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知识入门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29611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知识入门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肿瘤知识入门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肿瘤知识入门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肿瘤知识入门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肿瘤知识入门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知识入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知识入门(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amp;amp;amp;lt;p&amp;amp;amp;gt;肿 瘤 学 基 本 问 题 1.什么是肿瘤? ? 肿瘤是人体某些组织细胞由于内、外 因素引起的细胞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 核酸)的改变而发生不正常的、与周围组 织不协调的新生组织。人体除了毛发和指 甲外,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肿瘤。 ? ?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多 数癌肿可能从单个细胞演变而来。宿主受某些 化学、物理、生物等因子的影响

2、,细胞的DNA 发生改变,形成变异细胞,此阶段称为启动阶 段。再加上某些因素的影响,转入促进阶段, 癌细胞便开始形成。此外,癌肿的形成,还受 宿主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等。 肿瘤细胞不断分裂,新的肿瘤细胞,并由原发 部位向周围组织浸润和它处播散,这种播散如 无法控制,将进一步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 ,最后导致死亡。 2.良、恶性肿瘤有什么不同 ? 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轻重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两类。 ?良性肿瘤 ? 通常生长缓慢,常保持于其起源的部位。肿瘤常有包膜,呈膨 胀性生长,边界清楚,不浸润周围组织;肿瘤分化好,色泽及质地 接近正常相应组织,形成组织形态及细胞形态变异

3、较小,核分裂像 不易见到。能手术切除的良性肿瘤,日后一般不复发或仅少数复发 ,不转移,通常预后较好。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引起宿主死亡,除非 位于重要器官,如气管肿瘤引起呼吸困难,颅内良性肿瘤导致颅内 压增高时,才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 ? 通常生长迅速,呈浸润性生长,可破坏周围组织 ,无包膜或仅有假包膜;肿瘤分化差,组织及细胞形 态与其相应的正常组织相差甚远,显示异形性,排列 紊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常有不同程度的深染,核 仁增大增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内多出现 继发性改变,如出血、坏死、囊性变及感染等。手术 切除后常复发,并容易转移,对周围组织造成广泛破 坏。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4、3.什么是分化,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与恶性程度的关系 ?分化 ? 指原始干细胞在发育中渐趋成熟的过程。 通过分化,细胞在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 方面各具特色,各显其能,从而形成不同的组 织和器官。 ?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异常分化。 ?分化在肿瘤病理学中常指肿瘤细胞与其 起源程序的成熟细胞(相应的正常细胞 )的相似程度。在形态、功能、代谢、 行为等方面,肿瘤细胞越相似于相应的 正常细胞,则为高分化,否则就是低分 化,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肿瘤良恶性 鉴别中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分化高 的肿瘤具有良性行为,分化低的肿瘤多 有恶性表现。 4.癌基因 ?癌基因是存在于人类或动物细胞以及肿瘤 病毒

5、中固有的一类基因。在人类细胞中, 此类癌基因称细胞癌基因或原癌基因,是 细胞内参与生化与分化调节的基因。在外 界因子作用下被激活而表达。由于这种表 达在时空方面发生了混乱,促使人或动物 的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和恶变。 ?我们可能都是先天的癌症患者,因为我 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有癌症遗传密码。 当然,说我们都有潜在的致癌因素,并 不意味着我们都必将患上癌症。因为人 体内还有一类肿瘤抑制基因,能对细胞 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当癌基因和抑癌基 因中的任何一种或共同发生结构与功能 改变,即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5.原位癌、浸润癌、多元癌的不同 ?原位癌是指上皮细胞由增生发展到癌变 ,而癌细胞只限于上皮层内,基

6、底膜完 整,尚未侵入间质,是无浸润或转移的 早期阶段。 ? ?浸润癌是原位癌经过若干年后,在适当的条件 下,癌细胞继续发展,穿透基底膜,侵入固有 层或粘膜下的表层。一般认为,浸润灶的深度 小于1毫米者不会伴有淋巴结转移,仍可按原 位癌治疗;浸润灶深度大于1毫米小于5毫米或 3毫米者少数可有转移。 5.原位癌、浸润癌、多元癌的不同 ?多元癌,又称多发性原发性癌。是指发生 于同一患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 恶性肿瘤。可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可发 生于同一器官、同一管道或发生于相同对 侧器官,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多元癌的 诊断标准是:每个肿瘤均需经病理证实为 恶性;每个肿瘤所处位置不同,彼此分离

