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11617048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选修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 断,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矛盾: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_导 致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 面。 _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经济、文化差异 冯太后的改革 2.内容 领领域 措施 内容 经济经济 方面 均田制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给农 民,农农民要承担 一定的徭役杂杂税 三长长制 设邻设邻 、里、党三长长,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负责检查户 口,征收租赋赋,征发发_ 租调调制 规规定一对对夫妇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缴纳 一定数

2、量的租 调调 政治 方面 整顿顿吏治 实实行_,考核官吏政绩绩决定任期,制定 惩惩治贪污贪污 的办办法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社会 风风俗 革除旧俗 实实行汉汉制与移风风易俗,禁穿胡服,_ _,与汉汉族通婚 徭役和兵役 俸禄制 改穿汉 服,讲汉话,改汉姓 3.作用 (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_,缓 和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 (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问题1: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3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及卓识,冲破阻力。 (4)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问题2:什么是少数民族封建化? 提示:(1)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2)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 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二、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币”使 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边防危机: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 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

4、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_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庆历新政 2.措施及成效 措 施 成效 青苗法 限制了_对农对农 民的剥削,增加 了政府收入 农农田水利法 促进进了农业农业 生产发产发 展 募役法 有利于经济发经济发 展,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 打破了_的局面 ,增加了政府收入 均输输法 方田均税法 限制隐隐田漏税行为为,增加政府收入 高利贷 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措 施 成效 保甲法 维护维护 了秩序,兵农农合一 保马马法 节约节约 政府开支,提高马马匹质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提高了军队战军队战 斗力 设军设军 器监监 武器产产量、质质量得到提高

5、 科举举改革 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传播,培养 了改革人才 整顿顿太学 惟才用人 3.作用 (1)变法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_的局 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王安石_的精神,值得肯定。 积贫积弱 勇于改革和斗争 4.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 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 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标准。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 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问题1: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

6、些? 提示:(1)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过程中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引起民众不满。 (3)没有具体的富民举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 (4)偏重于理财富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5)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问题2: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 的利益? 提示:(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 (2)免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按照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 (5)均输法:限制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 问题3:如

7、何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 提示:王安石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 他们的反对;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 取诸民”。然而执行不善,引起民众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 新法的借口。 联系必修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 容 1.军事上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2.行政上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主题1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一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不栽树者谓之露田)妇人二十 亩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

8、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 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探究1: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封建化 进程? 提示:推行均田制: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和女子受田种地,奴婢 和耕牛也可分得土地,官吏获得公田,禁止土地买卖。 材料二 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 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 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是北魏改 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探究2:材料体现的北魏推进“胡人”汉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 提示: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

9、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 规化。 材料三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 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 徂(c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探究3:依据材料指出北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 明了什么? 提示:(1)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 。 (2)说明: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 。 【互动探究】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到:“盖帝(孝文帝)优于文学,恶 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 始于此。”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

10、为他是千古罪人,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提示:本题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因为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了以鲜卑族 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 液。 第二种认为北魏孝文帝是千古罪人,因为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 政策,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似乎消失在 历史的烟雾中。 第三种看法是一分为二的评价,就是既要看到北魏孝文帝的功 绩,也要看到北魏孝文帝的局限或过错,二者有机结合,最后 再指出其主流方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 鲜卑族拓跋部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用

11、落后的制度统治,这导 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 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 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 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 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主题2 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 (关于青苗法,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 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 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 价,使农人有以赴对趋事,而兼并不得采其急。 宋会要辑稿食货 探究1:依据材料概括变法

12、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 提示:变法派认为青苗法可以解决农民借贷困难的问题,避免 高利贷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平抑物价;不误农时, 有利于农业生产。 材料二 (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 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 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探究2:结合材料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提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梁启超肯定王安石 变法,主张变革。 探究3: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和真 实意图。 提示:(1)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变法 维新。 (2)意

13、图:借用王安石变法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 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项项 目庆历庆历 新政王安石变变法 相 同 点 背景 都是为为解决北宋中期严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现的 性质质 都是地主阶级阶级 的封建改革 结结果 都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对而失败败 不 同 点 中心内容 以整顿顿吏治为为中心 以理财为财为 中心 改革程度 局部改革全面改革 影响 和作用 对缓对缓 和社会矛盾起 了一定作用,但由于 时间时间 太短作用不大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转了积积 贫积贫积 弱局面 二、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 手段。 3.

14、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 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 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4.改革要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1.相同点 (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没有善终)。 (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6)都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不同点 项项目 商鞅变变法 王安石变变法 背景 不同 商鞅变变法发发生在新旧交 替的社会大变变革时时期 王安石变变法发发生在封建社会 中期

15、根本 目的 商鞅变变法要从根本上废废 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变法则则是为为了挽救北 宋统统治危机,部分调调整生产产 关系 实实 质质不 同 商鞅变变法是一场场封建化 的运动动 王安石变变法则则是对对封建社会 内部矛盾进进行局部调调整的改 革 结结果 不同 商鞅变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 ,废废除了旧制度,使封建 经济经济 得到发发展,秦国成为为 战战国后期实实力最强的国 家 王安石变变法虽虽然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触动动了旧势势力的利益 ,遭到他们们的强烈反对对,新 法也基本被废废除 1.(2013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说过:“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指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 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平城僻处塞上,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 农作物的生长,虽不断地移民塞上,给耕牛,计口授田,也只 能供应六镇的军粮。至于平城自作为京都以后,人口集中,游 食者众,粮食供给难免发生困难。而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 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 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 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 材料二 孝文帝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族人以一种新刺激 。及迁洛阳,政治情势大变,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尽 是锦衣玉食,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