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战列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25494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和号战列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和号战列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和号战列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和号战列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和号战列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和号战列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和号战列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和号战列舰大和号(Yamato, )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历史上最大的超级战列舰之一。1大和号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5,000吨,试航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注1。舰体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垂线长244米,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试航)10.4米,满载平均吃水10.86米。1945年4月7日,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左图为1941年10月30日在宿毛湾公开测试中的大和号,由桥本敏郎拍摄,照片后经人工上色)1基本信息为集结当时日本最高的技术而建成,亦为战列舰史上拥有最大排水量及配

2、备有最大的46厘米主炮,该46厘米炮共有九门并以三联装配置在3座炮塔上,而防御面的重要区域(Vital part)上,其防御对象为46厘米炮,因此“大和”为相当特别的战列舰。由于希望缩短建造时间及提高工作效率,在建造期间使用了模组作业并取得成功。而建造大和型时使用的技术及生产管理,成为在战后日本工业的基础参考。“大和”于太平洋战争(大东亚战争)开战后的1941年(昭和16年)12月16日开始服役,1942年(昭和17年)2月12日成为联合舰队的旗舰。1943年(昭和18年)2月,旗舰的任务由以“大和”为基础,改良了司令部设备的同型舰“武藏”继承,而当时的“武藏”正来往于楚克岛之间。1945年(

3、昭和20年)4月7日,在天一号作战期间,遭受美军特遣舰队的猛烈攻击,于坊之岬海域被击沉。“大和”的正式称呼为“军舰大和”,舰名“大和”的由来是以奈良县的旧国名(古代藩国)大和国来命名。使用日本的中心地及代名词“大和”作为舰名,可知日本海军对该舰期待的程度,同样概念的名称有还有扶桑型战列舰。在沉没超过半世纪后,该舰仍然作为不少电影及动画的题材,继续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建造背景自20世纪30年代初叶起,已经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列的日本帝国海军开始在太平洋地区向美、英挑战。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正式把美国列为假想敌。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国防方针时,明确提出对美截击战略。日本帝国

4、海军确定的在西太平洋地区对美作战的战略是,开战初期即须消灭美远东海军主力,摧毁或者夺取美海军赖以活动的基地,进而歼灭由美本土前来增援的舰队。为此,日海军选择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作为预定海上决战战场,并组建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在海上截击美国舰艇编队,在此作战指导思想下,日海军认为,无法在战舰的数量方面,同美海军抗衡,因而企图以单艘战列舰的威力优势来抵消美海军在数量上的优越地位。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大和级三号舰(110号舰)“信浓”号与四号舰(111号舰)。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决定将正在建造的第三艘大和级战列舰“信浓”号改建为航空母舰。四号舰于1942年停工。建造日本海军在1937年制定

5、了军备补充计划(即03计划),正式决定建造2艘A-140F5号方案舰(当时称为1号舰和2号舰)。1937年11月4日,1号舰开始在吴海军工厂动工建造。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提高,到了昭和时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但是日本岛国资源贫乏,科技实力与英美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还处在战争条件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仍然不惜代价建造空前强大的战列舰。日本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一说16000吨)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据资料,这些设备一共花了1000万美元),从而能够制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装甲钢板(大和舰主炮炮塔

6、使用)在内的大型锻造件。并且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在大和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200万日元。在制造主炮时,日本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便是如何保证高膛压条件下主炮炮身能具备足够的强度。1920年试制的480毫米舰炮便是由于强度不足而在试射中报废,460毫米舰炮在减装药的情况下勉强通过试射。为此,吴海军工厂舰炮部采用了新的火炮自紧技术。通过内压增强炮身的强度。用这样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炮身在试射中取得了成功,其身管寿命达200-250发。1号舰1939年5月-10月,锅炉安装完毕,9月-11月,主机安装完毕。1940年7月15日,1号舰

7、被命名为“大和”,这个名字来自古代日本畿内五国的大和国,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1940年8月8日大和号下水。建造中的大和为了保密,造船厂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大和舰下水后开始舾装工程,到1941年7月,该舰主炮已经安装完毕。从10月16日起,大和舰开始试航,10月22日,在宿毛湾以153,553轴马力的主机输出功率达到了27.46节的航行速度,试航获得成功。11月1日,大和舰首任舰长高柳仪八海军大佐到任。12月7日,大和舰进行了首次主炮射击(主炮开火的声音连海边城市里的居民都听到了)。同时,一支以6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日本舰队正在向美国夏威夷进发,在12月8

8、日凌晨(当地时间为12月7日),这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一天,大和舰试航结束。1941年12月16日,大和舰竣工,入吴镇守府船籍,并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设计日本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匮乏的国家,日本在战舰数量上根本不可能与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的美国竞争。日本海军预计,美国海军建造的战列舰舰艇宽度由于巴拿马运河的限制,将搭载406毫米(16英寸)口径舰炮。日本按照其明治时代以来“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方针,企图以单舰的质量优势来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开始准备建造搭载460毫米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日本早在1

9、916年就试制过460毫米口径舰炮,1920年又制造过480毫米口径火炮,具有一定的经验。1934年10月,日本海军军令部对海军舰政本部正式下达了新式战列舰的设计任务,要求装备460毫米口径主炮8门以上,155毫米口径副炮12门(四座三联装),或者200毫米副炮8门(四座双联装),最高航速30节以上,舰体防御装甲能够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0-35000米距离上的打击。新舰由舰政本部第四部福田启二大佐负责整体设计,由平贺让造船中将负责技术指导,从1935年3月10日至1936年7月20日,先后提出23个设计方案(A-140A-140F5)。最初的A-140方案,新战列舰正常排水量69,500吨,

