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21911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漳平一中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5小题每题2分,16-25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某开两性花的植株,某一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A和a基因控制,其基因型为Aa。若该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明显偏离31(后代数量足够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原因可能是后代隐性纯合子致死B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致死C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原因可能是含A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D 该植株A和a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

2、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I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基因R/r与I/i独立遗传 B 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 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 D 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i3柑桔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桔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

3、=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 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 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植株基因型相同C 实验乙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 D 实验乙橙色子代有10种基因型4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2:2:1:1B 杂交后代中共有6种遗传因子组成C 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D 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二分之一。5豌豆圆粒(R)对皱缩(r)为显性,孟德尔将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皱缩豌豆,说

4、明A皱缩的为显性性状 B用于自交的圆粒豌豆为杂合子C自交后代出现的皱缩豌豆为杂合子D自交后代中圆粒皱缩的比例应该为1:16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要统计性状分离比应A从F1的单株上取样 B从F2的单株上取样 C从F1的多株上取样 D从F2的多株上取样7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A BC D8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

5、亲本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A 9:3:3:1 B 3:1;3;1 C 3:1 D 1:19已知控制某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下列基因型中高度为45厘米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10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兔黑兔白兔=961,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家兔毛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灰兔的1/16D F1灰兔与白

6、兔测交,后代出现黑兔的几率是1/211南瓜所结果实中黄色与白色、盘状与球状是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表现型为白色球状的南瓜甲与表现型白色盘状的南瓜乙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图所示。根据杂交实验的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A南瓜的白色和盘状是显性性状B子代南瓜纯合子占50% C亲代南瓜乙是纯合子D25%的子代南瓜与亲代南瓜性状不同12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B A+、A和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一只黄色

7、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D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13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 1:3、1:2:1和3:1 B 3:1、4:1和1:3C 1:2:1、4:1和3:1 D 3:1、3:1和1:414从甲小桶(桶内小球D和d各10个,代表雌配子)和乙小桶(桶内小球D和d各100个,代表雄配子),分别从甲乙小桶中各抓取小球100次,统计小球组合DDDddd之间的数量比约为A 31 3B 11 1C 121D 21 115孟德尔通过实验发现了遗

8、传规律,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选材正确:孟德尔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B 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分析F2代各性状之间的关系C 在结合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论D 实验方法合理: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着手16“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 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D 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

9、子组成为Aa17IA决定A型血,IB决定B型血,ii决定O型血,IAIB对i显性,一个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IAIA和IAi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IBi的女人结婚,生一个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A 1/2 B 1/4 C 1/8 D 1/318如图是某家族黑尿症的系谱图。已知控制该对性状基因是A、a,则预计6是患病男孩的概率若6是患病男孩,则4和5又生7,预计7是患病男孩的概率A. l4,16 B. 16,12 C. 13,12 D. 16,1419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 )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

10、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A 四种9:3:3:1 B 两种13:3 C 三种12:3:1 D 三种9:3:420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 ,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B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3:1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非甜与甜比例1:121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传粉方式如图所示,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A B C D 22下列关于孟德尔豌

11、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突出优点B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C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F2植株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D 通过测交对假说进行演绎,并利用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23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T-t控制,而牛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F-f控制,详细见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表现型基因型物种有角无角某甲虫雄性TT、Tttt雌性 TT、Tt、tt牛雄性FF、Ffff雌性FFFf、ffA 基因型均为Tt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3:5B 如子代中有角均为雄性、无角均为雌性,则两只亲本甲虫的基

12、因型为TTTTC 两只有角牛交配,子代中出现的无角牛应为雌性,有角牛可能为雄性或雌性D 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交配,子代中无角个体均为雌性,有角个体均为雄性2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内的彩球用来代表A 生殖器官 B 精(卵)原细胞 C 配子 D 体细胞25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2表现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F1表现型的比例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26(6分)如图所示为豌豆杂交图解。(1)写出下列各字母的遗传学意义:P_,F1_,_。(2)F1可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_的配子。(3)F3再自

13、交得到F4,其中可稳定遗传的高茎所占概率为_,高茎中杂合子占_。27(12分)遗传学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散(黑色素的分散决定了灰色性状的出现);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散。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_(符合、不完全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理由是_。(2)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_种。(3)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_。(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与野生纯合白兔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可能得到灰毛兔,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依次是_和_。28(12分)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