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29174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8.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豆病虫害防治一、大豆霜霉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大豆产区。1921年首先发现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以东北和华北发生较普遍,大豆生育期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病较重。但多数为害性不大,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叶片凋枯、种粒霉烂,减产达30%50%。幼苗、成株叶片、荚及豆粒均可被害。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可系统发病。1、识别要点苗期发病最初在叶片上呈现淡黄色斑快,以后扩散到大半个叶片,叶片凋萎早落。成株期最初于叶片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变为褐,严重时病斑合并连片,干枯早落,病斑背面潮湿时产生灰色霉层。种子发病表面出现一层白色霉层,籽粒变化不大,但千粒重和含油量下降。大豆霜霉病2.病原物为东北霜霉,属卵菌,霜霉目,卵孢子球状、

2、黄褐色、厚壁,表面光滑或有突起物。孢囊梗二叉状分枝、末端尖锐顶生一个孢子囊、无色椭圆形或卵形。病菌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野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美国鉴定出32个生理小种,中国已鉴定出3个小种。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10以下或30以上不能形成孢子囊,520为卵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湿度也是重要的发病条件,7月至8月多雨高湿易引发病害干旱、低湿、少露则不利病害发生。3、发病规律病原物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引起的病害。以卵孢子在种子、种荚和病叶上越冬,第二年孢子萌发从胚芽鞘侵入生长点,以后蔓延形成系统侵染,病组织可以产生大量孢子囊随风传播。子囊萌发后,再产生芽管形成再侵染;7-8月份雨量大,病害就可

3、能流行,干旱发病轻。品种之间存在很大差别。4、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最好结合其它病害,先用兼抗品种。采用轮作结合秋季深翻,彻底清除病残体,特别是秋天落叶。种子处理:50%福美双0.5%拌种,70%敌克松0.3%拌种。药剂防治:喷洒1:1:200波尔多液,在发病之前喷或初期50%福美双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72.2%普力克。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原为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1963年统计,合江地区因灰斑病损失大豆达1000万千克,80年代以来,逐步向西扩大蔓延,现已成为全省性的大豆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是辽宁省大豆生产中常发生的间

4、歇性流行病害。病害流行年份,造成大豆产量、品质严重损失,一般可减产5%10%,严重时可减产30%50%,百粒重下降23克,蛋白质和油份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茎、荚及种子。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子叶上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天旱时病情扩展缓慢,低温多雨时,病害扩展到生长点,病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现褪绿小圆斑,后逐渐形成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大小25mm,有的病斑呈椭圆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发病重的病斑布满整个叶片,融合或致病叶干枯。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细黑点。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

5、,边缘红褐色。豆粒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白,病斑上霉层不明显。二、病原Cercosporidiumsofinum(Hara)Liu&Guo称大豆短胖胞,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ercosporasojinaHara。病菌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气孔伸出,不分枝,褐色。分生孢子柱形至倒棒状,具隔膜111个,无色透明,大小2410839(m),孢子形状、大小因培养条件不同略有差异。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528,高于35、低于15不能生长。除侵染大豆外,还可为害野生和半野生大豆。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中国用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生理小种11个,黑龙江三江平原优势小种是1号小种。三、传播途径

6、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比种子上的数量大,是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后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温湿度条件适宜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但风雨传播距离较近,主要侵染四周邻近植株,形成发病中心,后通过发病中心再向全田扩展。气温1530,有水滴或露水存在适于病菌侵入,气温2528有两小时结露很易流行。气温15潜育期16天、2013天、258天、28307天。分生孢子2天后侵染力下降26%,6天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

7、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很易大发生。四、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鲁豆10号,绥农8号,黑龙江的合丰25号、27号、28号、29号、30号,合丰34抗1、2、3、4、7、8、9、10号生理小种。但品种抗性很不稳定,在生产中应密切注意病菌毒力变化,及时更替新的抗病品种。(2)提倡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3)喷药防治叶部或籽粒上病害,于结荚盛期采用飞机喷洒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顺天星1号)600倍液(北京市顺义县农药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

