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教版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简化版】1、龟虽寿[东汉]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介绍】 陵墓: 高陵 政权: 曹魏 外貌:身长七尺余,约合现今 1.68 米,细眼长髯 曹操(155.2.24.-220.1.15) ,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创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 (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 。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 、 《冬十月》 、 《河朔寒》 (亦作《土不同》 ) 、 《龟虽寿》 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品评】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 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主旨】 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2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北宋)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注释】 ①蕲 qí 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黄鸡黄鸡催晓、白发催年都是催人老的意思,黄鸡的典故出自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喻指: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直译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字面意思是劝老年人要振作起来不要空感青春已逝虽人老但要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多做些事充实自己的人生后人从中引申出失败之后不要灰心,尚可卷土重来以及珍惜现在的时光,及时行动,有所作为珍惜现在的时光,及时行动,有所作为的积极精神【作品赏析】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 年)三月,46 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
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译文(去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临近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 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 潇潇暮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尚还能奔西边!不要在老年再来感叹时光飞逝!3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附录资料】醉歌·示妓人商玲珑白居易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酉:1.地支的第十位,属鸡 2.用于计时:~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丑:1.地支的第二位,属牛2.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这是一首相当颓废的诗,里面说“黄鸡催晓” , “白日催年” ,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每日闻听黄鸡报晓,感慨时光流逝,岁月更催人老意思是人生苦短又说“镜里朱颜看更失” ,说的是年华易逝所以,要“使君歌了汝更歌” ,一路唱到大天亮,一定要及时行乐3、 《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一.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 ,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词大意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4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
二.作诗背景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开元二十八年(740) ,40 岁的王维调知南选,以殿中御使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选补使,途经襄阳时作此诗诗的前六句写临流远眺的景观和感受,既是写实,又充满想象,气象恢宏阔大,是历代文人写江汉景象的佳作 《瀛奎律髓》:"右丞此诗,中两联皆言景,而前联犹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 《唐诗成法》:"前六雄俊阔大,甚难收拾,却以'好风日'三字结之,笔力千钧"四.作品赏析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 、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 ,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浮” 、 “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却给了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水势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本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