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3091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10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复习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物有效性养分是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2、对于不同营养元素来说,不同供应方式的贡献是各不相同的,Ca2+、Mg2+和NO3-主要靠质流供应,而H2PO4-、K+、NH4+等扩散是主要的迁移方式。3、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包括:养分空间位置分布和养分能否向根表移动或移动的速度多大。4、土壤中养分到达根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截获、质流、扩散。5、土壤溶液中钙和阳离子总量的摩尔比,平均为0.15。在酸性土壤中,当这一比例NiCdZnAlFe。高pH条件下,根系易受的NH4+毒害作用。一、填空题7、低浓度的富里酸可以促进发根和根的伸长,较高浓度下的酚类和短链脂肪酸类等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抑制根的生长。

2、8、根际养分的分布与土体比较可能有以下三种状况:累积、亏缺、持平。9、Ca2+,NO3-,SO42-,Mg2+等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含量较高,在根际一般呈累积分布;H2PO4-,NH4+,K+和一些微量元素Fe2+,Mn2+,Zn2+等养分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低,由于植物吸收,根际出现亏缺分布。10、植物根系的类型从整体上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11、理论上,根系的数量(总长度)越多,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率也就高。12、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构型,须根系由于其在土壤表层的根相对较多而更有利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直根系则相反。13、水稻根系的颜色较白,表明根系的氧化力较强,亦即根系的活力较强,因此,吸收养分的能

3、力也较强。14、根系还原力较强的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不易缺铁。15、根际是指由于受植物根系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显著不同的根区土壤。厚度通常只有数毫米。16、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养分进入质外体和养分进入共质体等三个阶段。17、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截获、质流和扩散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18、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载体解说和离子泵假说。19、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提高对养分的利用程度和减少能量损耗。20、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介质中养分浓度、温度、光照、水分、通气状况和介质反应等。21、介质中的离子间存在着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从而

4、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2、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3、植物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有表皮细胞途径和气孔途径。24、影响叶部营养的因素有叶片结构、溶液的组成、湿润时间、溶液反应和溶液浓度等。25、叶面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纯营养型、生长调节剂型和营养与生长调节剂综合型等三类。26、根据施肥时期的不同,施肥方法一般基肥、种肥和追肥等三种。27、植物对养分被动吸收的形式有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通道蛋白、运输蛋白)。28、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等优点。29、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Ca和K。1、

5、植物根系吸收阴离子()阳离子时,根际pH值有所将上升。A.大于B.等于C.小于2、水稻根际的Eh值一般()原土体,因此,可保护其根系少受()的毒害。A.大于B.等于C.小于D.氧化物质E.还原物质二、选择题30、养分长距离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和根压。31、矿质养分在(木质部)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韧皮部)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转移细胞)来沟通。1、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原土体的那部分根区土壤,一般在离根轴表面数毫米之内。2、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对养分需要的绝对量不是很多,但很迫切,此时若缺乏该养分即使以后补充该

6、养分,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4、质外体: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5、共质体: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三、名词解释6、养分再利用:早期吸收进入植物体的养分可以被其后生长的器官或组织利用。7、养分的吸收: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8、被动吸收: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9、主动吸收: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

7、内的过程。10、离子间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11、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12、截获: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13、质流: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14、扩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15、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的现象。16、协助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17、

8、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18、短距离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19、长距离运输:养分从根经木质部或韧皮部到达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经韧皮部向根的运输过程。1、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答:土壤中矿质态养分的浓度、容量与动态变化;根对养分的获取与养分向根表迁移的方式与速度;在根系生长与吸收的作用下,环境因素对养分有效化的影响。2、影响养分移动的因素有哪些?答: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湿度,可使土壤表面水膜加厚,有利于根表与土粒间的接触吸收和减少养分扩散的曲径。施肥:施肥可增加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直接增加质

9、流和截获的供应量。养分的吸附与固定:吸附与固定使磷、钾、锌、锰铁等营养元素的移动性变小。一、简答题3、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答:主要迁移方式有截获,质流,扩散。主要影响因素有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也多;水分多则水流速度快,质流携带的养分多。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因素有哪些?答:光照;温度;水分;土壤通气状况;介质pH值;介质养分浓度;陪伴离子的种类等。5、影响植物根外营养应用的因素有哪些?答:叶片结构(作物种类);配置溶液的组成;溶液使用浓度;湿润保持时间;溶液酸碱反应。6、影响植物根外营养的因素有哪

10、些?答:矿质养分的种类;矿质养分的浓度;叶片对养分的吸附能力;植物叶片类型及温度。7、影响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难溶性养分的释放。根际pH环境影响养分的有效性;根际Eh环境影响Fe3+等养分有效性。菌根促进养分的吸收。8、简述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的表现。答: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表现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如一价与一价之间:K+、Rb+、Cs+之间,二价与二价之间:Ca2+、Mg2+、Ba2+之间,一价与二价之间:NH4+和H+对Ca2+;阴离子与阴

11、离子之间,如Cl、Br和I之间,H2PO4和OH之间等。协助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表现在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如NO3、SO42等对阳离子的吸收有利;二价或三价阳离子对一价阳离子,如溶液中Ca2+、Mg2+、Al3+等能促进K+、Rb+、Br以及NH4+的吸收(维茨效应)。9、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答:优点: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使用量;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转化利用快;能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增强根的活性。缺点:由于大量元素需要量多,单靠叶喷供应不足。10、叶面施肥有何优点它能否取代根部施肥为什么答:优点:无固定、见效快、用量小、成本低;不能代替

12、根部施肥:量上不能满足需要、时间上不能持久。11、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与缺素部位的的关系。答:N、P、K、Mg:移动性大,缺素症状先在老组织出现;S、Fe、Mn、Zn、Cu、Mo:移动性小,缺素症状先在新叶出现;Ca、B:难移动,素症状先在新叶及顶端分生组织出现。12、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答:吸收部位:钙主要在根尖磷主要在根毛区;横向运输:钙为质外体磷为共质体;纵向运输:钙只在木质部运输磷既能在木质部也能在韧皮部运输;再利用程度:钙不能再利用磷再利用程度高;缺素症部位:钙首先在蒸腾作用小的部位出现磷则在老叶首先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