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24713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授课用)讲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事件背景:广州白云机 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 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 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 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 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 他的自尊,他说:宁可 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 种施舍。 根据这件事,许多网友发 表了评论,请你以“乞丐 有尊严吗”加入网评。 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因为施 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侵犯别人的 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 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 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 个旁人,均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 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温总理对艾滋病患者们说:“我们一起合个影吧。 ” 习近平握手艾滋病患者温总理与艾滋病患者共度春节 深圳一商店逼

2、女贼举“我是小偷”牌子示众 一名30多岁的妇女正高举写有 “我无耻,我是小偷”字样的 牌子,她始终将头埋在胸前, 以回避路人的异样眼光。据数 名目击者称,该妇女在保安的 监督下在店门口站了20多分钟 。 该店工作人员说,因店中经常有物品被偷,让小 偷举着警示牌站在店门口,“主要是为了警示其他的小 偷”。隔壁店面的女营业员说,她看不过眼曾和隔壁的 工作人员交涉,但被拒绝,“小偷是让人痛恨,但这 种惩罚小偷的方式伤人自尊”。 头套还嫌疑犯人格尊严 辽宁首例“蒙面到庭”目击 2003年4月2日,以前我们从 国外新闻中经常看到的刑事犯 罪嫌疑人头戴黑色头套出庭的 情景在锦州凌河区法院的刑事 审判厅出现

3、,而这种进一步尊 重刑事犯罪嫌疑人的人格权, 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保护其安 全的做法在该省尚属首例。 根据我国刑法“无罪推定 ”的原则,犯罪嫌疑人在没有被法院 判决之前属于无罪,而其名誉权等人格尊严权都应受到法律保 护。虽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受到限制,但仍享有公民一定 的权利和义务。以往的刑事犯罪嫌疑人在提审过程中,面部没 有进行任何遮挡,这对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是一种侵犯。 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 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 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 尊两个方面。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其 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

4、从不同 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权 2、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体现)与重要性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 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 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 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 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侵犯人格尊严要承担什么责任? 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 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 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这些社会评价综合

5、起来构成一个人的名誉。 1、名誉的含义 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 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好的方面) 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不 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 益。 2、良好名誉的作用 谚语: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 校园里 公共汽车上 宿舍里 在家里 良好品行 中学生大江关心集体,热心 助人,学习成绩优良。师生公认 他是正直、富有爱心、能力强的 好学生。但是英语考试后,同学 小明却告诉班主任和一些同学: “大江考试作弊。”有的同学因 此指责大江不诚实、虚伪,大江 听后非常难过。老师经过认真调 查,发现小明所反映的问题完全 失实,小明最后也承认自

6、己是因 为嫉妒才这样说的。 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 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 权常常会受到侵害。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污蔑 成骗子,以致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精神 异常痛苦。 3、侵害名誉的行为的危害性: 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 会秩序。 各国法律毫无例外地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小明的行为违反诚 信准则,只是一种 不道德的行为。 “身正不怕影子歪” 、“和为贵”,我应 该主动找小明谈谈心 小明的行为既不道 德,又违法,是侵 害名誉权的行为 小明的行为只是情 绪失控,以后注意 培养

7、自制力就行了 小明污蔑大江作弊一事,在同学中议论纷纷: 大伟 小敏 小辉 大江 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为什么? 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 ? (1)上述观点中,小敏的观点是正确的。大 伟对这种行为的评价,没有看清行为的实质 ,缺乏法律知识和正确的是非观,客观上会 纵容违法行为。而小辉认为只是一种违反道 德的行为,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同样也 会纵容违法行为。 (2)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 名誉权,既能够使同学关系融洽,又可以较好 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 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 、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4、名誉权的含

8、义及主要表现: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 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 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5、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侮 辱 诽 谤 公然谩骂他人 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 往他人身上泼脏物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做不文明的动作羞辱他人 用大字报、文章、漫画等贬损他人 利用他人的缺陷(身体或精神上)取笑别人 这些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 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 己

9、的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 ,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5、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那么,这些行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 一天,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 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 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 ,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人 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 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 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 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小华和同学的哪些权利, 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里给他买了一双旅 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该旅游鞋没能消磁, 使得穿

10、着这双鞋的小华受到冤枉。 案例分析: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做出怎 样的判决 ? 判决商场败诉,商场应 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并赔偿一定 的精神 损失。 oo公民应有维权意识公民应有维权意识 oo维权的合法方式可以有:维权的合法方式可以有: oo1 1、与侵权者协商解决。、与侵权者协商解决。 oo2 2、找家长、老师或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找家长、老师或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oo3 3、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可以向法院提起、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可以向法院提起 诉讼,要求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诉讼,要求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 当公民的名誉

11、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害 时,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害时 ,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侵害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如因非法侵害 造成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可以要求 赔偿损失。(民事责任 )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 权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 的权利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格尊严权含义 人格尊严权的表现 人格尊严权与人格权 的关系 法律保障 名誉的含义 良好名誉对各个人的作用 名誉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侵害名誉权的的行为方式 及后果 名誉权的法律保障 课堂巩固: 1宋霖在商城某专柜购物时,因几次试装都不太满意 ,所以没有购买,没想到

12、却遭到售货小姐的恶意讽刺和咒 骂,引来许多购物者围观。售货小姐的行为 ( ) A只是一种发泄,对宋霖未造成任何损失,不必计较 B讽刺、咒骂使宋霖受到了侮辱和伤害,侵犯了她的 人格尊严权 C事出有因,宋霖几次试装都不买是应当受到谴责的 D讽刺、咒骂并未给宋霖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况且售 货小姐有言论自由 2在学生会干部的竞选中,赵磊为了击败最强的对手 封远,在学生中散布“封远在小学时曾因偷拿同学的文曲 星而被处分”的谣言。此举侵犯了封远的 ( ) A生命健康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一.选择题: B D 3.每个人都有个良好的名誉.因为良好的名誉 可以使我们 ( ) A.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B.获得经济利益 C.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 D.感觉更有尊严 4.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做法 不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 ) A.某同学偷拍他人的生活照片并发布到网上 B.学校将三好学生的照片张贴在橱窗里 C.某同学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 D.某同学取笑他人的生理缺陷 ABC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