7、;排除由另一肿瘤转移而来的可能性。 6.癌的复发 ?由于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性, 在一些情况下,肿瘤虽经过手术切除或 放射治疗,但在组织内可能残留下一部 分还具有活力的癌细胞,经过一个长或 短的时期又继续生长繁殖,在原来的部 位重新长成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现象 称为复发。 7.转移 ?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其原发部位 ,通过直接蔓延,淋巴道、血道和种植 等途径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在 多个器官内继续增殖生长,形成同样性 质的肿瘤。 8.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异同 ?二者的共同点:复发癌与转移癌的发生 (病理类型)都与原发癌相同。 ?不同点:癌的复发是指癌在原来发生部 位上生长;癌的转移是

8、指通过多种途径 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复发是局部的,转移是全身性的。 9.细胞周期的概念 ? 癌组织中增殖细胞群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所谓细 胞周期是为研究增殖细胞群中单个癌细胞的生长行为 而提出的。细胞周期是指癌细胞从DNA合成前期开始 到有丝分裂完成的整个过程,近年来采用同位素标记 技术以及流式细胞光度术等检测手段,对癌细胞的增 殖周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癌细胞增殖周期大致可分 为以下四个阶段。 细胞周期 ?(1)G1期: ? 即DNA合成前期,是经过有丝分裂而来的 子细胞继续成长的时期,此期主要合成信使核 糖核酸(mRNA) 和蛋白质等,为向S期过渡做 物质上的准备,此期的长短在不同种类的

9、癌细 胞差异较大,可由数小时到数日。 ?(2)S期: ? 即DNA合成期。是进行DNA复制的 时期,此期之末DNA含量加倍。除合成 DNA外,此期也合成其它一些成分,如 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与核酸合成有 关的酶类、RNA等。值得注意的是,微 管蛋白的合成在此期已经开始。S期时间 波动在230小时之间,多数为10几小 时。 细胞周期 ?(3)G2期: ? 即DNA合成后期或分裂前期。此期 DNA合成已结束,正进行细胞分裂的准 备工作,继续合成与癌细胞分裂有关的 蛋白质和微管蛋白,所占时间约为23 小时。 ? ?(4)M期: ? 即有丝分裂期。每个癌细胞分裂为 两个子细胞。此期相当短,所占时间约

10、 为12小时。 ?用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可测出各期的 时间。G1+S+G2+M之和即为细胞周期 时间 10.抗肿瘤药物分类 ?按抗恶性肿瘤药物对各期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不 同,可将其分成两大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cellcycle nonspecific agents,CCNSA)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cell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 11.抗肿瘤药物分类与疗效的关系 ?CCNSA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包括G0期细胞。这类 药物包括烷化剂、抗癌抗生素和激素类。 ?CCNSA的作用特点是呈剂量依赖性 (dosedependent)。 其杀伤肿瘤细

11、胞的疗效和剂量成正比,即增加剂量,疗 效也增强。其量效曲线呈指数性关系。提示在使用 CCNSA时,应大剂量给药,但考虑大剂量给药时毒性也 增加,因此大剂量间歇给药是发挥疗效的最佳选择。 11.抗肿瘤药物分类与疗效的关系 ?CCSA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G0期细胞对 其不敏感。在增殖期细胞中,S期和M期细胞对其 最为敏感。这类药物包括抗代谢药(S期)和植物药 (M期)。抗代谢药中的阿糖胞苷(Ara-C)和羟基脲 (Hu)等主要干扰DNA分子的合成,而不抑制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是典型的S期药物。抗代 谢药中的6-巯基嘌呤(6-MP)、5-氟尿嘧啶(5-Fu) 和甲氨喋呤(MTX)在干扰

