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614320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谂文集141: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苍晶郝再彬、张达李富恒王豫颖朱祥春孟婧(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晤尔滨。150030)一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右。根据这一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创新精神和意识,即要追求创新、推崇创新和乐于创新;二是创新思维和潜能,即具有创造性想象和积极的求异思维,以及具有直觉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敏捷而持久的记忆力与良好思维品质等;三是创新能力和技能,即应具有获取、处理信息与善于捕捉灵感的技能,以及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

2、、与他人合作等能力。如何优化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环境,建立有效的植物生理学教学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能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潜在创新能的发挥。因此,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硬环境创新教育基地。以学校实验室、实习点为基础,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校外创新教育基地,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1。实验室建设。以实验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机遇,以“211”建设和“国家理科基地”建

3、设为契机,使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的硬件建设,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实验室面积约480-平方米(含一个多媒体实验室)。教学的仪器设备150余台件,总值约160余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如,毛细管电泳仪、荧光分光光度计、CI-310光合测定系统、日立CR20型冰冻超速离心机、气相色谱仪、凝胶成像系统等全部对本科生开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导仪、电泳仪、超净工作台。各种规格的离心机等常规仪器设备全部更新换代,并且达到每24人一台,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和效益,保证了实验课内容、方法的先进性,并且在扩大招生的今天,确保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目前,实验室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全方位开放。2实习基地建

4、设。通过建立植物生理学课程实习基地,以及学院建立的多个与植物生理学教学相关的校外毕业生实习基地,使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有了稳定的课外创新教育基地。二、软环境教学创新和知识创新。通过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改变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种灵活的考试方式,发展学生个性。1在课程内容结构上分成四个体系1)基础理论: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基本指标及其基本分析技术与技能。3)课程实习:通过课程实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并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

5、学思维方式。4)科研谢练:实验课与教师科研内容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放实验室立项等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2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及其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理论课(讲授、自学、读书报告、讨论课)实验课(基础操作训练、综合应用训练、研究型实验)课程实习考试一科研训练(科技创新立项、开放实验室立项)毕业实习”等环节,注意体现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灌输为中心”为“以活动为中心”:变“以知识为中心”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1)理论

6、课:基本理论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制作了植物生理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多媒体课件和植物生理生化嚼络课程课件(获黑龙江省高校课件评选三等奖,东北农业大学优秀课件评选一等奖)。课件内容体系完整、全面,既有理论课内容,也有实验内容,同时附有复习题、模拟试题和教学大纲,便于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课件有大量图片和动画,新颖生动。-课件通过网络实现了实时交互授课,学生课后可通过课件点播来学习,并辅助以网络自学、网络答疑、网络辅导等教学手段,体现了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教学优势;在职学生,也可利用教学平台采取点击课件的方式进行学习j该课件既有助教功能,也有助学功能,学生利用它可自学该门课程。课堂讲授采取灵

7、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读书法、自学法,组织课堂讨论,j开展读书报告等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期末请每个学生提出植物生理方面的三个问题,并及时解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活学活用植物生理学知识的兴趣。课堂讨论为学生展示活学活用植物生理学知识的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老师也深受教育。2)实验课:在优化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同时,合理调配学时,改革实验课组织形式和授课方式,把基础操作训练和综合应用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以研究项目的方式来完成实验课内容(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型实验),实现综合式、开放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科

8、研意识。连续4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撰写论文40多篇,其中已有多篇公开发表。学生从实验设计、查阅文献、动手操作、撰写论文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整个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充分体现了完全主动性的自主学习。3)科研训练:通过学校和学院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放实验室立项、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使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通过第二课堂得到实践,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系统训练,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课程实习:在课程(或相关章节)结束后,把学生带到省、市农科生态园区,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考察鉴定,了解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如溶液培养法的应用等。5)完善考试制

9、度:j(1)理论课:采取开卷、闭卷、半开卷、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平时提问等多种方式,并灵活运用,督促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建立试题库供学生自检和考试用,实现教考分离。(2)实验课:一方面,考核学生平时操作的规范、熟练程度,实验结果,卫生状况,实验报告攥写等;另一方面,在期末理论课试卷中含30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目的是考察学生用(设计)所学实验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通过举行实验课课程答辩,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形成自己鲜明的实验教学特色。3教材建设根据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效果,编写体现创新教育的新教材。我们在2004年出版的植物生理实验教材中,率先创造性地增加了完整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和习题,在同类教材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受到省内外多所使用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