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618796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0.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2.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1.2 纯金属的结晶 2.1.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1.4 合金的晶体结构2.2 铁碳合金相图 2.2.1 二元合金相图种类 2.2.2 铁碳合金相图,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原子的结合方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能。,原子、离子、分子之间的结合力称为结合键。它们的具体组合状态称为结构。,C60,金属键,2.1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2.1.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一、基本概念晶体: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固体。 常态下金属主要以晶体形式存在。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固体。 在一定

2、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可互相转化。,晶格: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直线的交点(原子中心)称结点。 由结点形成的空间点的阵列称空间点阵。 。,晶胞: 能代表晶格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晶格常数: 各棱边的尺寸 a、b、c;夹角、。,晶系:根据晶胞参数不同,将晶体分为七种晶系。90%以上的金属具有立方晶系和六方晶系。立方晶系:a=b=c,=90六方晶系:a1=a2=a3 c,=90,=120,原子半径: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原子间距的一半。晶胞原子数:一个晶胞内所包含的原子数目。,配位数: 晶格中与任一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原子数目.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的

3、体积百分数。,二、金属的晶体结构1、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原子是通过正离子与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而结合的,称为金属键。 金属原子趋向于紧密排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及金属光泽。 常见纯金属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和密排六方(hcp)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的参数,体心立方晶格,原子个数:2配位数: 8致密度:0.68常见金属:-Fe、Cr、W、Mo、V、Nb等,晶格常数:a(a=b=c),原子半径:, 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的参数,原子个数:4配位数: 12致密度:0.74常见金属: -Fe、Ni、Al、Cu、P

4、b、Au等,晶格常数:a,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的参数,原子个数:6配位数: 12致密度:0.74常见金属: Mg、Zn、 Be、Cd等,晶格常数:底面边长 a 和高 c, c/a=1.633,密排六方晶格,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单晶体与多晶体单晶体:由一个核心(称为晶核)生长而成的晶体。 特征:同一位向如金刚石、水晶单晶硅等。,多晶体: 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是由许多彼此方位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组成,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界:晶粒之间的交界面。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多晶体:由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晶体缺陷晶格的不完整部位称晶体缺陷。 实际金属中

5、存在着大量的晶体缺陷,按形状可分三类, 即点、线、面缺陷。, 点缺陷 :空间三维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空位:晶格中某些缺排原子的空结点。间隙原子:挤进晶格间隙中的原子。可以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外来原子。置换原子:取代原来原子位置的外来原子称置换原子。,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称晶格畸变,从而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线缺陷:在三维尺寸的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另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 晶体中的位错是典型的线位错。 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发生局部滑移,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作位错; 分为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刃型位错:当一个完整晶体

6、某晶面以上的某处多出半个原子面,该晶面象刀刃一样切入晶体,这个多余原子面的边缘就是刃型位错。半原子面在滑移面以上的称正位错,用“ ”表示。半原子面在滑移面以下的称负位错,用“ ”表示。,位错密度: 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位错线总长度。 = S/V(cm/cm3或1/cm2)金属的位错密度为1041012/cm2;位错对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由位错运动引起,因此阻碍位错运动是强化金属的主要途径。 减少或增加位错密度都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电子显微镜下的位错观察, 面缺陷:在三维尺寸的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另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主要有晶界与亚晶界两种。 晶界是不同位向晶粒间的过度部位,宽

7、度为510个原子间距,位向差一般为2040。 亚晶粒是组成晶粒的尺寸很小,位向差也很小(10 2 )的小晶块。亚晶粒之间的交界面称亚晶界。, 原子排列不规则. 熔点低。 耐蚀性差。 易产生内吸附,外来原子易在晶界偏聚。 阻碍位错运动,是强化部位,因而实际使用的金属力求获得细晶粒。 是相变的优先形核部位。,晶体缺陷对金属材料带来的性能影响: 缺陷的存在对金属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利用缺陷强化金属。 点缺陷:存在对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一定影响,尤其影响晶体的电阻和晶体密度最显著。可达到固溶强化(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线缺陷:大量位错互相缠结,交织在一起,阻碍塑性

8、变形,造成金属强化称加工硬化(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面缺陷:细晶强化(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改善)。,2.1.2 纯金属的结晶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物质由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过程称为相变,结晶过程是相变过程。,一、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1、纯金属的结晶条件 金属结晶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称冷却曲线。 曲线上水平阶段所对应的温度称实际结晶温度T1。 曲线上水平阶段是由于结晶时放出结晶潜热引起的。,纯金属的冷却曲线,纯金属都有一个理论结晶温度T0(熔点或平衡结晶温度)。在该温度下, 液体和晶体处于动平衡状态。 结晶只有在T0以下的实

