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9863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李国成(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存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通过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二者内在的契合性,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探索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思政课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互动的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KYSZYB-2012-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人生如屋,信仰如柱。青年学生是国

2、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要承担起历史的重任,青年学生首先应当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如何帮助青年人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党的方针政策有较高的认可度;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了解民族复兴与自身价值的体现的内在联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越来越强

3、烈的自信。青年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强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在团学组织、班级、社团等平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上也经常看到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思维活跃,给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毕业后献身于祖国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思想准备。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的今天,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加之腐败现象、贫富分化、分配不公以及贪污受贿的影响,使大部分大学生理想无所适从,造成信念的偏差,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某些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和各

4、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一项调查谭娟晖.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8, 第30卷第4期中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令人担忧,只有16.9% 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最终可以战胜资本主义”; 有35.6%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逐步融合” ,有 4.7%的同学认为“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也是最可怕的动摇。我们要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实现个人理想的努力汇合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二、理想信念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契合性理想信念是主体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部

5、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和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特殊领域是教育活动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树立某种世界观和社会理想信念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指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与内在动力。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群体存在方式的总和,是一个学校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成员在大学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群体精神及所附载体。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特色、成果的综合体现,是由学校所有成

6、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及创造过程的总和。它在内容上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维度。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培养良好校风学风,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虽然在内涵上各自分属相对独立的体系,但二者之问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内在契合性。从学校培养目标上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共同理念,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共同的环境和实践

7、及统一的价值目标,共同统一于高校的育人过程,以之为本、德育为先是理想信念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理念。从内容上看,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理想信念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尚的情操以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引导和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培育校园人的共同理想和校园文化精神,是实现校园文化传递的有力工具,是校园文化断发展的重要渠道;校园文化则在指导思想、价值取向、行为导向上包含着理想信念教育内涵,是实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二者在学校内部,都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价值观和学校价值观的统一,都服务于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8、、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互动的实践路径结合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基于二者内在的契合性,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互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突出政治理想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奋斗的目标。高校要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信念,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立足于此。党建

9、工作的根本是思想建设,吸收师生入党首要的是让他们思想上入党,教育培养党员就是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信念。陈晓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若几问题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1): 94. 我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把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贯穿其中;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在科学发展观发指导下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方向前进。2.强化校园环境文化内涵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氛围。校园环境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对学生传递文

10、化知识、陶冶高尚情操、疏导消极情绪、树立理想信念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其它形式的教育难以替代的。将承载着校园文化与理想目标的大学核心精神,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强化校园建筑风格、绿化工程、实验场馆、文化设施、生活设施、校园标识等物质形态的,能有效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同时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具体来说可通过伟人名人塑像、校园文化长廊、文体活动中心、校园广场、创业园(街)、校训、校标等人文景观的建设,营造浓郁人文气息、富有理想信念导向的校园景观;充分利用教学场所、实验场所、门厅(大堂)、走廊等发布专业发展趋势信息、知名校友和校内先进人物的事迹、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信

11、息、就业创业典型事迹等内容,在美化人文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3.拓展主流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传播理想信念导向。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传播校园文化精神,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导向不仅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还应包括通识素质课和专业课等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次,延伸和拓展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利用入学军训、新生始业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社会实践、文化论坛、文化大讲堂、寝室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阵地,把校园文化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渗透进去。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的政治情感,形成积极进取的

12、人生态度。其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活动” 拓展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元素与内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如我校的“鲁班文化”、“浙江工业大学的“先锋午60”、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围绕 “勤禾” 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在运用好传统宣传媒体校报、校刊、出版物、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媒介外,要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技术的普及拓展了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好当前学生的“三宝”:QQ、微博、微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及时为大学生提供更快捷的引导。4.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促进理想信念自觉。高校校园制度

13、文化是基于学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而在师生员工之间确立的行为准则和形成的文化理念。制度的实施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最终目标是使条文性的规定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的标准,使广大师生员工可以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这些内化了的精神意念是校园制度文化的核心部分。通过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营造科学民主的管理氛围,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师生的潜能和进取意志,有效地对师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加以规范和引导,使师生的思想行为与校园文化保持一致,促进他们的文化与理想信念自觉。 总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是

14、相辅相成而又融合促进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将理想信念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中,是实现中国梦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education effective way: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Guocheng_Li(Hangzhou Poly Technic zhejiang hangzhou)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in the mainstream is positive

15、and healthy. But the problem is obvious. By studying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education both inherent in particul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colle

16、ge students ideal faith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education参考文献:1章康龙.何晓梅.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互动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2周彩根,刘锁娣. 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2011(7)3张漾滨.试析高校党建主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作者简介:李国成男1976年出生,浙江淳安人,讲师,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高等数学教学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富阳市高科路198号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李国成 311402电子邮件:yslg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