、娱乐体育和终生体育。 ”i995 年上海体院张洪谭又将其教学思想归纳为八种“技术教育、自然体育、培养能力的教育、竞技体育.休质教育、全面教育、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 ”由于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和造就人才中所取得的特殊成就,这种内涵的丰富性3和向现实的生成性.使其在自身系统内部及社会中从抽象

5、上升为具体,致其教学思想反复被人提起,时时翻出新意,亦为容纳各种学派,各种观点,提供了极为巨大的回旋余地,即教学思想必然呈现百家争鸣之态,但各种教学指导思想却又受体育教学内在规律的引导和约束。 正是透过这一学科的深度和教学操作的不确定性,近五年来,围绕体育教学,各种紧跟时代的教学思想如:学校体育索质教育思想,技术健身思想正在极大地震撼着我们的教学阵地。新的教学观念如:“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不再是取得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 “今天我们学校体育教学应更多地依救于休育教师观念的现代化。 ”如此现代观念所引起的各种的创造性教学方法风起云云。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学科的一种重要进展

6、。 二、对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如何吸收的思考 我们在体育教育和研究中,通常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实用性的认识处于支配地位,常常会影响我们对事物所下的判断。对体育运动和以身体运动为特征的学校体育教育现象,从实用价值出发形成了一套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定势,这种认识定势反映在体育教育的指导纲要中,反映在教学大纲中;反映在以教学大纲为前提编定的教材中;反映在体育教育的方法、手段以及考评方式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以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素质”检测标准为例来说,它是经过大量学生体质状况统计,根据正态分布情况制定出来的,似乎是科学的。但如何理解这种科学性,以及这种方法的科学性能否代表位侧目的4的科学性。 研究其评

7、价的科学性,也就是对评价的一种规范性研究。它不是描述人们实际所进行着的评价是怎样的,而是从价值论和认识论的高度探讨评价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合理的。也就是说:研究我们依据什么理由说一种评价是科学的,而另一种评价是不科学的,怎样才能达到科学的评价。事实上,体育学习是与“身体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运动技术要在反复的学和练中才能掌握,运动技术的学练过程,其实也就是健身过程,发展了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靠的便是反复操练。运动技术的操练是按照“体育学习体系”有一定规格要求有序地展开的,它比通常的身体素质操练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合理性,运动技术的操练也能摆脱纯粹的身体素质操练的单调

8、和枯燥,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上述理性研究探讨中笔者对学校体育“增强体质”的目的任务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引发了思考。身体教育作为教育的范畴。与现代教育的目的任务应保持一致性,这是不争的。面对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作为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教学目标亦是人才培养。增强体质,作为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是一种方向性愿望,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因而,基于此把“增强体质”理解为达成性的,具有十分浓厚的功利色彩,这一点.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认识到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方向性追求,而非达成性的功利目标。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也就自然平息了。面对学校体育学中

9、这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5在教学中应站在主体立场.从体育活动与人的心智关系上来思考.从显性和隐性的关系上考察.即教学活动体现的是“身” 、 “心”关系,是一个由“身”至“心”的过程。从这一认识意义上出发.将教学内容的操作,与追求身体的健康.学习运动技术,充实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和谐偷快的人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真正领悟教书育人的意义。 三、体育教育如何适应学校体育学的发展 体育教育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8 年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第二条第一款指出:“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与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每个人作为与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应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必须由一

10、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生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与运动实践得以贯彻于每个人的一生。 ”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终生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这一点在体育系学生的教育当中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是体育教育的传播者。 学校体育又是竟技体育的基础。很多优秀运动员往往首先在学校中涌现出来,学校体育能在运动员选才和早期训练方面打好基础。如果没有学校教育打下的文化、科学基础,以及体育运动的基础,大批的优秀竞技运动选手是无法产生的,甚至群众性的身体锻炼也难于普及和坚持。 学校体育是个具有多功能的系统工程,进行体育教育不仅是增强体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健康地生活,这也是体育的6社会价值所在。生活中许多人

11、把参加体育锻炼.观赏体育比赛做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为生活乐趣,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同时把体育锻炼做为消除工作和学习所带来的紧张、疲劳等方面影响的积极手段。随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逐步确立,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就应立足于长期效益的探索和追求。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接受体育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自练、自检的能力。变成一个真正的终生体育者。美国学者麦克洛瓦诺说:“体育师范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再只是传统概念上的学校体育教师,而必须扩大领域,掌握更多知识,适应各种需要。 ”我们认为现代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转变观念: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是

12、第一的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于培养和造就现代人。体育教学中要利用体育特点来进行现代教育,或称为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教育。 2、表率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要培养现代人,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起表率作用。教师本身要在现代性亦即精神文明上多下功夫。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现代人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新的一代。 3、更新知识: 体育教师本身的科技文化水平对于培养现代人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本身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胜任培养现代人的任务。 4,锐意改革 :如果现行的体育教育体制、教材、教法不进行必要的7改革,体育教育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改革的思想必须渗透在体育教育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