8、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三、大豆胞囊线虫病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种植期常见的线虫病害。气温、土壤条件等多种条件都可以导致这种病害的发生。这种病害可以导致大豆大面积减产,而且在中国各大豆类种植区都有发生。该病害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或者改善种植环境等方式防治。1、识别要点:苗期感病,发病后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感病植株矮化,叶片由下向上黄化,花期延迟,嫩荚萎缩,结荚少而小,根系发育不良,支根减少,须根增多,并有许多白色泡状胞囊。吸附于根部,受害严重全株枯死。大豆胞囊线虫病二、病原胞囊线虫的雌雄虫形态不同,老熟雄虫体细长线条状,毛部多向腹侧弯曲

9、,体长1.33mm;老熟雌虫体呈柠檬形,0.850.51mm初白色后变为黄白色。胞囊鸭梨状,浅黄色至褐色,长0.6mm,表面有班纹。卵长椭圆形,0.1750.043mm,藏于胞囊或卵囊里。幼虫分四期。第一期幼虫在卵壳内发育脱皮一次为仔虫期;第二期幼虫圆筒形,雌雄形态相似为侵染期;第三期幼虫圆筒形,雌雄可辨;第四期雌虫体形柠檬状,雄虫体形线条状。胞囊线虫是喜温、好氧动物。胞囊具有抗旱、抗寒、耐碱、耐湿及抗微生物侵染的作用,一般胞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最长可达10年以上。土壤pH8.0的条件下,对胞囊线虫并不影响。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地0-20厘米耕层土壤中,20-30厘米土层中很少,30厘米以下

10、耕层中极少。大豆胞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截至1996年全国共发现7个生理小种,并认为4号小种致病力最强,3号小种致病力较弱,东北地区主要为1、3号小种三、侵染循环此病系土壤传播为主的少循环病害。大豆胞囊线虫以卵在胞囊内于土壤中越冬。春季温度在16以上,卵发育孵化出2龄雌性幼虫,从寄主幼虫根毛侵入,在幼虫根皮层内营寄生生活,经4次脱皮发育为雌成虫。雌成虫身体膨大后突破寄主根部的表皮,虫体大部分露出体外,仅用口器吸着在大豆根上,即根上所见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球状物。之一。发育成熟并露出体外的雌虫与土壤中的雄虫进行交尾,完成1代的发育过程。当遇到秋季环境不适合时包被卵的卵囊外膜变硬即线虫胞囊。线虫在土壤

11、中仅能作短距离的移动,活动范围很小。线虫的传播,在田间主要是农业机械作业,如耕翻播种、中耕培土、收割等将病区土壤传入无病区。其次是灌、排水以及大风对土壤风蚀引起沙、尘飞扬等。此外,黏附在种子上的胞囊(泥花脸豆)或种子中混有含线虫胞囊的土粒、土块,可作远距离传播。近些年中国开展的跨乡、跨县、跨省(自治区)远距离机械作业(种、管、收)也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四、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抗性差异明显。有的病区已培育出抗线虫的品种,如黑龙江省的抗线2号很少发病,在重病区收到很好的防病效果,但产量较低,轻病区不宜种植。轮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35年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线虫。防治孢囊线虫病最基本的措施是轮

12、作。有病的地块必须轮作3年以上,可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每轮作一年土中的孢囊数量可减少15%25%。南方水旱轮作或短期淹水孢囊会迅速死亡。药剂防治:用二溴氯丙烷在播种前10天处理土壤4.5kg亩,施于播种沟内。或3%呋喃丹颗粒剂57.5kg亩。用含有甲拌磷、呋喃丹等杀线虫农药的种衣剂与种子比例为1:501:70的用量拌种,防效可达80%90%。但呋喃丹对大豆容易产生药害,甲拌磷对人畜剧毒,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也可用50%克线磷颗粒剂每公顷4.5千克6.0千克,播种前挖15厘米深沟施入土中。四、病毒病1、识别要点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

