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27274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药效研究思路 与方法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理学副教授 姚立 博士 一、概述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在成人 中可高达20%。高血压的直接并发症有脑血 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另有大量 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容易并发冠心病。总 体上讲,高血压患者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短 15-20年。恶性高血压如不经治疗可在1年内 死亡。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问题主要有三 个方面: 一、药物疗效,包括降压、稳定血压和保护靶器官; 二、患者的依从性,包括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经济问题,要求降压治疗能为患者和社会接受。 因此,新的降压药的发展目

2、标是逆转患者的靶器 官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社会 的负担。 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领域里,中医药具有独 特的理论体系,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其在 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副作用相对较 轻且药价便宜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和特色。 二、现代医学研究 (一)高血压病因 1.环境因素 膳食营养因素 过度咸食者容易患高血压,而喜食新鲜水果 蔬菜者高血压发生率低。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过多摄入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含有过 多的饱和脂肪酸及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过 低均可使血压升高。 精神应激 长期精神紧张者患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例 如驾驶员、会计、电报员、证券经纪人等。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

3、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 血压也较多。高血压患者精神放松休息后, 症状和血压均可获得一定改善。 2.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某些人群(如黑 人)有高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孪生子女的高 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不少家族群发高血压,虽然 处于同一环境,亲生子女与高血压的关系比领养子 女密切,且此种现象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说明这 些人的高血压发病率与环境的关系不大。据调查, 父母无高血压,子女高血压的发病概率只有3.1; 父母一方有高血压,其患病率为28.3;父母均有 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临床上约60 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家族史。高血压的遗传存在 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相关

4、联遗传两种方式。 在遗传表型上,不仅高血压发生率体现遗传性,而 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如 肥胖等方面也有遗传性。 3.其他因素 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之一。 肥胖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 ,成人肥胖者也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理想 体重20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体重低20者的 8倍以上。高血压者约1/3有不同程度肥胖。体重常 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体重指数,即体 重(Kg)与身高的平方(m2)之比,我国中年男 子平均体重指数为19.6-24.3,低于西方国家。 年龄、性别:从人群调查的资料提示,高血 压的患病率男性比女性高,两性均随

5、年龄而 增长,且收缩压的增加比舒张压显著。血压 增高的情况,男性在40岁前,女性在35岁前 大致相似。女性在35-49岁间血压上升幅度比 男性快。 职业:脑力劳动者血压较体力劳动者高。 (二)发病机制 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论是,产生原发性高血压 病的外在条件是高食盐的摄取,内在因素是 肾脏功能的损伤。 1.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血管运动中枢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活 动最基本的结构,但也需延髓、桥脑、下丘 脑甚至更高级中枢内一些核团的参与。血压 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心血管反射的整合结 果。各种病理因素使大脑皮层下神经中枢功 能发生变化,各种神经递质释放异常,导致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增强,血浆中儿茶酚胺浓

6、 度升高,外周小动脉收缩痉挛,导致高血压 。 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以下多个方面升高血压 :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内脏 血管收缩; 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增加肾素分泌,降低肾小球滤过 率,肾小管再吸收钠增加,导致水钠潴留;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使压力调节“再置 ”阈较高水平。 此外,交感神经可作为一种促生长因子,通过促进 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而致肥厚与增生,或 通过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诱发电活动,加强血管 收缩,维持慢性高血压和高血凝状态。 主要参与的神经递质有: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多巴胺、血管加压素、5-羟色胺等。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

7、 肾素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 AT1R:醛固酮释放、血容量增多、血压升高 AT2R:舒张血管、血压降低 (二)药物治疗 1抗交感神经药(交感神经阻滞药)通过不同方 式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包括: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 (2)神经节阻断药:樟横咪芬、美加明等。 (3)外周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哌唑嗪、普萘洛 尔、拉贝洛尔等。 2血管扩张药 (1)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等。 (2)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3)钾通道开放药:二氮嗪、米诺地尔等。 3利尿降压药 氢氯噻嗪等。 4影响血管

8、紧张素形成和作用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洛沙坦等。 5其他抗高血压药 (1)5-HT2受体拮抗药:酮舍林等。 (2)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西氯他宁等。 三、中医药研究 (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根据其头痛、眩晕伴恶心、呕 吐、耳鸣等临床表现,辨证属于“眩晕”、“头痛”等疾病的范畴。本病相当 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风眩”,其发病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 损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病为一复杂疾病,到目前为止,病因病机尚未得到明 确的统一。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认为与肝密切相关。 灵枢海论

9、认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而导致髓海不足的 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主张因风致眩,指出“风头眩者,由血 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风眩首次为“风眩”病名定义,“夫风眩之病,起于心 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而 闷瞀,故谓之风眩。”并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论点。 宋代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 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六淫 、七情所伤致眩说。 丹溪心法载:“此症属痰者多,盖无痰不作眩。”虞抟认为:“血瘀致眩。” 赵氏提出营

