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628322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鸟学艺》读后感(精选多 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群鸟学艺读后感 群鸟学艺读后感 自从我学了群鸟学艺这篇课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人类学东西都要经过大脑思考才行,不能乱七八糟做事情。这时候,让我想起了群鸟学艺这篇课文。鸟们要凤凰教它们搭窝。凤凰说:要学习搭窝,首先要学好根基,比如,大树的三杈老鹰一听想:原来就找树杈,挺简单的,我会搭了,老鹰飞走了直到后面,只有两只小燕子在听凤凰怎样搭窝,小燕子明白了就飞走了。最后,有些仍就不会搭,搭得不稳。只有小燕子的窝搭得又稳,又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在我读玩以后,我一定要像小燕子学习。这个时候,脑海里有一件是我永远忘不掉。 记得在这个寒假,妈妈教我包云吞,可是我没有努力的去学,到了最后,没有学

2、会包云吞。妈妈讲了一个道理给我懂得了。星期六,妈妈在那里讲方法告诉我怎样包云吞,我就没有听到,玩其他的东西,、。开始包云吞了,可是我怎么包也包不会。妈妈对我说:学东西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妈妈又讲了包云吞的方法,这一次我就专心的听讲。我开始包云吞了这一次跟上一次就不一样了。这一个道理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怎么也忘不掉。 这一次,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如果你三心二意的去做事,你会做不成功的。 第二篇:群鸟学艺读后感500字 群鸟学艺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许多鸟向凤凰学搭窝,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都只求一知半解,才学的一点肤浅的知识,就自以为是,觉得已经把搭窝的

3、技巧学到手了,一个个半途而废。只有小燕子自始至终都认真的听,虚心地跟凤凰学。因此,最后只有它搭的窝最漂亮、结实、暖和。 这虽然是一篇童话,但是给我的教育是深刻的。 我觉得人和故事里的动物一样,有的骄傲自满,有的谦虚谨慎,人与人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有点像小燕子,什么问题都要全知,就算上课来不及问老师,下课也去问别的同学。那时我单元测验常得班上前三名。可是,当我连续几次得了前三名以后,我就像猫头鹰一样骄傲起来了。开始,上课还能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与同学友好相处。渐渐地,我变了。上课喜欢嘻嘻哈哈,数学老师才讲了两道例题,就认为自己全会了,不想再听下去。英语老师讲课时,有些问题

4、我根本不懂,却混在里面说弄懂了,朗读时就滥竽充数。由于我每次都似懂非懂,时间一长,我做题也变得吃力了,前三名也离我远远而去。 唉!我不就像故事中的猫头鹰学搭窝一样,不求甚解、半途而废吗?幸好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我能悬崖勒马,发奋学习,成绩终于赶上来了。 第三篇:群鸟学艺 2014年优质课教学设计 群鸟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群鸟学艺 教学目标: a组 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小燕子学的最好。 b组 较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燕子认真的精神。 c组 跟着同学或老师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为什么小燕子学的最好 教学方法:游戏法启发式教学法讲

5、述讲解法等 教学用具:卡片等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淘宝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个宝箱,哪个同学愿意来淘宝? 摸出宝箱里的卡片,读出上面的字,宝贝就属于你了 二、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群鸟学艺 “群鸟”指什么“艺”指什么 群鸟是好多鸟,都有哪些鸟呢?它们来学什么手艺?向谁学?请大家翻开书第十一课一起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刚才大家朗读的很好,那么再来看我们的问题 大家讨论一下: 群鸟指谁? 猫头鹰 老鹰 乌鸦麻雀小燕子 “艺”指什么? 搭窝 向谁学?凤凰 题目的意思是猫头鹰 老鹰 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搭窝它们学的怎样?谁学的最好?为什么? 我们逐段来学习 四、逐段学习,分析课

6、文 猫头鹰 凤凰刚开个头只是长的飘亮没有真本领飞走了 老鹰选好根基找个树杈太简单了也飞走了 乌鸦垒树枝我也学会了 飞走了 麻雀搭在屋檐下和我想的一样飞走了 小燕子认认真真的听 先叼泥 用唾沫搅拌均匀 再一层一层垒起来 然后叼些毛和草放在窝里 五、引导反思 谁学的最好?读最后一段 小燕子? 为什么? 小燕子最认真。 六、总结 我们做事情也要和小燕子一样认认真真,才能把事情做好。 板书: 群鸟学艺 猫头鹰 老鹰 乌鸦飞走了 麻雀 小燕子认认真真不但结实 而且暖和漂亮 第四篇:群鸟学艺说课稿 群鸟学艺(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聋校语文第十册第12课群鸟学艺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群鸟学艺是一篇童话,

7、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得最好。依据教材及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从群鸟学艺的故事中,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能力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说清前因后果。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说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难点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说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有条理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

8、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群鸟学艺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富有童趣。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我准备采用逆读法、表演朗读法来组织教学,同时还采用观察法、划注法,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直接引出结果,由结果探索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于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叙述上有相似之处,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出示思考题提示,接着让学生划注、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最后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余几段。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具体的声像环境中让学生愉快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我班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2、13岁左右,对童话故事非常喜欢,且已经

9、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准备采用“读读、想想、看看、说说、写写”的方法来组织教学,由果探因,培养聋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破题入手,突出结果,导入新课: 因为这是第二课时,加之课文内容较浅显,学生基本能了解课文内容。所以,一上课我就围绕课题,直接切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四个问题)1、群鸟是指哪些鸟呢?(学生说,教师板书群鸟的名字再课件出示)2、它们学的是什么艺呢?(学生说:学习搭窝的本领)3、它 们要向谁学艺?(学生说:凤凰,教师课件出示)4、它们的学习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随机板书)之后

10、用一句话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讲的吧。 (二)落实新知: 根据教材特点,我选准学艺结果作为“突破口”,巧妙切入,逆读学习,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后,抓住三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样好?同样的拜师学艺,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这样就设置了悬念,学生便会产生弄清其中原因的欲望,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通过让学生划注、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猫头鹰听了凤凰的话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体会猫头鹰学艺的态度和说话的语气,指导学生朗读、分角色对话,然后根据

11、本段内容及课件的演示,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清前因后果,最后小结本段的学习方法。 三五自然段让学生自学,这样就避免了一问一答的枯燥形式,节省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朗读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每个环节都穿插了课件演示,使演示既成为对学生自学结果的肯定,又能缓解疲劳,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 在弄清了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不会搭窝或搭的窝很精糙的原因后,就该探究小燕子学到真本领的原因了,在积极热烈的讨论、 交流下,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那就是“学本领一定要有耐心、虚心、认真”。(同时板书) (三)实践练习,强化训练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一个

12、小游戏:请同学们扮演森林众鸟,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这样就又一次的使学生深刻感悟“学本领一定要有耐心”的道理。 (四)6、巧设总结,回味无穷 在总结部分,我又出其不意地亮出了我“课件”里的宝贝(请您支持WWW.HAOwORD.COM),毛主席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总结既简洁又精炼。 巧设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各抒己见,培养了他们说句子的能力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作业:完成课后第一题:为什么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结实暖和?(一类生独立完成;二类生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读群鸟学艺有感 读群鸟学艺有感 临清市潘庄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二班 李小丽 群鸟学艺讲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