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25221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 引导语:调查来自于实践更来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今天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大学生和白领群体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互联网此外中学生和城市务工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也超过了80%县城民众和城市中老年群体的使用率为70%左右 XX年2月零点调查对中学生、大学生、白领群体、城市中老年群体、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六个群体的信息获取渠道及主要的互联网活动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采用入户访问、在线调查及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回收有效样本10720个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中学生和城市务工人群的互联

2、网使用率超过80%县城民众和城市中老年群体的使用率也在70%左右而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九成以上大学生和白领群体(96.4%90.7%)、半数以上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58.7%53.7%)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互联网即使城市中老年群体中也有四分之一(25.4%)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使用时长上调查发现大学生和白领群体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超过6小时(白领群体6.3小时大学生6.1小时);县城民众和城市务工人群的使用时长分别为3.6小时和3.5小时;中学生和城市中老年群体的日均使用时长也接近3小时(中学生2.8小时中老年群体2.4小时) 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调查还发现民众使用

3、移动终端的时长也在逐渐增长有赶超pc终端之势其中数据显示城市务工人群、中学生、大学生和县城民众四类人群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已经超过pc终端 对民众主要的互联网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度介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群体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有获取资讯、学习工作、即时沟通、网络社交及各类休闲娱乐 在pc终端上白领群体、城市中老年群体、大学生、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五个群体最主要的活动是“获取资讯和学习工作”其中白领群体、城市中老年群体和大学生提及该项的比例分别高达85.8%、82.1%和81.4% 而在移动终端上虽然“即时沟通和网络社交”以及“看视频和听音乐”等活动提及比例较高但“资讯获取和

4、学习工作”也是民众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的重要活动特别是白领群体(71.2%)和大学生(69.5%)分别有七成左右在移动终端上最主要的活动是“获取资讯和学习工作” 研究中还发现民众信息源也趋向集中主要是通过主流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和社交平台获取资讯 一些主流门户网站如“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和“凤凰网”等是各群体民众获取综合类新闻信息时的主要来源;“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和“网易论坛”等网络论坛以丰富性和互动性见长也是各群体多角度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当各群体需要获取科学或专业类信息时“豆瓣网”、“知乎网”、“果壳网”和“各类公开课网站”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微信和微博作为强势兴起的社交平台也逐

5、渐成为民众重要的网络信息来源 报告分析认为微信以强关系为基础具社交优势朋友和家人的近况消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微信上的新闻资讯也受到各群体较强关注城市中老年群体(70.6%)最喜欢浏览的微信内容是“新闻资讯”白领群体、大学生、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均将“新闻资讯”排在第二位 而微博用户间则呈现出弱关系的特点亲朋好友的近况消息不如在微信上那样受关注在微博上民众更多关注的是各类新闻资讯调查显示六个群体最喜欢浏览的微博内容都是“新闻资讯”近八成(76.7%)中老年群体最喜欢浏览的微博内容是“新闻资讯”白领群体(67%)、大学生群体(66%)和县城民众(61.9%)中最喜欢“新闻资讯”的比例也都超过了

6、六成 新年伊始小编突然想通过啥简单的方式来看看作为一个服务县城和乡镇的公司我们的用户都长啥样儿?于是利用元旦放假三两天的时间我们在自己的移动平台上对县城的用户中做了些小调查就有了这个非正式的白皮书 小编不敢奢谈权威虽然本次调查覆盖了三万多人次但毕竟全国有XX多个县城3亿多人生活在那里但相信对于那些在关注着市场下沉的朋友们仍旧会有价值 问卷在我们服务本地的微信平台上发布即100%的问卷参与者都为微信用户和智能手机用户基本代表的是县城的中产阶级和中坚人群他们成熟有影响力有一定经济实力;而且因为多半在本地有家室也比较稳定 虽然不排除部分用户为了表现自己而选择更高大上的选项但因为采取了匿名的形式我们觉