10、卫失调是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总纲。刘氏认为高血压病主要为 火热内盛,风火扰乱血气而上逆于清阳之府所致。阎氏等则认为高血压病 总为脏腑受损,阴阳气血平衡失调,病及肝肾脾,以肝为病变重点,证多虚实 夹杂。早期多见气机升降失常,中后期以肝肾阴阳失调为基础,顽固性高血 压病,多兼水湿痰瘀,水瘀互结。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高血压病是因脏腑阴 阳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 生,痰瘀交阻所致。其病位在肝、肾,与 心、脾有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在 肝、肾,实在风、火、痰、气、瘀。 1 分型论治 王氏分3型治疗:肝郁型(收缩压高)治以疏肝肃 肺降压,予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肾虚 型(舒张压高)治以补

11、肾健脾降压,方用杜仲丸 合六君子汤加减;五脏俱虚型(脉压差小)治以 补虚安神调压,用左归丸合归脾汤加减。 熊氏等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20例 ,分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中 阻、气虚血瘀5型,分别采用天麻钩藤饮、杞 菊地黄汤合镇肝熄风汤、二仙汤、半夏白术 天麻汤及赤风汤加减治疗,结果:显效48例,有 效6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 吴氏等报道,邓铁涛认为高血压病辨证可分为 4型,并自拟5条验方:肝阳上亢型用石决牡蛎汤 治之;肝肾阴虚型用莲椹汤治之;阴阳两虚型用 肝肾双补汤治之;若以肾阳虚为主用附桂十味 汤治之;气虚痰湿型用赭决九味汤治之 曾氏分5型治疗:肝阳上亢型治以

12、舒肝解郁,清 热导滞,予龙胆泻肝汤加味;阴虚肝热型,治以 滋肾平肝,潜阳育阴,拟镇肝熄风汤加减;心肾 不交型,治以养心安神,滋阴补肾,用天王补心 丹加味;冲任失调型,治以调理肝脾,补肾宁心, 以逍遥散加减;经络瘀滞型,治以益气活血,疏 通经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邓氏分8型治疗: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 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方用祀菊地 黄丸加减;阴虚阳亢型,治以滋阴潜阳,柔肝熄风,予自 拟杞寄龙牡汤(药物由枸杞子、桑寄生、龙骨、牡蛎 、牛膝、熟地、杜仲、钩藤、泽泻、蒺藜等组成); 心肾两虚型,治以滋阴补肾降火,方用黄连阿胶汤加 减;气血两虚型,治以气血两补,方用八

13、珍汤加减;肝胃 火盛型,治以清胃泻肝火,方用玉女煎或白虎汤加减; 血瘀脉阻型,治以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痰 湿中阻型,治以清热化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结 果:在治疗的127例中,治愈38例,显效52例,有效30例, 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4. 4%。 2 中成药治疗 董氏等采用槐角丸(槐角500g、黄芩、地榆、枳壳、防风、当归各 250g)治疗高血压病6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 47%。 赵氏等用降压调脂胶囊(药物由丹参、川芎、山楂、首乌、云苓、 泽泻等组成)治疗高血压病150例,并用山绿茶降压片治疗的50例作 对照。结果:治疗组150例中,显效76例,有效41例,无效

14、33例,总有效 率为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 刘氏等予牛黄降压胶囊治疗轻、中型高血压病50例,并与用圣通平 治疗的5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且治 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金氏等用通脉颗粒(药物由天麻、川芎、丹参、葛根、白芍、牛膝 等组成)治疗高血压病68例,以复方罗布麻片治疗的30例作对照。 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5. 6%,与对照组(73. 3% )比较差异 非常显著(P0. 01);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 异(P0. 01)。治疗组治疗前

15、后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 05),且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治疗组与对照 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与聚集面积比较差异显著(P0. 05)。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杜氏用自拟降压方为基础方(牛膝20g、钩藤20g、泽泻15g 、白芍10g)并随证加减,同时结合西药治疗本病患者45例,对 照组30例,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双氢克尿 噻片。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5. 6%;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0%。 丁氏用尼群地平片与柔肝活血中药(白芍、当归、郁金、川 芎、赤芍各10g、枸杞子、丹参各15g、葛根3

16、0g、川牛膝 20g、炙甘草6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3例,对照组单用尼群 地平片治疗47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2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 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 60%,治疗组总有 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李氏等用倍他乐克合育阴潜阳中药(药物由天麻、钩藤、桑 叶、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生地、白芍等组成)治疗 高血压病100例,并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的100例作对照。结 果:治疗组显效7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74%,而对照 组显效率仅为3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 05)。治疗组治疗前后HR、DBP、 SB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 卫氏等用针刺入迎穴治疗高血压病38例,并与传统针刺组(取 穴:百会、曲池、太冲、太溪等穴)36例及西药组(卡托普利片 )39例作比较。结果: 3组有效率分别为86. 84%、66. 67%和 64. 10%,且治疗组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