9、际结晶温度下才能进行。,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开始结晶的现象称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T称为过冷度, T= T0 T1 。 过冷度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冷速越大,过冷度越大。,2、纯金属的结晶过程,(1)结晶的基本过程结晶由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液态金属中存在着原子排列规则的小原子团,它们时聚时散,称为晶胚。在T0以下, 经一段时间后, 一些大尺寸的晶坯将会长大,称为晶核。,晶核形成后便向各方向生长,同时又有新的晶核产生。晶核不断形成,不断长大,直 到液体完全消失。每个晶核最 终长成一个晶粒,两晶粒接触 后形成晶界。,(2)晶核的形成方式

10、形核有两种方式,即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由液体中排列规则的原子团形成晶核称均匀形核。 以液体中存在的固态杂质为核心形核称非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更为普遍。 。(3)晶核的长大方式 晶核的长大方式有两种,即均匀长大和树枝状长大。其中,主要以树枝状长大方式长大。,均匀长大:在正温度梯度下,晶体生长以平面状态向前推进。,实际金属结晶主要以树枝状长大。因为存在负温度梯度,且晶核棱角处散热好,生长快,先形成一次轴,一次轴产生二次轴,树枝间最后被填充。,负温度梯度,树枝状长大,树枝状长大的实际观察(定向凝固),二、晶粒大小及其控制,1、晶粒度 表示晶粒大小的尺度叫晶粒度,可用晶粒的平均面积或平均直径表示。

11、 工业生产上采用晶粒度等级来表示晶粒大小。,标准晶粒度共分八级,一级最粗,八级最细。通过100倍显微镜下的晶粒大小与标准图对照来评级。,2、决定晶粒度的因素晶粒的大小取决于晶核的形成速度和长大速度。,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形成的晶核数目叫形核率(N)。单位时间内晶核生长的长度叫长大速度(G)。 N/G比值越大,晶粒越细小。因此,凡是促进形核、抑制长大的因素,都能细化晶粒。,3、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控制过冷度: 随过冷度增加,N/G值增加,晶粒变细。,Al-Si合金组织, 变质处理: 又称孕育处理,即有意向液态金属内加入非均匀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所加入的非均匀形核物质叫变质剂(或称孕育剂

12、)。,铸铁变质处理前后的组织,变质处理使铸铁中石墨细化。 变质剂为硅铁或硅钙合金。,电磁搅拌细化晶粒示意图,超声振动细化晶粒示意图, 振动、搅拌等: 对正在结晶的金属进行振动或搅动,一方面可靠外部输入的能量来促进形核,另一方面也可使成长中的枝晶破碎,使晶核数目显著增加。,气轮机转子的宏观组织(纵截面),4、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常温下,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也越好,即细晶强化。 高温下,晶界呈粘滞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动,因而细晶粒无益;但晶粒太粗易产生应力集中。因而高温下晶粒过大、过小都不好。,2.1.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构转变。 同素异

13、构转变属于相变之一固态相变。,物质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的现象称同素异,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1、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铁在固态冷却过程中有两次晶体结构变化:, -Fe、 -Fe 为体心立方结(BCC),-Fe为面心立方结构(FCC);都是铁的同素异构体。,2.1.4 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组成合金的元素可以是全部是金属,也可是金属与非金属。 组元是指组成合金的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多数情况下,组元是指组成合金的元素。但对于既不发生分解、又不发生任何反应的化合物也可看作组元, 如Fe-C合金中的Fe3C。 组成合金的元素相互作用可形成不同的

14、相。 相是指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显微组织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中各相或各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的组合。固态合金中的相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类。,1 固溶体,合金中其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固溶体。用、表示。 与固溶体晶体结构相同的元素称溶剂。其它元素称溶质。 固溶体是合金的重要组成相,实际合金多是单相固溶体合金或以固溶体为基的合金。 按溶质原子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溶质原子呈无序分布的称无序固溶体,呈有序分布的称有序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嵌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是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如C、N、B等,而溶剂元素一般是过渡族元素。, 固溶体的溶解度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极限浓度。溶解度有一定限度的固溶体称有限固溶体。组成元素无限互溶的固溶体称无限固溶体。组成元素原子半径、电化学性相近,晶格类型相同的置换固溶体,才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都是有限固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