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25254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贵州黔南州中考语文考试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踟蹰(ch)吞噬(sh)浩浩汤汤(shng)气吞斗牛(du)B.雎鸠(j)忏悔(chn)乐此不疲(p)选贤与能(j)C.俨然(yn)荒谬(mi)花团锦簇(z)千山万壑(h)D.滞留(zh)扶掖(y)踉踉跄跄(qing)引颈受戮(l)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亵读煞白更胜一筹芸芸众生B.阔绰诘问物竟天择持之以恒C.羁绊恻隐张皇失措歇斯底里D.睥睨荫庇相形见拙沿溯阻绝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B.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C.黔南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客商针锋相对前来投资兴业D.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按照黔南州“一圈两翼”战略部署,为提升“大都匀”的城市品位和首位度,都匀市强化城市规划引领,加快完善交通路网,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打造生态景观,为把“都匀”建设成“都市”而奋斗B.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3、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闭幕与会各方达成诸多重要共识,收获270多项具体成果,并发表联合公报D.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果断应对、措施有力,在民生领域高度重视、持续投入,均取得良好效果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照料自己么!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C.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D.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有的书昨天看不

4、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A.B.C.D.7.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排比)B.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比喻)C.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通感)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阿姨安慰想念父母哭闹不休的幼儿时说:“别哭!再哭我就不让

5、爸爸妈妈来看你啦!”B.某校为高三学子举行送祝福活动,校内电子屏显示主题语为:“擦干眼泪,从头再来!”C.好友数学考满分,张乐拍着好友的肩膀说:“恭喜!恭喜!勇夺桂冠,下不为例!”D.交警敬礼后对司机说:“同志,您好!请出示您的驾驶证、行驶证例行检查,谢谢配合”9.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以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资治通鉴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6、之离骚”D.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都是他的悲剧作品10.下列句子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一鼓作气B.腰白玉之环其一犬坐于前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狼得骨止D.尉果笞广任意东西二、积累与运用(10分)11.根据提示,默写填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安得广厦千万间,_”的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_,_”的勇敢担当(出师表);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了却君王天下事,_”的雄心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面对生死抉择,文

7、天祥显现出“_,_”的正义凛然(过零丁洋);面对王朝飘摇,陆游抒发出“_,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面对贬谪境遇,范仲淹传送出“_,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岳阳楼记)这些古仁人,以人格魅力永留史册,为后世景仰。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微风,为我送来芬芳;如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方向_;如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浪,拥抱美好的明天。三、阅读(40分)12.古诗赏析,完成下列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8、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下阕重在_。(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13.阅读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完成下列各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9、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10、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字蹴尔而与之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而后作_劳其筋骨_(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翻译句子。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甲乙两则文段都运用_的论证方法,甲文论证出_的观点,乙文论证出_的观点。14.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多年前,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学

11、习讲座的常委们各个神情严肃,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科学家讲解一个“惊天动地”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有道是“天变不足畏”,可今日之“天变”全球气候变化,已在广泛深刻地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根本利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无善举,后患无穷。都说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今日之“天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如何在“低碳经济”领域夺取竞争优势,而穿梭往来、吵吵嚷嚷。国际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出警告,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于排放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

12、,致使全球气候变暖。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若在一家一户,这点变化或不易察觉,但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却已是危机四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在加速融化,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预计到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升高1.1至6.4,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近1万年来的最高值。到那时,已经体现在冰冻圈、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气候影响会更加严重,高温、热浪、强降水、台风和飓风将不断来袭。“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我们着什么急?”的确,近50年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二

13、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约280ppm,上升到2008年386ppm,超过了_近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_发达国家无疑应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承担更多的义务。但也不能不看到,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难免总量大、增长快,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国。天下如此堪忧,我们不能不忧!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毕竟还是阶段性的;气候危机初露端倪,却是趋势性的。经济复苏或可倾力而为,“绿色复苏”断难一蹴而就。努力去研究和发展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让我们都关注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吧!此非“杞人忧天”,实乃“先天下之忧而忧”!(1)请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2)文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近”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文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试分析其中一种作用。(4)本文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说明。15.阅读文段,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