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617513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 拉丁美洲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丁美洲研究 2009 年增刊 2 1 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 洪国起 韩 琦 内容提要: 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拉关系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拉美史教学和研究趋于 落后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发展中拉关系的角度和 学科建设的层面强调拉美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呼吁有关部门从战略高度重视拉美史学科的建 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迅速扭转拉美史学科衰落的局面。 关 键 词: 中拉关系 拉美史 学科建设 收稿日期:2009-08-17 作者简介:洪国起,男,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前任理事长; 韩 琦,男,南开大学世

2、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拉美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拉关系 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拉美史教学和研究趋于落后的 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了 这个问题,多次呼吁加强拉美史的研究TPF FPT。今天, 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中拉关系的角度强调拉美史学科 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呼吁有关部门从战略高 度重视拉美史学科的建设。 一 拉美史学科建设对 促进和发展中拉关系意义重大 拉美史学科具有促进和加强中拉关系的功效。 TTTPPTT 王晓德、雷泳仁: 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回顾 ,载历 史研究 ,2000 年第 5 期;曾昭耀: 进一步加强拉

3、丁美洲 史研究纪念中国拉美史学科创建 40 周年 , 载 拉丁美 洲研究 ,2000 年第 6 期;曾昭耀: 加强拉丁美洲史研究 刍议 ,载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6 期;程洪: 新世纪中 国拉美研究振兴管见 ,载拉丁美洲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林被甸: 当代视野下的拉美史学新探索近 10 年来 我国拉美史研究概述 ,载世界历史 ,2005 年第 3 期; 冯秀文:对我国拉美史研究现状与问题的若干思考 , 载 史 学月刊 ,2007 年第 1 期;王晓德: 对国内拉美史研究现 状的几点想法 ,载史学月刊 ,2007 年第 1 期;董经胜: 挑战与对策:谈我国拉美史研究 ,载史学月

4、刊 ,2007 年第 1 期;洪国起: 30 年改革开放与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 的走向 ,载世界历史 ,2008 年增刊;郝名玮: 30 年研 究,30 年成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及其前沿动态纪 实 ,载于沛、周荣耀主编: 中国世界历史 30 年(1978 200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T 这是由于加强中拉关系, 重在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而学习和研究拉美历史是认识和了解拉美各国国情 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中拉关系, 人才是关键。 无论是发展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关系还是经贸关系, 都需要有一大批熟悉拉美国情和精通相关专业技能 的人才,而拉美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培养熟悉拉美事 务

5、的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是拉美政治、 拉美经贸、 拉美文化、 西班牙语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拉美史研究的成果是党和国家制定对拉美国家乃至 整体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由于历史研究面向现实 是近年来国内外拉美史研究存在的一个重要趋势, 因此,许多拉美史的研究成果(包括经济史、政治 史、社会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就成为我国政 府开展与拉美国家国际合作、制定对拉美国家国际 交流计划的基础;拉美史不仅是我们了解拉美的一 把钥匙,而且还是我们认识自身的一面镜子。在第 三世界国家中,拉美国家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现 代化方面,起步最早,历时最长,道路也极为曲折 复杂。它们的历史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

6、要的 经验借鉴,有益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吸 收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 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明与传统,既是贯彻对外开 放基本战略、提高我国国民世界认知和文化素养的 重要举措,也是一个面向世界、把握未来的民族所 必备的胸怀与气度。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 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 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已经处在从大国走向 拉丁美洲研究 2009 年增刊 2 2 强国的关键时期,此时重视包括拉美史在内的世界 史的研究和普及,必将有助于推动这种转变的顺利 进行,这也是一个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 条件之一。 拉美史学科是在中国人民要求加强与拉美

7、国家 关系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1959 年古巴人民反对巴 蒂斯塔独裁政权的革命取得胜利。 1960 年 9 月中古 建交。中国人民要求更多地了解古巴和拉美各国人 民。加强对古巴和拉美各国人民历史和现状问题的 研究,就成为中国学者一项重要任务。1960 年北京 大学历史系率先设立了拉美史研究班,并由罗荣渠 先生开设拉美史课程,成为我国拉美史学科的主要 奠基人。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 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历史系也先后开设了拉美史 课程或专题课或编译拉美史著作等。 1961 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拉丁美洲研究所正式成立。1964 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和倡

8、导下,中国建立起一批专门从事拉美历史与现 状问题的学术机构,其中包括南开大学拉丁美洲史 研究室、复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室、武汉师范学院 (即今日湖北大学)巴西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哲学 社会科学部世界历史所内也设置了拉丁美洲史研究 室。但是,正当各单位着手有计划地开展科研工作 时,1966 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迫使各高校和科 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断下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拉美史学科得到了 长足的发展。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 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 史新时期。我国的拉美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迎 来了“科学的春天”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 学等

9、10 余所高校恢复或增设了拉美史的课程, 原来 的研究机构也以新的面貌开始了正常运转。在老一 代拉美史研究开拓者的积极筹划下, 1979 年成立了 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研究会的宗旨是“学习和 研究拉丁美洲史,开展学术讨论,互通科研情报资 料,促进中国人民与拉丁美洲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与友谊,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研 究会的成立,开创了我国拉美史研究的新局面。一 方面,研究会通过每两年召开的一次全国性(或国 际性)的学术讨论会,推动拉美史学科重点问题的 研究,另一方面则通过会刊拉美史研究通讯促 进会员之间的信息和学术交流。30 年来,拉美史研 究会(有时与中国拉美学会等国内有关学会

