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12953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 人类活动 第1课时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区域的基本含义 基础梳理 含义: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 主要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 ;区域 内部表现出明显的 , 区域之间具有 ;区域具 有一定的 ;区域之 间是 的 区 域 的 基 本 含 义 主要 特征 空间 界线 相似性和连续性 显著的差异性 优势、特色和功能 相互联系 含义: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关系和 形式 影响因素:主要有 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 、城 市化水平、 和对外 联系等 分类: 地域和 地 域,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 和 区域 空间 结构 相对位置空间分布 自然地理 人口状况 区

2、域开放程度 乡村城镇 依托基础 区 域 的 基 本 含 义 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线状系统网 络系统和面状系统共同组成的。通 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 ,交 通运输线路表现为 , 城市和工业表现为 ,城市群 和工业区则表现为 。就此而 言,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 区域 空间 结构 面状 线状和网络状 点状 岛状 自然社会综合体 区 域 的 基 本 含 义 概念:是指 的比 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三次产 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 业的 ,三次产业的 等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区域发展前 期, 比重大;工业化时 期, 比重大;城市化水 平较高时期,

3、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呈 现出“ ”的格局 产业 结构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 就业比重 内部构成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三、二、一 区 域 的 基 本 含 义 深化探究 区域特征的实践意义 特征含义义实实践意义义 层层次性 区域有等级级。任何区域都 可与同等级级区域共同组组成 更高一级级的区域;同时时区 域内部又可进进一步划分低 一级级的区域 低级级区域发发展策 略要符合高级级区 域发发展要求 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间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 成一个统统一的整体 资资源利用,要综综合 考虑虑,正确处处理资资 源开发发利用与环环境 保护护的关系 差 异 性 各个区域之间间普遍存在着差 异性;区域内部

4、也有差异 因地制宜,扬长扬长 避短,促进进区域 发发展 开 放 性 区域之间间有着各种各样样的联联系 ,使地理空间间呈现现出开放 性的特点 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优势实现优势 互补补, 协调发协调发 展 可 变变 性 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线的模糊性。 其次是对对同一地表空间间,因研 究目的、角度、指标标不同,可 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再次是 自然区划的指标标是根据一定 的时间长时间长 度统计统计 出来的,若时时 间变间变 化,地理界线线也产产生移动动 因时时制宜,在区 域不同的发发展阶阶 段采取不同的政 策 强化专练 1.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 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雨热同期,大陆性气 候稍

5、强 水稻土 水田 水田耕作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旱地耕 作业 A.B. C.D. 解析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这 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受海洋影响大,表 现出较强的海洋性特征,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工业发达。同时这里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三角洲上河网密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便利的条件,以水田耕作业最为发达。 答案 B 考点二 区域发展阶段 基础梳理 常用指标:有 、人均 国民收入、 等 人文发展指数: 、 和 演化总趋势: 影响因素: 、发展水平、 、历史文化等因素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区域 发展 水平 衡量 指标 与空 间结 构演 化 区域 空间 结

6、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 平衡不平衡 平衡 地理条件 经济区位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 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 ,谋求 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 ,强调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区域 发展 水平 衡量 指标 与空 间结 构演 化 不同 开发 方式 产生 的差 异 自然资 围破坏为代价 自然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 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 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地方经济在 经济方面特点:发展水平 , 内部经济差异 ,处于 状态 产业比重特点: 占有 较大的比重, 处于起 步阶段,以 工业和 为 主体 对外联系

7、特点:区域 程度较低, 规模 很小,表现为典型的 特征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以传 统农 业为 主体 的发 展阶 段 相当低 比较小 低水平均衡 传统农业 工业化 资源型 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 自足 自给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 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 和 ,社 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 工业 化阶 段 比重迅速上升 加速发展 制造业和 服务业 中心城市工业基地 不平 衡增长态势 产业比重特点: 占相当大的比重, 产业 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 过 产业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加工制造业 向 和 全面升级 区域空间结构

8、变化: 网 络和 网络逐步形成,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 , 区域的 和 大幅度增强 高效 益的 综合 发展 阶段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第二、三产业 第三 第二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交通运输 信息商务 缩小 开放程度对外联系 规律总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深化 (1)开发早期(耕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 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 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 的有利因素。教材仍抓住“水”和“土”两个因 素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

9、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 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 条件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 同时,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中下游平原 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现代社会(工商业得到发展,农业地位下降)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 市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 上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因此, 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粮食商品率也较低,昔日的全国“粮仓”地位 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 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强化训练 2阅读“某区域的发展阶段图”,回答(1) (2)题。 (1)该区

10、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关于 其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发生变化 (2)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 ) 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 B区域核心范围在缩小 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 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 断完善。 第(2)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 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 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不断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

11、历初期阶段、成 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答案 (1)D (2)C 考向调研 考向一 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 【例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8月31日新华网讯:中共中央 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黑龙江调 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 把握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础战略 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 作用,围绕中心谋发展,汇聚力量促振兴。贾 庆林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振兴装备制造 业、建设好边境口岸、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 (1)据材料二分析,总体来说东北地区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全国平均水平,但东北三省 国内生产总值及在全国的位次

12、存在较大差异,位 次较高的是 。 (2)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和大多数传统工业区一样,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会 经历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 、 、 ,当前处于 阶段。 (4)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区发展的经验并结合 自身实际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第(1)题, 认真读图即可作答。第(2)题,东北老工业基地 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其发展是建立在丰富的资源 基础上的,另外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丰 富、政策支持等都是该区发展的条件。第(3)题, 区域发展四阶段指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 段、再生阶段。第(4)题,应从调整产业结构、 治理环境、发展交通

13、等方面综合考虑。 答案 (1)高于 辽宁 (2)丰富的煤铁资源、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交通、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等。 (3)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 再生阶段 转型 (4)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发展、改造传统工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改 善交通、加强区域间合作(边境贸易)等。 【预测1】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 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 越,物产丰富。最早是西安所在的关中盆地,被 称为“天府之国”;而后太原所在的汾河谷地被 称为“天府之国”;太湖平原在唐以后被称为 “天府之国”;北京所处的河北北部也曾戴

14、上 “天府”的桂冠。宋以后,福建的福州地区所在 地闽中丘陵地区亦获得了“天府”的称号。清以 后,满族人的发祥龙兴之地沈阳地区也被赋予了 “天府”的称号。 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十大“天府”,分别 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 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 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 势条件。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 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 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

15、, 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府” 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注重考虑 。 (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 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 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 “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历史上“老天府”的共同优势 条件表现为地形、气候、水和生物等自然条件 优越;第(2)题,除成都平原外,其他“老天府” 黯然落选是由于其社会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发 生了重大变化;第(3)题,结合新天府评选结果 可以看出其评选标准更加注重人地关系的协调 发展。第(4)题,三江平原农业地位的变迁体现 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 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 (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 染越来越严重。 (3)人地协调发展 (4)解放后,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 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经过几十年的开 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由于过度开垦,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而 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 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 遏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农业生产 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