12、生物大分子DNA合成的 同时,也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分裂 速度减慢,因而使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故不是 典型的S期药物,有人称它们为“S期自限药”。 ?此外,植物药中的长春碱(VLB)、长春 新碱(VCR)以及秋水仙碱等能干扰微管 蛋白的装配,从而阻断纺锤丝的形成, 使恶性细胞处于分裂中期而不能继续增 殖。 ?CCSA的作用特点是呈给药时机(时相)依赖 性(scheduledependent)。开始时,其杀 伤肿瘤细胞的疗效也和剂量成正比,其量效曲 线也呈指数性下降、但达到一定剂量时即向水 平方向转折,而形成一个坪,因为S期或M期 细胞只这么多,再增加剂量也无济于事,因为 除S期或M

13、期细胞外,其它细胞对其不敏感。 ?体现在治疗策略上,既然敏感细胞数量 有限,应小剂量给药;此外敏感细胞在 某一时间间隔后又继续出现,因此小剂 量持续给药则为最好的给药方式。 ?无论CCNSA或是CCSA,其 ?对癌细胞的杀伤都服从一级 ?动力学的原理。即只能按一 ?定比例而不能全部杀死恶性 ?肿瘤细胞。 12. 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还不够满意 ,且绝大多数药物的毒性较大。根据不同 药物的作用原理和细胞动力学知识,设计 联合给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及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12.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1从细胞增殖动力学考虑 ?(1)对增长缓慢(GF不高)的实

14、体瘤,Go 期细胞较多,可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 物( 如环磷酰胺等)杀灭增殖期及部分Go期细 胞,使瘤体缩小,驱动Go期细胞进入增 殖周期。继而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如甲氨 蝶吟等)杀灭之。如此反复数个疗程,有 可能达到根治。 ? ?(2)对生长快(GF较高)的肿瘤,如急性白 血病等,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较多,宜 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S期或M期 的药物),使大量处于增殖周期的瘤细胞 被杀灭,以后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 伤其它各期细胞。待Go期细胞进入周期 时,再重复上述疗法。如同时应用作用 于不同时期的抗肿瘤药物,对各期细胞 同时打击,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3)同步化疗,是一种特殊的序贯疗法。

15、 先用作用于S期的药物(如阿糖胞苷等)使 细胞齐集于G1期,然后采用主要作用于 G1期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或放疗),可 使疗效提高。 12.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 2从药物作用原理考虑 ? 联合应用作用于不同环节的抗肿瘤药物 可使疗效提高。如烷化剂加抗代谢药物等 。 ? ?3从药物毒性考虑 ? 不同毒性的药物联合应用,可望降低毒性提 高疗效。例如,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骨髓有抑 制作用,而强的松和长春新碱和博莱霉素等较 少抑制骨髓,将它们与其它药物合用可减少对 骨髓的毒性。 12.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4从药物的抗瘤谱考虑 ?(1) 胃肠道癌:宜用氟尿嘧啶,还可用喜树碱、塞替 ? 派、环磷酰胺

16、、丝裂霉素、羟基脲等。 ?(2) 鳞癌:宜用博莱霉素、消瘤芥、甲氨蝶吟等。 ?(3) 肉瘤:宜用环磷酰胺、顺氯氨铂、阿霉素等。 13.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癌症领域生活质量的定义,可以归纳为 : ?“关于综合评价癌症患者生活中身体功能 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等多方面 因素质与量的一个健康概念”。 13.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癌症领域生活质量测定的目的: ?(1)作为评价癌症患者康复的需要; ?(2)作为评价治疗结果的终点(end point)。生活质量可以作为评价选择 临床试验的不同治疗方案时成本/效果 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抗癌药物 、

17、止吐药物等的筛选及评价和治疗方法 /方案的选择。 ?(3)作为对治疗后反应及预后的预测,有 ? 助于了解癌症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生存 ? 状态。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条件下尚 ? 难以应用生活质量来准确地预测预 ? 后。 13.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癌症领域中生活质量测定的方法 ?生活质量的测定及其广泛应用在国外已有近20 年历史。测定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量表法; ?数量估计法; ?配对比较法; ?目测或图示类比分级法。 ? 常用有效工具即&amp;amp;amp;lt;/p&amp;amp;amp;gt;&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