13、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粒明显减小,并可引起豆粒出现浅褐色斑纹。病害从单叶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最明显的症状为叶片上有褪绿斑块,称为花叶,可呈黄色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沿叶脉有深绿色疱斑,植株矮小,有时因叶脉坏死引起卷叶,或茎自顶端向下逐渐枯死,形成顶枯。病株豆粒有时从脐部开始有放射状色斑,或云纹状斑,病斑颜色与豆脐颜色一致,褐脐豆产生褐色斑,称为褐斑粒,黑脐豆则产生黑色斑纹。病粒使商品豆降等降价,而且影响出口外销大豆花叶病二、病原春大豆病毒病的病原有3种:大豆花叶病毒(SMV)SMV

14、侵染大豆后引起大豆花叶症状。黄瓜花叶病毒(CMV)CMV引起大豆萎缩症状和豆粒轮纹状。苜蓿花叶病毒(AMV)AMV引起大豆叶片花叶症状,其特点是鲜明的黄色斑纹。引起大豆病毒病的3种病毒往往同时侵染大豆,田间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不是单一症状,而是混合症状。三、发病规律大豆花叶病是由一种称为大豆花叶病毒的病毒引起的,病毒的寄主范围较狭窄,除大豆外还可以侵染蚕豆、豌豆、紫云英,也能侵染绿豆但不显症状。病毒通过种子传至幼苗,成为田间初次侵染来源。在作物种类少的一季作地区,如东北,种传病苗是田间唯一的初侵染来源,其他地区冬季种植的蚕豆、紫云英等寄主上的病毒,也可成为侵染大豆的毒源。从带毒种子长出的幼苗,单叶

15、期就可出现花叶,有的病苗到第二片复叶展开才表现症状,种传病苗在田间出现最早,危害最严重,病株常显著矮化。豆株得病越早对生长影响越大,所结的种子传毒率也越高。所以播种种子的传毒率越高,田间发病越重,收获的种子传毒率也高。播种种子的传毒率与田间发病的程度高度相关。病毒在大田还可由蚜虫传播。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的蚜虫种类根多,在我国主要为大豆蚜、豆蚜、桃蚜、马铃薯长管蚜及玉米蚜等。田间蚜虫大量发生时病毒传播蔓延十分迅速,蚜虫发生早、数量大的年份或地区病毒病也严重。蚜虫发生初期一次传播的距离不远,主要传播至病株附近的豆株。但蚜虫发生多时,迁飞较远,传病距离也增加,病害可通过多次重复侵染传播到几百米以外。

16、四、防治措施健全种子繁育体系:播种无毒或低毒种子,在一般条件下种子传毒率低于0.2%,病害不能引起明显损失。新推广的品种要严格控制种子传毒率,种子田应提供无毒或低毒种子,种子田与其他大豆、蚕豆、紫云英田隔离100米以上。在蚜虫发生前结合中耕铲除病苗。花期认真检查发病情况,此时发病率不超过1%的地块,所收获的种子可留作种子用。抗病品种:多数推广品种为高度感病品种。近来各地都培育出一些优秀的抗病品种,南方要求品种的抗性要高于北方。抗病品种的面积越大,种植年限越长,越容易退化。治蚜防病:因蚜虫传病非常快,一般杀虫剂的治蚜效果虽然很好,但对于防病却基本无效。传毒蚜虫在接触杀虫剂后死亡前已完成传播病毒的全部过程。目前还没有找到治蚜防病的药剂。五、豆菟丝子1、识别要点菟丝子为种子植物,茎细丝状,黄色或桔黄色,叶退化成鳞片状,花数个至数十个簇生,种子着生于蒴果中。菟丝子种子成熟后落入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