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表演课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628453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表演课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表演课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表演课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表演课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40 文艺教研 摘 要: 小品阶段是本科四年表演课教学中至关重要的 一个环节, 它衔接了表演基础训练与表演片段教学, 起着承上 启下的重要作用。小品阶段犹如表演教学中金字塔的基石, 该 阶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表演创作观念的树立以 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文通过梳理笔者在小品阶段的教 学实践经验, 探索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 以求提高表演课的教 学质量, 为学生表演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品; 表演; 教学重点 小品教学阶段是学生在表演课中第一次进行相对完整的 作品创作, 同时也是学生从表演练习阶段“我”演“我”逐渐 过渡到小品阶段 “我” 演 “他” 的重要

2、转变。在这一教学阶段, 学生不仅要思考自己化身为角色而产生的一系列表演创作的 问题, 同时也要面临如何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行动展开 剧情等问题。这些问题相互纠缠, 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表演初 学者而言自然如临大敌, 困难重重。 学生在小品教学阶段常常会缺乏自信, 质疑自身能力, 这 些消极影响对于学生表演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在 这一教学阶段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合理 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要耐心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的点 评与讲解, 不轻易让学生重新返工或是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彻底 否定。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基础上,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与学生在交流、 沟通中逐

3、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 足, 并不断启发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这样才能使 小品阶段的教学在表演课的总体教学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 了解表演教学中小品的概念, 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 在该阶段教学中, 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对 “小品”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如果学生的认知有偏差, 教学 效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甚至会使学生对于表演艺术的本质产 生极为错误的理解, 从而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严重影响 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创作。 在日常的教学中, 极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念的原因就在 于混淆“晚会小品”与“教学小品”的概念。从春节联欢晚 会上曾经影响最为广泛的“赵本山式”的小品延

4、伸至现今各 种综艺节目上的搞笑小品, 这些节目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在他 们的脑海里都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入 学之前从未接触过真正意义的教学小品, 因此学生对于小品 的认知基本就停留在了这种以抖包袱、 有意设置搞笑情节, 通 过对生活中人物原型的某些细节动作进行夸张、 放大, 以达到 引人发笑、 烘托会场气氛的晚会小品上, 而这类小品与教学小 品的概念以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却大相径庭。 对于初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由于表演基础、 能力及生活阅 历等等的限制, 导致他们很难凭借演出正剧、 悲剧等类型的小 品去感染观众, 使观众产生共鸣。然而, 过度夸张、 为搞笑而搞 笑的表面化式的“

5、喜剧”表演, 却能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同 观众产生互动(毕竟通过搞怪、 夸张, 让观众发笑对于这一阶 段的学生而言并不困难) 。学生一旦为了回避困难, 对这种简 单追求“效果”的表演方式产生认同, 在心目中形成错误的观 念, 就犹如毒品带来的“奖赏效应”一般, 将会后患无穷。 诚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表演艺术在不断进步, 观众的审 美也千变万化, 各种类型的表演方式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对 与错。但学院派的表演教学却应当避免庸俗化的表演, 在教学 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创作方法, 通过认认真真地组织 行动, 来完成角色的塑造。 “小品是短小的表演动作习作, 是表 演基本功训练的一种形式和演员创作

6、角色过程中逐渐接近人 物的一种手段。它在思想内容的表达、 情节结构的安排、 表演 技巧的综合运用上, 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 1教学小品注重 对学生表演技巧的训练, 要求学生在掌握“行动三要素”的基 础上去进行创作,“更强调的是表演本身的过程, 而非表演的 结果” , 2与晚会小品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意义大不相同。由此 可见, 树立正确的表演创作观念是小品教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2 自编小品与成品小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小品教学阶段中, 学生们最为痛苦的过程莫过于自编 小品的学习。与作为观众的角度不同, 当学生身为创作者进行 小品构思时, 他们会发现编剧的困难之处。当然, 编剧对于创 作者自身的艺

7、术水平及生活阅历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作为没有 接受过系统编剧教育的学生而言自然难以构思出成熟的作品。 但在这一构思过程中, 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身艺术创作的想象 力, 增强对艺术作品整体的把握能力, 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艺术素 养, 为今后片段及大戏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在这个学 习过程中还能挖掘一部分学生的编剧与导演潜质, 提高其创作 热情, 这也对于整个班级的创作氛围也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然而, 现实的问题是表演专业的学生毕竟编剧能力有限, 自我构思的小品往往在剧情的合理性方面较为牵强, 设置的 人物形象也常常过于单薄, 不够丰富饱满。这对于学生进行表 演创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不利于提

