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17831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下一代希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有关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

2、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 1.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

3、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调教调查显示许多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升级打架斗殴 6.行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

4、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缺乏正确判断的他们接受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我认为为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应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长的教育素养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负起指导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农

5、村学校必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点低起点高效率灵活机动地开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二是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辅导;三是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理性地去开展家庭教育;四是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情感交融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点引导同辈群体的交往和活动 同辈群体虽是孩子自发的组织但只要引导得当它会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诚的关心赢得孩子的信赖掌握同辈群体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与群体的“小首领”交上朋友其次通过交谈、游戏、

6、讨论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妥善处理群体内的矛盾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孩子对不良社会诱因的“免疫力”最后通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闲暇教育吸引群体成员投身于集体生活弥补孩子的亲情缺憾创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群体文化 (三)发挥农村优势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 学校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学校在教育网络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对家庭和同辈群体加强指导外还应从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开发活动课程愉悦留守儿童的身心填补他们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动为平台构建留守儿童“手拉手”体验教育互动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队组织的经典项目已有众多少年儿童从中受惠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可以利用这种平台构建起

7、两种“手拉手”的少年儿童体验教育互动模式一是在农村学校内部构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利用同辈群体在少年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带领和倡导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交朋友尽量打破原来留守学生一般只和留守学生交朋友的现象让留守学生积极融入到班级、少先队或校团委这样的大集体中来二是构建城市少年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模式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人到生动有趣的“手拉手”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教育城乡不同生活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培养他们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和共同的情感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区育人环境 社区环境对儿童少年乃

8、至成人来说是最直接、最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社会氛围一般农村人包括一部分农村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因而优化农村社区育人环境首要的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强化大教育观要提高社区领导(在农村一般是村级领导)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和参与意识由学校、村委、家长代表组成联合教育委员会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开会关心留守儿童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协调作用通过有线广播、文艺宣传等形式向广大农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知识争取人人都成为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抓手形成科学文明的育人氛围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建好村级图书室、文化室用丰富的书籍和科教影片、娱乐活

9、动吸引农民为留守儿童开辟活动园地 (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农村生活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

10、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

11、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

12、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

13、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4.3% 3、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

14、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

15、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我村前几年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