10、长294米,主机输出功率20万轴马力,最高航速31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新舰的3座3联装460毫米口径主炮和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一样,集中配置在前甲板。日本海军最终采用了两座三联装主炮塔配置在前甲板,1座三联装主炮塔配置在后甲板的设计。被认为是最佳的战列舰主炮配置方式。在新舰的各种设计方案中,动力装置计划要使用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并用的混合动力。由于日本海军安装了柴油机的大鲸号潜艇母舰故障率较高,最后放弃了这一计划,在最终的A-140F5方案中只采用蒸汽轮机。2概况全舰重量分配如下:船壳20,212吨,装甲21,266吨,防御板1,629吨,武器系统11,611吨,主机设备5,300吨,

11、舾装1,756吨,固定设备417吨,非固定设备641吨,鱼雷75吨(据认为大和携带6-10条610毫米直径鱼雷,但该舰没有鱼雷发射管,6-10条鱼雷也没有75吨重),导航,光学设备95吨,电力设备1,108吨,飞机111吨,锅炉水297吨,预备食用水212吨,重油4,210吨,润滑油61吨,轻质油48吨,合计重量69,100吨(正常排水量)。大和舰安装4座蒸汽轮机,蒸汽压力25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325度,最高输出功率153,553轴马力,最高速27.46节(试航状态),最大续航力7,200海里/16节(最大重油装载量6300吨)。大和舰还装有8座发电机,总功率为4,800千瓦。大和舰动力

12、系统的效率甚至都比不上日本翔鹤级航空母舰采用的主机。但该舰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速度。大和舰舰员编组为20个战斗队,第1-9为主副炮及高炮分队,第10为目标观测分队(后来的雷达分队也包括在内),第11是通信分队,第12为航海分队,第13为损管应急分队,第14为飞行分队,第15-18分队为轮机分队,第19为医务分队,第20为主计分队。编制舰员总数2,300名(建成时),其中准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大和号最终时共设有22个分队。具体分配是:1-3号主炮塔分配有第1-3分队,前后副炮塔设有第4和第10分队,高炮设有第5,6分队(左右舷127mm炮)和第7,8分队(左右舷25mm炮)

13、,第9分队负责主炮射击管制和火控数据计算,第11分队负责测距,探照灯照射,航迹测定等,第12分队为通信科,第13分队为航海科(操舵,航海,信号,雷达,水音侦听);第14分队为运用分队,第15分队为工作分队,均属于内务科;第16分队负责电机,第17分队负责辅机(含损管、消防),第18分队属于飞行科,第19分队(机械),第20分队(锅炉),第21分队为医务科,第22分队为主计科。大和级战列舰还是当时日本帝国海军中条件最好,设施最全的舰艇。单食堂就分成长官及舰长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烹饪室、准士官烹饪室、兵员烹饪室等五类,还有当时非常罕见的电气食品保温器。兵员烹饪室中设有6个巨大的110升

14、蒸饭锅,2个110升菜锅,1个36升粥锅(日本人在生病时才喝粥),两台15千瓦“万能烹炊器”(电饭煲),两个“合成调理器”(搅拌器),还有洗米器,餐具消毒器等设备。另外,还有烤箱和1马力冰淇淋制造机,可以自制茶汤,柠檬汽水,冰淇淋等“凉果”(冷饮)。其菜色之好,较当时日本国内一般家庭的伙食标准高出许多,在日本联合舰队中也是首屈一指。另外,舰上还设有223.4立方米的冷柜(相当于560台普通家用冰箱)用于储藏新鲜食品。大和级还是日本海军中唯一一级全舰装有中央空调的战斗舰艇。与旧有的日本战列舰相比,大和舰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全舰成员约2500-3000人,1/3士兵可以享受专用卧铺,军官全部是

15、双层卧铺(2人或4人/间),人均居住面积3.32平方米(作为对比,长门号上大概是2.6平方米,一般驱逐舰上只有1平方米)。正因为如此,日本海军内部喜欢称大和舰为“大和旅馆”。大和舰的吨位,主炮威力,装甲厚度超过了同时代的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强战列舰。由于日本人对大和舰的建造和使用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美国海军在很长时间里大大低估了该舰的实力,错误地认为其排水量不超过46000吨,采用406毫米口径的主炮,航速30节。基于错误情报,美国人相信“依阿华”级战列舰在达到33节高速的同时,其火力和装甲厚度已经足以对付日本的新式战列舰,而这种的判断显然是错误。舰型为了尽可能的缩短装甲带并为

16、主炮射击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吨的大和舰舰体长宽比设计成6.76:1,为了凭借15万轴马力(只相当于当时一艘日本重巡洋舰的最大输出马力)的动力获得27节的航速,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从1935年开始,经过长期水池试验,前后提出40多个不同的船模,从中最终确定了舰型。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3米的水线,从而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这种舰艏和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舰艏很相似,但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个球形,而“依阿华”的则与水线以下舰艏保持平齐,两相比较之下,大和舰的球鼻艏外观更接近于现代,效能更明显。大和舰舰艏内侧的细腰部却呈内凹的弧形,其减阻性能更为优良。这种外形和“依阿华”级同样非常相似,但“依阿华”级舰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