7、得这些个调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调查覆盖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北部北京周边等多个省份 50个县城和下属乡镇 3万人次的用户参与调查 在开始之前先和大家唠嗑唠嗑县城都大概样子 1.因地域不同县城有大有小不过一个典型的县城估摸有820万的城区人口外加50100万的下属乡镇和农村人口 2.县城的常驻居民中有影响力且较为稳定的人集中在2540岁之间他们多半已自我选择留在当地发展结婚生子生活稳定年富力强 3.除了政府、国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工厂等县城最大的行业是本地服务业 4.县城一般会有一条长安街般宽敞华丽的大道和颇为气派的市政大楼 5.因为生活闲适很多人在一份工作之外都在琢磨着一些副业做点小生意 6

8、.县城有比较完整的生活业态有电影院大型超市肯德基/德克士茶餐厅经济型连锁酒店等 7.县城wifi环境其实不少 8.县城的女性用户是更有价值的移动用户她们更爱分享而且有姑娘们的地方还不能吸引汉子们么? 你没有看错县城也是愿意割肾的果粉们的天下三星小米和华为紧随其后 县城人民更好面子所以即使苹果手机对他们来说相当昂贵很多年轻人仍旧勒紧了裤腰带去买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用户装作自己是果粉或者苹果用户更愿意参与调查但是苹果三星和小米三分天下的格局在县城初见端倪 每月用500m流量的人占到40%以上还是挺惊人的 县城wifi其实很普及家、门店、办公室都有wifi但同时县城用户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再加上运营商推广

9、的本地流量套餐都很便宜所以你会发现用户们其实还是挺敢用的 调查方法: 在我们的社区发起活动收集用户手机前两屏的截图再统计其中的app名称 调查用户1000 注意: 1.app下的表现为在接受调查的用户里将该app放在前两屏的用户的比例 2.因为只收集了用户手机前两屏的app所以我们的一个假设是该比率更多表现的是“用户较常使用的app”而非传统意义的“装机率”我们相信这也更能反映出该app的实际受欢迎程度 3.该统计只代表我们非常片面的观点我们不对全面性和性负责只如实展示我们对部分县城用户使用偏好的一些实际数据 这里列出的是一些目前挺火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列出的数据本不具备权威价值但是

10、也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线索 1.新闻类app整体热度不高但是同时用户又表现出极强的阅读新闻内容的场景(详细分析见下)可能的原因是时政和娱乐新闻离县城用户较远大家不感兴趣;而贴近生活的本地内容除了朋友圈的分享外又无人提供导致了如此一个怪异的场面这里面或许有系统性机会 2.电商和导购类的app渗透率都相当不错很多细分的产品如聚美和唯品会都有不错的表现说明县城用户通过互联网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已成风气 3.58和赶集等分类信息类的渗透率在县城还比较低有可能是整体使用场景偏少租房和招聘这两个最主流板块在县城的使用频次还是比较低的 因为是基于微信用户的调查所以前五中微信游戏频频出镜也就不奇怪了不过也侧面

11、表现出不通过微信分发的三国杀作为一个桌游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多大 分析方法: 不同于以上的分析方法为用户的手机前两屏截屏;这里的数据来自于3万人次的主动问卷所以其结果会有些不同比如可能从装机量上来说优酷和爱奇艺都很多但是优酷更为常用所以更多地出现在用户的前两屏 在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有超过60%的用户表示自己用手机看新闻这可能是由于微信用户多半都刷朋友圈的原因 看视频听音乐买东西和玩游戏是主要的手机上的使用场景县城人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打发闲暇时间是县城的一个刚需 微信和腾讯新闻(很有可能只是微信里的腾讯新闻公众账号)独占鳌头两者加起来超过84%的用户60%的用户只有100人以下的好友说明微信在县城的渗透还可进一步加强用户仍旧多以和熟人交流为主很多微信好友是从qq转化过来经常出现“因为我的几个好朋友开始用微信了所以我也开始用”的情况 微商在县城非常非常普及是县城人民普遍知晓的一件低门槛赚钱的事情“附近的人”里让陌生人看朋友圈的女性多半是专业微商 因为微商是新生事物将近三成的用户会觉得看看微商贴的商品还蛮有意思的但大多数用户还是会觉得收到了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