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613741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形成B. 个人素质的差异C. 宗法制的影响D. 封建家长的喜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为贾政的妾室所生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可知,导致两人地位的不同是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贾宝玉是嫡子,贾环是庶出,这是与宗法血缘制有关。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清朝时期分封制已经消失;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宗法制的影

2、响,与个人素质的差异和封建家长的喜好无关,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A. 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 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独主C. 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特点D. 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答案】C【解析】材料既强调了血缘政治又强调了国家政权,即说明西周政治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未实现权力集中,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地方

3、实行垂直管理方式始于秦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始皇帝嬴政,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

4、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只是专制集权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选项D军功爵制开始推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不符合题意;选项C西周时期创立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要在中央”、“(君主)独制四海之内”可知,韩非子主张的是加强君主专制,A项禅让制是依据能力和品德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B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

5、,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5.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有力措施是A. 颁布“推恩令”B. 平定“七国之乱”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废分封,行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材料的主要信息:主父偃劝说武帝,古代的诸侯容易节制,如今地方王国诸侯,已经形成割据态势,已然尾大不掉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颁布“推恩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选项B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

6、帝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举措,与本题无关。同时,汉武帝并没有彻底废除分封制,因此选项C和D亦错误。6.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分封制的实施B. 郡县制的设立C. 科举制的形成D. 行省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制度和文化方面,隋朝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唐初确立科举制,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A选项是西周的制度;B选项是秦朝的制度;D选项是元朝的制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

7、变化7.假如唐朝政府要在长安城外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中央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作机制是A. 尚书中书门下户部B.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C. 中书门下尚书吏部D. 门下尚书中书工部【答案】B【解析】【详解】三省六部制的分工职能与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封驳、尚书省执行、六部具体实施,工程兴修由工部实施,故B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不能排在第一位,故A错误;吏部不负责工程兴修,故C错误;中书省应该在门下省、尚书省之前,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省六部的职能出发即可排

8、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8.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 枢密院和三司使【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中书门下分割丞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丞相军事权,因此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被称为“二府”;三司是指度支、盐铁、户部分割丞相财政权,排除AD;宋代设参知政事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排除C。所以选B9.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

9、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是错误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错误;B表述符合事实,比较准确。考点:中国古代史隋唐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10.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

10、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 奉旨笔录,上传下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利用所学知识中军机处的特点,理解材料含义进行解答。从题目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军机处的大臣也就是奉旨行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虽参与其中,但没有任何决策的权力,只有执行传达的职能,故D正确;根据材料无法看出军机处有谋划战事的职能,排除A;军机处并不参与决策,排除B;选项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广东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

11、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 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抵制洋货C. 鸦片战争打击了广州对外贸易D. 清政府加强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所涉及的时间40年代下半期,即鸦片战争以后,所以排除D选项。B、C选项说明不了问题的实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签订,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分散了对外贸易,所以选A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12. 1906 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

12、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A. 南京条约附件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表明列强在华拥有了领事裁判权,其依据是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故A项正确,B、C、D都不是最初依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13.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

13、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B.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C. 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D. 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把儒家思想中的幕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可以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依然用旧的思想、制度来维护统治,没有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所以本题选A,B、C、D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14.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

14、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 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D. 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这是马关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的条款,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排除A。B不是该规定的主要影响。仅凭该规定并不能说明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15、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5.“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义和团揭帖说明了。义和团盲目排外义和团具有迷信色彩义和团扶清灭洋义和团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的运动,不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6.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