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中语文1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616076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中语文1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蒙古高中语文1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蒙古高中语文1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中语文1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中语文1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蔺相如与廉颇列传课 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句式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德育目标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并作分类整理。难点文言特殊语法现象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一、导入新课 走近史记了解历史故事;走进史记看到古代的语言宝库。今 天,我们继续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设疑自探 针对课文的后几段,找出翻译中的疑难,并板书。 1、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 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 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日:“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自探以上问题,将自探结果批注在文中。 三、解疑合探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可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展示评价。总结文言现象和用法。 四、质疑再探 同学们在交流中有新的发现请提出,共同探究解决。 五、运用拓展 请按以下文言知识板块总结本文知识,并设计成练习题:一词多义、通 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重要文

3、言实虚词、文学常识。可按小组划分任务,每板块两个小组出题总结。 l、通假字 可与不。“不”通“否”。 臣愿奉壁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2、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完壁归赵(使完整)秦王

4、恐其破璧(使破碎)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3、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请以咸阳为赵干毒(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所以去采威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请指示王(指给看)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宣言曰:我她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布衣之交(平民) 4特殊句式 a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我为赵将 b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5、欺 c倒装句: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介宾短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5、一词多义类: 负:依仗(负其强) 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背着(肉袒负荆) 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背弃(负约不偿城) 引: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 拉(欲引相如去) 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掉转(引车避匿) 幸:侥幸(则幸得脱矣) 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宠幸(幸于赵王) 6、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壁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缺地送还本人。 怒发冲冠: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 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删友。 负荆请罪:比喻向人赔礼道歉绒向人谢罪。 学生展示习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重点疏通了文章的文意,并分项门纳总结了相关的文言知识,注意课下巩固。 补充修改课后反思: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