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27092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流程经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由医护人员(医生角色A、护士角色B和角色C)组成。一、病例设计(各单位自行设计)例如:一位50岁男性在众人目击下突然倒地,呈仰卧位,呼叫没有任何反应,医护人员立即赶到患者身边,立即实施现场医疗急救。二、物品准备1、模拟人1具;2、抢救车1辆(内有手套、球囊面罩、输液用具及相关药品等);3、氧气瓶或氧气袋1个;4、除颤监护仪1台;5、导电膏1瓶;6、输液架1个。三、操作流程(一)识别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第1步评估环境:医生巡视上下左右四个点,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然后作看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评委开始计时,对操作考核分段计时)。第2

2、步检查意识:医生到达患者身边,开始抢救。检查意识的方法为给予声音(大声呼喊)和疼痛(拍打双肩)刺激,对着患者面部呼喊:“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睁眼反应,比赛情景设定为意识完全丧失。 第3步检查循环和呼吸:医生俯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右侧的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胸部,判断患者是否正常呼吸。规范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七”,判断时间应控制在5到10秒钟。 第4步启动BLS:医生发现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立即大声呼救:“患者无反应,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消失,立即抢救!”同时让护士准备物品。 第5步解开衣服,摆放体位:医生解开患者上衣、松开裤带,充分暴露胸部;患者

3、置于硬板床上,呈标准仰卧位,理顺他的身体,必要时垫按压背板(口述即可)。与此同时,护士准备好球囊面罩和氧气瓶,站在患者的头顶部,告诉医生“我已到位!” (二)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 第6步建立循环:医生立即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计时30秒内开始第一次按压)。在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的同时,医生向护士依次下达口头医嘱:“球囊面罩接通氧气”;“检查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畅通”;“固定面罩”;“球囊通气两次!”。(具体要求:医生逐一下达上述五个口头医嘱,注意在护士完成一个医嘱后、方可下达另一个医嘱,护士应逐一回应医嘱“是”,并做相应操作,形成闭环式沟通)。 比赛时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只对流程质量

4、作主观评估(即由考官通过观察选手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对操作过程进行主观评分),而不进行客观评分;医生也不用边按压边计数,即不管第一轮胸外按压的次数有多少,下完五个医嘱便暂停按压。 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技术标准:1、按压部位前正中线与乳头连线交汇处,建议用单手快速定位(依据个人习惯左/右手都行)。单手快速定位的方法为“掌根置于胸骨上方,中指在乳头连线上”。每一轮按压之前,都要求先用手掌定位,动作交代清晰、部位准确;按压过程中,掌根部应始终紧贴患者的皮肤,不得进行跳跃式按压。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施救者马上将另一只手放在定位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扣;只能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压力局限在

5、胸骨),定位手的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允许接触到患者胸部皮肤。3、按压姿势施救者站在患者右侧,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不得偏斜,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施压(要求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且手臂必须与患者胸部垂直,以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应该保持平稳,用力均匀,不能进行冲击式按压;施救者应全程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面色改变,以便及时评估胸外按压是否有效。4、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求在100至120次/分之间,也就是说要在15至18秒钟内完成30次按压,按压与放松的时间要大致相等;应通过双音节计数来掌握节奏,如:1下、2下、3下10下1

6、1、12、13、21、22、2330。建议施救者大声地数出来,以便于按压与通气的衔接。5、用力按压与充分放松按压的力度应让人胸骨下陷5至6公分,每次按压后要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且操作者每完成30次按压后不能用手倚靠在患者身体上。6、持续不断心肺复苏过程中不管做任何操作,都要求尽量减少中断心脏按压的时间,每次中断按压的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三)开放气道第7步开放气道:护士站在患者头顶部,逐一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在开放气道之前,先装配好球囊面罩并接通氧气;接着检查口腔内有无异物或者分泌物(假定有分泌物),应小心地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弯曲食指清理口腔。然后采取徒手“推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动作要

7、求规范、轻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开放气道应该一步做到位,并且在操作的全过程中管理好气道,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并且无移动和回位。(4) 人工通气 第8步人工通气:医生下达“固定面罩、球囊通气两次”的医嘱后,护士用“E-C”手法固定面罩并手捏球囊给予两次通气。每次通气时间大约1秒钟,两次通气用时应控制在5秒钟内,不能通气过快,也不能过慢而延误按压,捏皮球时可用四音节计数的方式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护士在通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以观察通气效果;每一组通气结束后,不必将面罩移除,但应始终保持患者气道开放。同样,第一轮人工通气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不用电脑进行客观评分。比赛设定在首轮两次通气(即第五

8、个医嘱)完成时,角色C及时携带除颤监护仪赶到,从而启动除颤的流程。(五)电击除颤第9步电击除颤:本次大赛使用手动除颤监护仪,由医生负责分析心律并实施除颤,护士辅助医生操作,角色C接替按压,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开机:在护士执行完五个医嘱之时,角色C把除颤监护仪放置在病人头部右侧附近,医生下医嘱“开机!调至监护位!”护士立即放下球囊面罩,重复医嘱的同时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将功能旋钮调至监护位。此时角色C赶到医生对面,医生对角色C下达医嘱:“立即胸外按压!”角色C立即边计数边按压。2、连接:医生将“胸骨电极板”放在患者右锁骨下胸骨旁:“心尖电极板”放在左下胸壁,上缘不超过乳头连线、板的中心位于

