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虫害防治(茶尺蠖)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16170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树的虫害防治(茶尺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树的虫害防治(茶尺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的虫害防治(茶尺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尺蠖)茶园尺蠖类害虫种类很多,均属鳞翅目尺蝗蛾科。它们的共同特性是:成虫体较细瘦,翅宽大而薄,静止时常四翅平展,前后翅颜色相近并常有线纹相连。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 6 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幼龄幼虫喜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嫩叶边缘呈网状半透膜斑,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食成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茶尺蠖是茶园尺蠖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发生严重。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 11 毫米,翅展约 25 毫米。体翅灰白,

2、翅面散生茶褐至黑褐色鳞粉,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处共有 4 条黑褐色波状纹,外缘有 7 个小黑点。后翅线纹与前翅隐约相连。外缘有 5 个小黑点。卵椭圆形,鲜绿至灰褐色,常数十至百余粒堆成卵块,并覆有灰白色丝絮。成熟幼虫体长 2630 毫米,黄褐、灰褐至赫褐色,第 24 腹节背面有隐约的菱形花纹,第 8 腹节背面有一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蛹长约 12 毫米,红褐色,第 5 腹节两侧有一眼形斑。发生规律在长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 67 代,以蛹在茶园表土内越冬。翌年 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 4 月上中旬发生,可延续至 5 月上中旬。5 月下旬后每月约发生一代,世代重叠。若秋季前期温暖,可促使发生第 7 代。成虫产卵成堆于茶树枝极、茎干裂缝和枯枝落叶间。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 龄后暴食,食量大。老熟时入土化蛹。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