8、升学生表演艺术创作的 水平。因此, 笔者认为应进一步细分小品阶段的教学为自编 小品与成品小品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自编小品完成之后, 一定要结合成品小品再开展一次小品教学。成品小品往往构 思缜密, 人物形象生动饱满, 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修正, 整体结 构相对完整。学生完成成品小品的创作, 不会因为构思的问题 而造成表演创作的负担, 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人物形象的创作 中去, 深挖剧本的潜在内容, 不断磨练自身演技。如上, 两者相 结合的教学模式, 更能充分发挥小品教学的目的。 3 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性格化创作 “表演是对生活的艺术性概括, 演员必须通过二度创作把 文字转化为形象, 并通过自

9、身的表演来进一步对人物进行补 充。如果说追求生活化是表演艺术的起点, 那么性格化 创作则是表演艺术的最终任务。 ” 3生活是演员进行艺术创 作的缰绳, 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表演必然陷入虚假肤浅的泥 沼。在小品教学阶段, 学生从表演练习阶段的“我”演“我” , 转变为“我”演“他” , 可以说是第一次进入了性格化创作的 大门。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创作经验, 并不具备用专业的眼光来 观察生活、 提炼生活, 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显得虚假呆 板。因此, 在该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 生活与人物的方法, 并且要通过观察生活小品的形式予以展 现,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活对于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10、在教学中, 学生往往会简单化、 表面化、 概念化地创造人 物形象。例如, 学生常常会饰演菜场卖菜的大妈或是大叔, 面 对这样的角色, 他们十有八九都会简单地通过“卖菜啦, 新鲜 的蔬菜啦!”等类似的语言以及灰头土脸的外表展现人物形 象。然而, 生活中的菜农绝不会如此简单、 呆板。只要我们在 菜场中稍作观察就会发现, 每个菜农都不尽相同。他们不仅 仅是谈话的态度与方式不同, 与顾客交流时销售的技巧不同, 着装的风格也不相同, 每个菜农都有着不一样的特点。而学 生创作出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简单、 呆板, 就是因为其创作 人物形象的种子基本是头脑中概念化的想象, 他们并没有深 入生活中去观察具体的人

11、物形象, 只是简单地反映出一些似 乎是某一类人的标志性符号而已。生活中的人是有思想、 有 性格的, 即便是相同环境中成长的一类人, 他们的个体都有着 自己独特的一面。而表演艺术就是要在这种普遍性中创作出 特殊性, 创作出活生生的“这一个”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 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 力求创造出“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 人物形象。众所周知,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深入生 活中, 从生活中去积累人形象创作的素材, 才能实现表演艺术 中性格化的创造。 4 将素质训练与小品教学紧密结合 小品教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展现, 通过对不 同规定情境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 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

12、表 演素质, 并进一步发现其内、 外部创作素质上所存在的不足, 如想象力匮乏、 感受不够真挚等等。当学生在小品阶段表现出 创作素质方面的不足时,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查漏 补缺, 将素质训练与小品教学相结合, 在排演小品的过程中有 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短板, 不断提升学生的内、(下转第372页) 浅析表演课小品阶段的教学重点 尚 迪 (北京电影学院 表演学院, 北京 100088) 372 文艺教研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 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 在传统教育 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 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

13、。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 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 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 如流行文化中的 传统因素; 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 市场效应; 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 对传统文 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 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 在艺术设计教学 过程中, 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 采用多样性的教 学手段,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 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 教师给予其改进

14、意见; 教师提出自己 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 让学生进行评 述; 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 讨。最后, 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2)课题形式。课题形式教学具体方法为: 教师设计课程 的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等, 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对其进行创意 思考; 教师设计一个课题, 然后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对其 进行创意思考。课题形式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展开联想, 发挥 创造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 让学生自由的 解决问题, 目的在于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拓展创造思维空间。 4 结语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 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 我国

15、青年一代自出生起就处于文化断层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 的传承堪忧。因此, 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传统文化应渗透 教育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需要传统文化植入, 所以对高校艺 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相关研究, 发现高校学生 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高校 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从而提出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 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 教学、 丰富教学方式的对策, 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结合传统 文化教育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倪倩, 江璐 . 将赣傩面具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的意义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

16、013(44) : 5-7. 2 孙静松 . 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为例J. 美与时代 城市,2015(9) : 111-112. 3 王志强.重道、 尚器、 道器合一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 学思路与模式的思考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6,20(1) : 1-5. 作者简介: 邵露莹(1987) , 女, 江苏盐城人, 硕士研究生, 福建江夏 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 设计艺术史论。 (上接第340页)外创作素质, 这样才能够完成该教学阶段真正 意义上的教学目的。 “表演基础训练是综合的训练, 每一个元素的训练都必然 涉及其他的元素。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应该从多个角度、 全方位地去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从各个方面去指导学 生的创作。 ” 4同理, 小品阶段的教学也是综合的教学, 教师 在指导学生进行小品排演的同时, 也要采取查缺补漏的训练 方式去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外部创作素质。处于基础学习阶段 的学生, 表演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只有教师在完成小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