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9120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91 大小:7.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港圩东防波堤.(1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连云港港俆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2)连云港港俆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招标图纸及施工图设计说明和技术规格书;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4)水运工程施工通则(JTS2012011);5)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6)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7)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2010);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9) 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10)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11)港

2、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1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13)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1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15)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6)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17)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2182005);1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9)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20)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21)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

3、-2012);22)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2001);23)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24)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25)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2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27)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技术规程和规范。1.2 项目简介本工程为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SG3标段)。1.2.1 工程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区南翼,埒子口以西至小丁港之间海岸,隶属连云区;工程区现状为开敞海岸,防波堤工程建设是徐圩港区起步建设的前提条件。工程

4、区地理坐标范围:11931451193750E,343320343824N。1.2.2 工程建设规模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总长约21.78km,包含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西防波堤工程三个项目。本工程为东防波堤斜坡段,由正在开工建设的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第一标段(EK0+000EK4+000)的端部向外海延伸3833.54m与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相接的施工和缺陷修复,起点桩号EK4+000,终点桩号EK7+833.54。1.2.3 工程结构型式本工程为斜坡式防波堤,总长为8333.54m。防波堤采用砂被+回填开山石堤身,下部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加固处理。防波堤外侧采用35

5、0700kg的垫层块石+7t扭王字块进行护坡,在标高3.88(4.18)处设置宽1728.5m的肩台采用700800kg的块石护面;内侧采用150300kg的垫层块石+2t四脚空心方块进行护坡,在标高3.0处设置宽18m的肩台采用300400kg的块石护面。堤身上部采用砼挡墙结构,断面结构型式如下:1.2.4 工程内容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SG3标段)工程量表:单位工程名称:堤身段EK4+000EK7+833.54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1100501008001堤基清理项1.00 2100501011001新建施工通道埋管(1200mm)延长米60.00 31

6、00501011002新建施工通道埋管(1500mm)延长米100.00 4100503015001软体排护底m2209956.00 5100503016001铺设排水砂被m3447347.00 6100503016002充填袋装砂m31262248.00 7100503012001充填袋装级配倒滤层m3147641.00 8100503012002袋装碎石m311883.00 9100503012003袋装砂垫层m338511.0010100503012004填筑混合倒滤层m338333.00 11100503013001铺设无纺土工布m2475856.00 12100503013002铺设

7、复合土工布m268224.00 13100503003001铺筑碎石保护层m38069.00 14100503023001水上抛填护脚块石(150300kg块石)m3127086.00 15100503023002水上抛填护脚块石(500600kg块石)m396282.00 16100503023003水上抛填护脚块石(700800kg块石)m374544.00 17100503023004陆抛块石垫层(50100kg块石)m3125964.00 18100503023005陆抛块石垫层(150300kg块石)m365928.00 19100503023006水上抛填块石垫层(150300kg

8、块石)m340877.00 20100503023007陆抛块石垫层(350700kg块石)m3105847.00 21100503023008水上抛填块石垫层(350700kg块石)m366119.00 22100503023009陆抛块石护面(300400kg块石)m384201.00 23100503023010陆抛块石护面(700800kg块石)m3109197.00 24100503024001陆上抛填开山石(10200kg开山石)m3462801.00 25100503024002水上抛填开山石(10200kg开山石)m3809039.00 26100504003001干砌块石m3

9、45777.00 27100603004001塑料排水板(高性能)m6168578.00 28100603007001水上砂桩m374262.00 291007010380017t扭王字块块48588.00 301007010380028t扭王字块块2493.00 311007010400012t四角空心块体块59932.00 32100702057002C15素混凝土垫层m35980.00 33100702040001混凝土挡块m33889.00 34100702039001现浇C35混凝土防浪墙m353442.00 35100702039002毛石混凝土m35911.00 36100801

10、001001防浪墙钢筋t3473.73 101100008001伸缩缝m2492.00 单位工程名称:观景平台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1100503020001基床块石(10100kg块石)m39941.10 2100503038001沉箱内填中粗砂m34976.70 3100503039001沉箱内填碎石垫层m3252.81 4100503040001沉箱内填二片石垫层m3168.54 5100701021001方形沉箱m32061.50 6100702056001观景平台面层m31043.00 7100801002001沉箱钢筋t329.80 8100900019001观景平台

11、栏杆延长米150.00 1.3 自然条件1.3.1 气象本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根据该站1970年2003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当地气象特征如下:1.3.1.1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5.0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0(2002年7月15日)多年极端最低气温:-11.9(1970年1月15日)各月平均气温介于1.527.4之间,其中8月最高,1月最低。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9.9、平均最低气温-1.4。1.3.1.2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895.1mm多年年最大降水量:1380.7mm多

12、年年最小降水量:520.7mm最大一日降水量:432.2mm(1985年9月2日)多年平均降雨日:日降水量1.0mm 62.4天日降水量10.0mm 24.1天日降水量25.0mm 8.8天日降水量50.0mm 3.4天1.3.1.3 风况本地区常风向为偏东向,其中ESE向出现频率为11.43%、E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0.29%。强风向为偏北向,六级以上(含6级)大风NNE向出现频率为1.09%,N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5%。多年平均风速为5.5m/s,累年最大风速30.0m/s、风向为E。采用连云港海洋站1982-2003年实测风日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统计大于等于7级风(13.9m/s)年出

13、现的日数62天。1.3.1.4 雾况本海区多年平均雾日为18.4天。一年雾日主要出现在36月共有10.9天,占年雾日的59%,其中4月最多,为3.1天;另外出现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共有5.9天、占年雾日的32%,810月基本无雾。1.3.1.5 灾害性天气1)台风根据中央气象局编印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19491969、上海台风研究所编制的19702002年台风路径图单体本的台风路径和连云港海洋站实测风资料,在1956年至2002年的46年中,对连云港地区有直接影响(风力6级)的台风共有46次,平均一年1次。从台风路径来看连云港基本上受台风边缘影响。台风影响本区出现的最大风速26m/s(NNE)

14、,NNE向出现波高(H1/10)4.3m,最大波高5.0m。2)寒潮根据19662001年资料统计,本地区24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的寒潮影响次数共有32次。连云港受寒潮影响的时间在每年的2-3月和11-12月,87.5%以上伴有7级以上的大风,风向为NNW-NE占93.7%。受寒潮影响本区出现的最大风速25.8m/s(NNE),NNE向出现波高(H1/10)5.0m,最大波高Hmax6.0m。1.3.2 水文1.3.2.1 基面关系本工程采用连云港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水位和高程起算基准面,当地各基面间的关系见下图:56黄海平均海平面当地平均海平面理论最低潮面 2.94m 2.87m工程所在地基面关系图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