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17446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制药总厂技改工程处孙振华 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 经济发展中,物流产业作为基础型产业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 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运 行成本和发展水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十一五”和今后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 向。 但目前,农民的实际收入低,持续增收难度大,农村经济发展 缓慢的状况仍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束缚着新农村的建设。 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打破这 一瓶颈。 出路便是把发展农村商业物流作为突破口。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商业物流的发展联系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

2、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 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 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 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 “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 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 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 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有利条件, 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 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 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 经济的发展。 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3、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 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 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 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 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 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二、 商业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 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 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 征。 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 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

4、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 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 就会中断。 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体系起着 基础性的作用 首先,商业物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一是农业生产,二是商业流通,包括农产品流通和 非农产品流通。 二者密不可分。 商业物流即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又 是生产的终点,因为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生产资料的购买,同时 生产的农业产品又必须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换回农民需要的 生活资料,反复循环,构成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经阶段,只有实现 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农 村经济循序渐进的发展。 其次,商业物流是连

5、接农村和城市经济的纽带。 广大农村即是商品消费的巨大市场又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 原材料,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村的市场潜力决定了发展商业物流 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 农村商业物流主要渠道依靠农村集市贸易 和采购配货运输。 农村集市贸易是农产品交易和农民消费品交换 的主要场所。 这种交易方式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北方叫赶集,南 方叫“赶墟”或“赶场”,改革前,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各种原因农 村集市处于停滞状态,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农 村集市有了较快发展,农村商品结构也由单独消费型向生产消费 型转变,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农业的多种经营,规模经营,特 色经营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使各地出现了

6、各具特色的集市,如:马 市、牛市、棉市等。 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同时城市 商品大量涌入农村,搞活了城市经济,繁荣了农村市场。 尤其是随 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农村的商品物流有了更加迅猛的发展,促 进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统一, 形成了全国的统一的市场体系。 总之,发展农村商业物流可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起到供需 调解器作用;同时刺激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城市形成良好互 动,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观念,大力创办和培育各类市场,起 到联系城市和农村经济传送带作用。 第三、商业物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器。 商业物流的发展不仅是商品自身的流动,同时也是人才的流 动,资金的流动,信息的流动

7、,技术的流动。 在整个流通体系中,商 业物流不但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更是促进农村经 济升级换代的推动器,有利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为新 (下转第22页) 经 济 论 坛 19 财经界 20093 农村建设提供物资和人力资源。 促进新农村的顺利进行。 第四、商业物流是农村城镇化的添加剂。 古人云;无商即无市,无商亦无城。 城镇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要求进行新的社会分工的产物。 而社会分工的 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以商业为中心的城镇。 我国 的农村受封建思想影响,长期以来,无论经济还是政治都较封闭,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商业物流发展缓慢,多是自给自

8、足, 逐渐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的差别, 形成了桎梏的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商业物流,培育和吸引更多的技术流,人 才流,信息流,资金流,转变农村的经济结构,消化吸收合理安排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打破封闭的地区限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 搞好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建立稳定的区域经济框架。 三、 我国农村商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目前,农村的商业物流仍然是规模小,档次较低,农村集 市多为自发形成,缺乏固定的室内集市,商品品种单一,多为生活 日用品,质量较差,缺乏监督;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单一,没有 形成规模,无法形成大的交易市场,造成农民收入低,购买力下 降,同时,给城市商品进

9、入农村市场设置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加强商业物流建设必须加快农业的升级换代,加强农产品的 数量,质量,品种,发展龙型经济,例如蔬菜一条龙,粮食一条龙, 养殖一条龙等,同时上规模,上档次,为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增 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应加强集市的投资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专 业集市,以优势产品为依托引导农民进行生产,以提高农民收入, 扩大购买力为基点促进城市和农村产品的双向流通。 (二)区域间物流网络没有形成或较弱,流通渠道较少,运输 半径短,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仓储,装卸,检验等配套设施,导致 农村产品流通区域较小,缓慢,造成产品流通不畅,供需失调等。 搞好农村物流建设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

10、中之重,建设以信息业 为支撑,以采购,装卸,仓储,加工,配送为内容,以全国和地区两 个流通体系为网络,以城市和农村产品双向流动为目标的物流体 系,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大流动,带动和促进城市和农村的经济 发展。 (三)农民的经济意识,参与意识不强,经济信息不灵,资金投 入不足, 缺乏法律的保障也是导致商业物流发展缓慢的另一原 因。 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经济人的培养,鼓励农民进入流通 领域,提高农民的商业意识,法律意识,建立经济信息,政府政务, 法律,保险等平台,引导商业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 与商业物流相关的产业发展建设较慢或者缺乏为之服 务的职能。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高商业

11、物流的硬件 水平;发展广播电视业,邮电通讯业等软件水平,加快信息流;加 强金融保险业的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信贷支持和风险保障。 建 立完善商业物流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物流的快速,安全,增值。 总之,以商业物流为突破口,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 收入,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实现农民生活宽 裕,生产发展,带动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进行评价。 很多企业在项目被批准进入实施阶段后都采 取如投资回报率、净利润等指标对项目经理进行业绩评价,这样 很容易导致决策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的不一致,不利于管理 政策的延续性和管理者对项目的后续评价与控制。 而EVA却可

12、以作为项目投资决策时项目价值评估和项目经理业绩评价的双 重手段。通过之前的证明可得知,EVA和NPV在项目投资前的评 价是一致的,但是只有利用EVA才能将项目各阶段联系起来,实 现项目决策和业绩评价的完美结合。 以EVA值作为项目经理的 业绩考核指标, 可以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并 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在EVA的业绩评价体系中, 奖金不封 顶,项目经理为企业创造的财富越多,自己获得的奖金就越多,这 样对项目经理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四、 结束语 EVA管理模式在国外已是成熟的管理模式, 但是由于体制、 文化、观念等问题的束缚,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一时还很难推行。 EVA指标全面突破传统业绩评价指标单一评价的功能。并且强调 了权益资本成本的有偿性,从而可以为国有企业的资本分配及资 源整合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因而应在国有企业项目投资评价中 广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谷棋,于东智 EVA 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 会计研 究 , 2000(11) 2张纯 论新经济时代 EVA 的效用性 会计研究,2003(4) 3陈宇学 对经济增加值的几点思考 财会通讯, 2005(1) 4 全登华 EVA、 MVA 与项目投资评价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12) (上接第19页)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