9、腋前线。要求充分暴露胸部,两个电极板摆放位置正确。 3、分析心律:医生大声提醒:“停止按压,分析心律!”,角色C随即暂停按压,以免对病人心电图产生干扰,医生分析心律并下达口头医嘱:“室颤!准备除颤!非同步双向波200焦耳!”角色C继续按压(只要手柄不在胸壁上,角色C都要进行胸外按压)。4、 能量:护士将功能旋钮调至除颤位(一到除颤位即默认非同步),然后调节除颤能量,同时复述医嘱“非同步双向波200焦耳!”5、 涂导电膏:护士在医生所持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膏,医生将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使导电膏涂抹均匀。6、 确认:医生重新将两个电极板放在病人胸壁上,角色C立即停止按压。医生再次快速分析心律并确认:“

10、仍为室颤,充电!”。7、 充电:医生自行按下电极手柄上的充电键,除颤仪开始真实地充电。充电期间必须压牢两个电极手柄,施加大约10Kg力量,使之紧贴患者的胸壁皮肤接触良好,电极板保持平稳,无歪斜或翘起。8、 放电:机器充电完毕即发出声光提示,医生用目光巡视四周同时大声提醒:“请大家离开!”护士和角色C此时应张开双臂,用身体组成隔离人墙。医生随机口述:“除颤!”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健,电极板必须在显示能量释放后才能从胸壁移除,医生大声报告:“除颤完毕、500毫升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护士此时重复医嘱,并迅速携带急救箱来到患者身体左侧合适位置,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建立静脉通路。(具体流程详见评分

11、表中“建立静脉通路”一栏,输液针紧贴模拟人皮肤即可。)(六)除颤后继续实施CPR第10步-除颤后即刻开始五个周期的CPR:电击除颤完成以后,医生应继续站在患者右侧,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而角色C须移位到头顶部用球囊面罩进行人工通气,两人按照30:2的比例交替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在除颤后的第一轮胸外按压期间,要求角色C口述高质量心肺复苏的5个要点,即“快速按压;用力按压;让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避免过度通气”,从而提醒医生和自己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针对这5个周期的CPR技术质量,须根据电脑及秒表分段计时结果进行客观评分(共30分),其他方面则根据评委观察作出主观评分(共70分),

12、两项分数相加即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则全程操作用时短者胜出)。(7) 评价CPR效果第11步-检查评估复苏效果:比赛设定当做够五个30:2心肺复苏,由医生实施一次检查评估。要求同时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搏动与自主呼吸“一千零一一千零七”,评估BLS的抢救效果。医生起身报告并举手示意:“操作完毕!”比赛结束。4、 注意事项(一)要求上场比赛前戴好保护手套,全程操作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动作轻柔。(二)比赛采用全身模拟人,配有电子显示和分析报告打印装置,可当场打印评估CPR技术质量的报告单。(三)比赛场地模拟人摆放位置:双脚朝向评委,与评委席距离大约3米。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

13、标准(客观评分)秒表计时评价分: (满分10) 客观评估分: (满分20)客观得分合计: 分 记录员签名:评估要素客观评估方法与规定基数指标评分标准扣分(一)秒表5段计时客观评价分 实际得分计算:10分5项扣分之和1. 开始实施 胸外按压的时间 (2分)从作看表动作至开始做第一次胸外按压所用的时间,限定在30秒钟以内完成。实际秒表计时: 秒不超时就不扣分;如果超时,则每延误1秒钟扣0.2分,至每一项扣完2分为止2. 开始准备 电击除颤的时间 (2分)从第一次做胸外按压到口述“开机,调至监护位”所用的时间,限时20秒钟以内完成。实际秒表计时: 秒3.完成手动 电击除颤的时间 (2分)从口述“开机

14、”到口述“除颤完毕”所用的时间,限时30秒钟以内完成。实际秒表计时: 秒4.抽查中段 胸外按压的时间 (2分)全程尽量不要中断胸外按压,如不得不中断(仅抽查电击除颤期间),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实际秒表计时: 秒不超时不扣分,超时2分钟,此项不得分5.除颤后五轮CPR所用时间 (2分)从除颤后起始第1次胸外按压至完成五轮CPR所用时间,限时100-120秒钟之间完成。(采用电脑自动计时)记录用时: 秒每误差1秒钟扣0.2分,至扣完2分止(二)客观评估分 实际得分计算:20分3项扣分之和1. 五轮胸外按压终末质量(12分封顶)(1)正确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实际: 次/分误差或错误扣0.2分/次,每一小项至扣完最多5分为止(2)累计按压总数刚好150次 实际: 次(3)按压力度不足错误次数 累计: 次(4)按压力度过深错误次数 累计: 次(5)按压部位发现错误次数 累计: 次(6)胸廓未完全放松错误次数 累计: 次2.十次人工通气终末质量(5分封顶)(1)累计通气总数刚好10次 实际: 次误差或错误扣0.5分/次,至扣完7分止(2)通气过度错误次数 累计: 次(3)通气不足错误次数 累计: 次(4)通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