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3446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一章 发动机的性能第一节 发动机理论循环 实际工作过程的抽象。 寻找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基本方向。 简化条件:1、理想气体。 2、闭口系统,封闭循环。 3、绝热压缩,绝热膨胀。 4、定容加热,定压加热,定容放热。一、 定容加热循环:a-c 绝热压缩。c-z 定容加热。z-b 绝热膨胀。b-a 定容放热。:压缩比;VaVh+Vc= =Vc VcVa 气缸总容积。Vc 气缸压缩容积Vh 气缸工作容积。 压力升高比; Pz= Pck 绝热指数; 1循环热效率:T=1- k-1 k Pa循环平均压力:Pt= (-1) T-1 k-1二、 定压加热循环:a- z1 绝热压缩;z1-z2 定压

2、加热;z2-b 绝热膨胀;b-a 定容放热;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三、 混合加热循环:a- c绝热压缩;c-z1 定容加热;z1-z2 定压加热;z2-b 绝热膨胀;b-a 定容放热; 预膨胀比; Vz = Vz1 后膨胀比;Vb = Vz四、理论循环的分析:1、 压缩比:压缩比提高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都能提高。当压缩比大于12时,循环热效率上升得缓慢。当压缩比提高时,最大爆发压力增加,汽油机全发生不正常燃烧,压缩比只能在611之间。2、 绝热指数K:K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空气K=1.4。浓混合气K下降,T下降。稀混合气K上降,T上降。3、 加热量Q1: 定容加热循环加热量增加,则压力

3、升高比增加,当压缩比一定时,放热量同时增加,Q2/Q1不变,因此,循环热效率不变。 但是,实际发动机当负荷增加时,每循环所消耗的燃料增大,即加热量增高,而气体的K值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少,使热效率降低。只有在负荷一定的一定范围内,热效率的变化不大。加热量增加,压力升高比增加,循环平均压力增加。定压加热循环:加热量增加,预膨胀比增加。当压缩比一定时,预膨胀比增加,循环热效率下降,循环平均压力增加。加热量越多,循环所做的功越多。但是,最后所加的部分热量的时间距上止点越远,该加热量作功的机会越少,即膨胀比越小,因而循环热效率减少。实际柴油机在重负荷时内部热效率减低,除了随预膨胀比的关系外,还有K随温度而

4、变化的影响。温度增加,K值下降,循环热效率下降。混合加热循环:加热量对热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循环热效率的高低决定于加热后工质膨胀比的大小,膨胀比越大,即工质膨胀越充分,则热效率越高。而压缩比高只不过是提高膨胀比的一个条件。混合加热循环中,总的加热量一定,而定容加热和定压加热的比例不同时,则热效率不同。当总的加热量一定时,定容加热部分越大,即压力升高比越大,则循环热效率越高。结论:1、 增加压缩比,可以提高工质的最高温度,扩了循环的温度梯度,达到了发动机较大膨胀比,因而提高了循环热效率,但是,循环热效率的提高随压缩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 增大压力升高率,可以增加混合循环中等容部分的加热量,提高

5、了热量的利润率,因而也提高了循环热效率。 3、压缩比和压力升高率的增长,将伴随着最高循环压力的急剧上升。 4、增大预膨胀比,可以提高循规蹈矩环平均压力,但是由于等压部分加热量增加,而这部分加热量是在膨胀比孤低的情况下加入的,因而循环热效率随之降低。3、 指数K越大则循环热效率越高。4、 现有水平:柴油机:=1222,Pz=514Mpa,=1.32.2。汽油机:=611,Pz=38.5Mpa,=2.04.0。第二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四冲程发动机示功图。一、 进气过程进气终点压力Pa,排气终点压力Pr。汽油机: Pa=(0.80.9)P0 , Ta=340380k 。柴油机:Pa=(0.85

6、0.95)P0 , Ta=300340k 。增压柴油机: Pa=(0.91.0)P K , Ta=320380k 。 PK=(1.31.6)P0 。进气终了时的进气温度Ta高于大气温度。进气压力越高,进气温度越低,表示进入气缸的空气越多。燃烧过程可能放出的热量也越多,发动机的动力性越好。二、 压缩过程增大工作过程的温差,获得最大限度的膨胀比,提高热效率,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的条件。多变指数n1: 汽油机:1.321.38。 高速柴油机:1.381.40。 增压柴油机: 1.351.37。多变指数n1主要受到与气缸壁热交换及工质泄露情况的影响。气缸壁温度越低n1越低。转速越高,n1越高。漏气越严重

