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461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摘要: 诗词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当前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 教学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朱光潜先生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入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词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方法滞后 现在很多教师对新

2、课程标准知之甚少,领悟不深。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过程方法被忽视, 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生硬移植。这样的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词的关注度自然不高。 (二)学生应试、畏难心理严重 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词,试题中即便涉及一些诗词方面的内容,也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2句, 题目简单, 形式单一。这种单一的浅层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他们很实际很纯粹,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如果不是考试有名句默写和诗词鉴赏,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和诗词有任何的接触。抱着这种应试的心理,学生学习诗词

3、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 另外, 由于诗词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 对于诗词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 消极懈怠。 (三)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大 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拿到高雅的作品就没精打采, 无兴趣去读。同时,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诗词教育影响也颇大,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想花不多的精力就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高雅文学作品的学习,常常是置于其次,抑或弃之不理。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诗词教学的特点 (一)提升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 诵读诗词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4、,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作为优秀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必然折射着深具灵魂穿透力的审美之光,必然不可抗拒地灼亮着读者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优秀的诗歌和美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不但语言美、韵律美,而且意境和感情都非常美。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读诗、品诗、悟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味自然和人生,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3情, 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提高精神境界。 (二)形成情感体验 新课标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提出 “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

5、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诗,作为真、善、美的最高化身,以美的形式唤起我们美感经验的共鸣,具有渗透心灵的艺术性质。 ”诗中的富于理性内涵的情感是在诗人的情绪和意象交合时的顿悟,这种智化的诗情更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 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在诗歌教学既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诗的形式美, 品味诗的语言美, 获得审美愉悦 ,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 调动全身每一个情感细胞去领悟智化的诗歌情感,从而形成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实现由感而悟, 合感而悟的过程。

6、 (三)积淀诗意语言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而充满诗意的语言凝结着诗人的情思与智慧,体现着作者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评判标准以及价值追求,体现着作者自己的思想、个性。在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多去积累、背诵诗歌,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二要启发学生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去凝视、谛听,在外界大量形象感受的融汇碰撞中,获得对社会生活或个体生命的突4然感悟与发现,最终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形成诗意语言。因此, 在我们引导学生感受诗美, 领悟诗情的过程中,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注重培养他们运用自己的认知和体验,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诗意地感受生活, 深入地观察和思考生活,让诗语流淌于笔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