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3708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二稿_.(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6论 文 题 目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指 导 老 师 :申智奇学 生 姓 名 :陈丽平学 号 :44341212410015院 系 :网络教育学院专 业 :英语教育写 作 批 次 : 二稿原 创 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IAbstract 引言 1一、英汉礼貌文化起源1二、礼貌用语差异的原因1(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2、1(二)思维模式的差异 1(三)行为规范的差异 1三、汉英礼貌原则的差异 1(一)英语礼貌原则1-2(二)汉语礼貌原则 2四、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 2(一)称呼用语的差异2(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2(三)隐私语的差异21英语中的隐私语22汉语中的隐私语2-33英汉隐私语的差异3(四)致谢语和道歉语的差异3(五)接受和拒绝语的差异3(六)道别语的差异3-4结束语4参考文献5致谢6摘要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十分重要,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英语与汉语因为文化等因素,所以在礼貌用语方面有差异,本文

3、通过差异对比,试图分析汉英礼貌用语的区别,避免中西方人们交流是的一些错误。【关键词】英语;汉语;礼貌用语;语用差异AbstractCourtesy Languag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respect for others. It is the key of friendly relations. In our daily life, especially in social situations, to use polite expressions is very important. The use of polite language, is not only

4、 beneficial to both sides, and is conducive to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olite expressions. To avoid some mistakes of western people communication, I tri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courtesy languag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

5、ish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in contrast. Keywords:English ;Chinese;Polite;Pragmatic Differences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引言不管在什么国家,什么场合,和什么人交往,以礼待人,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方式。但是,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条件,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礼貌行为。在一国中被视为礼貌的言行在另一国人的眼中却可能被视为是粗鲁、冒犯的举止。因而了解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更有利于中西方人们的交际。一、英汉礼貌文化起源各种文化中都有礼貌这个概念,由于礼貌慨念在各种文化中的发展中受到诸如社

6、会、历史、人文、地理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在各种文化中是有异同的,因而也就导致了英汉礼貌的异同。英语中礼貌这个词与法律和城市这些词关系密切,在英语中礼貌的同义词有法庭、城市和文明。可见礼貌概念在英语中是和守法和文明密不可分的。现代汉语的礼貌概念源于“礼”或“礼仪”。“礼”在中国古代的所指范围很广。“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到了孔子时代由于旧的奴隶制度被破坏,而新的封建制度尚未完全形成,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为此,孔子提出用“札”来管制人的概念。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即把一切人按高低贵贱来划分等级然后各人的言行必须符合其社会身份和地位。到了西汉,戴盛所著

7、的礼记一书中开篇写道:“礼,贬己尊人。”到这时“礼”已发展成了贬低自己和尊重别人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了。这一思想渗透于汉文化中,成为现代汉文化礼貌的核心。二、礼貌用语差异的原因(一)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集体价值至上者不愿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也不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保持沉默比回答不妥,或者答非所问而使自己丢面子要好得多。在英语国家,如果对别人的问题保持沉默或付之以微笑则被认为是严重失礼。(二)思维模式的差异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8、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三)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

9、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三、汉英礼貌原则的差异(一)英语礼貌原则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Leech)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重新进行了归纳和分类,认为礼貌原则由得体、慷慨、赞誉、谦虚、一致和同情等六个准则构成。利奇的礼貌原则注意自身并尊重他人,二者兼顾,说话人说话时往往都尽量多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双方感到受尊重,同时反过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二)汉语礼貌原则顾曰国撰文深入研究了礼貌在中国文

10、化中的渊源和含义,指出汉语礼貌概念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即尊敬、谦虚、热情和修养,总结出了一套更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礼貌原则:(1)贬己尊人准则:这是中国式礼貌准则的最大特点。当谈及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需要“贬”,“谦”;谈到听者或是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尊”。 (2)称呼准则: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中国的称呼准则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 (3)文雅准则:选用雅语,禁用秽语,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如:死亡、性事、排泄、绝症、较低下的职业和犯法行为等。(4)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别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

11、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5)求同准则:指交际的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往往“先礼后兵”,这也就谈到“脸”和“面子”问题。四、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一)称呼用语的差异中西方对他人的称谓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中国人一般不直呼其名。除了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比较要好的朋友,中国人是很少直接叫名字的。中国人喜欢用姓氏加称谓来称呼他人,一般都是用姓氏加上职业来称呼,如:“陈老师”、“李医生”、“王老板”等等。同事之间也往往只称呼姓氏,年纪小的可以叫“小王”、“小张”年纪大的可以叫。老李”、“老刘”;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对亲属或非亲属均

12、可使用。称呼一般以自己的父母为准,比自己父母大的叫“大伯”、“大妈”,小的则称“叔叔”、“阿姨”。而西方人往往喜欢直呼名字,以表示平等和亲切。许多西方国家的留学生经常会询问老师的姓名只告诉他们姓氏,他们还会继续追问。老师往往要向他们解释在中国应该称呼“老师”,直接叫老师或长辈的名字显得不够礼貌。(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往往是话题式的,特别是熟人见面,一般不会说“你好”、“早上好”之类,而会说吃饭了吗?”上班吗?”上哪里玩啦”这些看似问题的问话问话人也并不一定想要答案只是为了打个招呼而已而对方也不一定耍有实质性的回答可以简单回答、“吃了”、“是啊” “就出去一下”等等。即使和实际情

13、况不符也无所谓。而外国留学生习惯于西方只说句“Hello”的问候方式(三)隐私语的差异1、英语中的隐私语在英语中,人们不直接提起死亡,有许多词或词语用来代指“死”或“死亡”。例如,go,pass away, go west,go to a better world,be with God,而不直接使用死亡(death)。而对于自己的弱点或是不便之处的,他们也会用一些为委婉的用语,例如,needy,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都是用来表示“贫穷”的委婉语。而plain looking,heavy,physically handicapped及hard hearing是“丑陋”、“肥胖”、“跛子”及“聋子”的委婉说法。对于“上厕所”也有许多的说法。通常使用的包括:washing room,bathroom,restroom,comfortable station,powderroom,ladies,gents,mens,WC 以及to go to the lavatory2、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