10、联合) 已经成功地召开了 15 次学术讨论会, 研究和讨论的 主题分别为: “拉美独立战争和民族解放运动 (1979 年 11 月于武汉) ;“拉美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拉美国家 的社会性质” (1982 年 9 月于济南) ; “西蒙玻利 瓦尔的大陆联合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及其评价” (1983 年 6 月于北戴河) ; “当前拉美民族民主革命 的任务及其发展” (1984 年 5 月于烟台) ; “拉美各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演 变”(1986 年 5 月于宜昌) ;“哥伦布远航美洲”(1988 年 5 月于桂林) ; “拉美民族理论” (1990 年 6 月于 北京) ;

11、“哥伦布远航美洲及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变 革” (1991 年 9 月于大连) ; “纪念哥伦布航行美洲 500 周年” (1992 年 10 月于北京) ; “拉丁美洲现代 化和对外关系” (1994 年 9 月于武汉) ; “20 世纪拉 美的重大改革和发展” (1999 年 11 月于国防大学) ; “全球视野下的拉美发展” (2001 年 4 月于曲阜) ; “20 世纪拉美的变革和发展” (2003 年 10 月于庐 山) ;“拉美现代化模式”(2005年 10月于郑州大学) ; “拉美现代化进程” (2007 年于山东师范大学) 。概 括地讲, 这 15 次学术讨论会一方面是围绕两大

12、世界 性的纪念活动( “纪念西蒙玻利瓦尔诞生 200 周 年”和“纪念哥伦布首航美洲 500 周年” )展开的历 史人物和事件的研讨,其中有一次是国际会议,直 接加强了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围绕国 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研讨的是拉美的民族民主 革命和 20 世纪拉美国家的改革、发展与现代化问 题。30 年来,拉美史研究会的协调和组织工作,促 进了全国拉美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拉美史学界实事 求是、思想活跃,呈现出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崭 新局面。总的发展趋势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 究视角日趋多样,研究重心逐渐下移,研究方法日 趋综合,研究成果丰富多彩。在拉美通史、经济史、 政治史、社会史、

13、文化史、外交史领域都出现了一 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TPF FPT。其中拉美通史方面的代 表作有李春辉主编的 3 卷本 拉丁美洲史稿 ; 张森 根组译的 10 卷本剑桥拉丁美洲史 ;拉美所主编 的拉丁美洲历史词典 ;拉美史研究会主编的中 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史卷中的拉美史部分(近千 条辞目,30 余万字) 。这些成果不仅对于我国年轻 一代拉美史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健康成长、我国拉 美史学科建设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公 众了解拉美、认识拉美以及发展中拉友好关系也发 TPPT 成果内容祥见第 页注中提到综述文章,此处不再 赘述。 拉丁美洲研究 2009 年增刊 2 3 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

14、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级研究人才 的培养开始与世界接轨,硕士和博士学位制先后成 为国内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拉美史学科在这方面 也抓住了机遇,国家先后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 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山东师 范大学等高校招收攻读拉美史方向的硕士生。这些 学位点先后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他们中的许多人 成为活跃在国内拉美史学界的一支有生力量。 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南开 大学开始招收拉美史方向的博士生。 目前已经有 10 余名博士毕业,他们毕业后或留在高校,或被分配 到党政机关或经贸单位,对促进拉美史研究和加强 中拉关系的交流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 2

15、0 世纪 60 年代之前,我国对拉美是 比较陌生的,当时只有少数书刊对拉美历史文化有 过一些比较零星的介绍。即使在学术界,对拉美的 了解也是非常肤浅的。 “抽象的概念多于具体的知 识,模糊的印象多于确切的体验。 ”随着 60 年代拉 美史学科的建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拉美 史学科的复兴、拉美史研究会的成立、高等院校拉 美史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点的设立,拉美史学科 一度出现了较为兴旺的新局面,不仅有大量新的科 研成果问世,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拉美史专门人 才,而这两个方面的突出成绩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 了中拉关系的发展。 二 拉美史学科建设远不能适应 国家发展战略和中拉关系新形势的要求 改革

16、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国民 生产总值持续年均增长近 10,外汇储备自 2006 年来居世界第一,目前已经超过 2 万亿美元;钢产 量自 1996 年至今稳居世界第一,2008 年突破亿 吨,比美国、日本、俄罗斯产量总和还要多。中国 的经济总量 2008 年突破 30 万亿元,已经成为世界 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 当 2003 年中国人均GDP超过 1 000 美元大关的 时候,人们意识到这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现代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的 能源、原材料需求与日俱增,中国也需要扩大制成 品的出口市场,而拉美国家也伴随着它们在国际舞 台上地位的提升,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大的市 场吸引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中国来说, 拉美的战略地位愈益凸显出来。 2004 年中国国家主 席胡锦涛出访拉美 4 国(巴西、阿根廷、智利、古 巴) ,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拉美热” ,这一年被说成 中国外交的“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