7、,n1越低。Pc=Pa*n1 Tc=Ta*n1-1 。 Pc(Kpa) Tc(k) 汽 油 机 800 - 2000 600 750 6 - 10柴 油 机 3000 - 5000 750 1000 14 - 22增压柴油机 5000 - 8000 900 1100 12 - 15密封问题。 起动问题。三、 燃烧过程 Pz(kpa) Tz(k)汽 油 机 30006500 22002800柴 油 机 45009000 18002200增压柴油机 900013000四、 膨胀过程多变指数n2: 汽油机:1.231.28。 柴油机:1.151.28。多变指数的影响因素:补燃的多少,工质与缸壁间的热

8、交换及漏气。转速高,补燃增多,温度和漏气减少,n2下降。燃烧不良,补燃增多,n2下降。漏气增多,n2上升。缸径下降,相对散热表面积增加,传热增加,n2上升。汽油机:柴油机: :后膨胀比。 Pb(kpa) Tb(k)汽 油 机 300600 12001500柴 油 机 200500 10001200五、排气过程汽油机和柴油机: Pc=(1.051.20)P0 (kpa)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 Pr =(1.051.20)Pk (kpa)汽油机: Tr=9001100 k (627827 c)柴油机: Tr=700900 k (427627 c)排气温度用来检查发动机工作状态。正功,负功,泵气损失。

9、增压机都是正功。第三节 实际循环的评定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一、 平均有效压力Pmi指示功Wi :实际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Pmi: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批示功。 A:活塞面积。S:活塞冲程。汽油机:7001300 (kpa)柴油机:6501100 (kpa)增压柴油机:9002500(kpa)二、 指标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标功。 :冲程数,四冲程为4,二冲程为2。三、 指标热效率i和指标燃油消耗率bi 汽油机:i 0.25-0.40 bi 205-320(g/kw.h)柴油机: i 0.40-0.50 bi 170-205(g/kw.h)第三节 发动机经济性和

10、动力性的评定有效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一、 动力性能1、 有效功率 PePe=Pi-Pm (Pm 机械损失功率)2、 有效扭矩 TiqPe=0.1047Tiq*n*10 -3 3、 平均有效压力 Pmi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平均有效压力是发动机动力性的重要指标。标志着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组织及工艺的完善程度。汽油机: 6501200 (kpa)柴油机: 600900 (kpa)增压柴油机: 8002200 (kpa)汽车用通常为: 9001300 (kpa)4、 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Cm Sn Cm= (m/s) 30汽油机: 15 m/s 柴油机:13 m/sn、Cm、S/D

11、值的范围: n Cm S/D小客车汽油机 50008000 1218 0.71.0载重车汽油机 36004500 1015 0.81.2汽车柴油机 20005000 915 0.751.2增压柴油机 15004000 812 0.91.3二、 发动机经济性能1、 有效热效率 Wee= Q12、 有效燃油消耗率bi(g/kw.h) e bi汽油机: 0.250.3 270325柴油机: 0.30.4 214285增压柴油机 0.40.45 1902183、 发动机强化指标升功率PL(kw/L)和比重量me(kg/kw)强化系数 Pme*Cm(MpaM/S)第五节 发动机其它性能评定第六节 机械效率Pm占Pi1030%.一、 机械效率 Pe Pme Pm Pmmm= = =1 =1 Pi Pmi Pi Pmi汽油机: 0.70.9柴油机: 0.70.85二、 机械损失的测定1、 倒拖法1)、发动机与电力测功机相连;2)、稳定运转,转速稳定,冷却水温度,机油温度正常;3)、熄火,电力测功机转化成电动机;4)、拖动发动机,维持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不变;5)、测拖动功率,(各种转速);测量条件现着火运转条件不同。精度较高。可测各种转速的机械效率。可测各种附件的机械损失。汽油机误差5%。柴油机误差较大。2、 灭缸法仅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