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微生物形态构造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12740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微生物形态构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二微生物形态构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二微生物形态构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二微生物形态构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二微生物形态构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微生物形态构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微生物形态构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用物品的生产; 生产各种传统食品,如酱油、食醋等。在农业上用于饲料发 酵、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杀虫农药(白僵菌剂)等。 引起动植物疾病; 我国在1950年发生的麦锈病和1974年发生的稻瘟病,使小麦 和水稻分别减产了60亿公斤,皮肤癣菌引起各种癣症。 腐生型霉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解环境中各种复杂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 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三、形态结构三、形态结构 1、菌丝 霉菌菌丝直径约为310m,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菌丝大几到 几十倍。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hyphase) 菌丝 无隔膜菌丝 有隔膜菌丝 整个菌丝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

2、有多个核。其生长过 程只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裂殖增多以及细胞质的增加。 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成串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或多个 细胞核。有些菌丝,从外观看虽然像多细胞,但横隔膜上有小孔 ,使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自由流通,而且每个细胞的功能也都相 同。 2、菌丝体 菌丝体的基本类型 营养菌丝体: 密布在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 功能的菌丝体 气生菌丝体: 伸展到空气中的菌丝体。 3、菌丝的特化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对于不同的真菌来说,在它们的长期进 化过程中,对于相应的环境条件已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并明显地 表现在产生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特化结构上。也称菌丝的特化 。 由粗而长的分枝状菌丝

3、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 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的没有固定大小。 各种霉菌,在一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 相对稳定,所以菌落特征也为分类依据之一。 四、霉菌的菌落四、霉菌的菌落 有时真菌产生色素能扩散到培养基中,称为水溶性色素。可 使培养基正面反面显示不同颜色。不能扩散到培养基内色素称为 脂溶性色素。 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霉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菌丝断片 1、繁殖方式 1)无性孢子繁殖 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 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孢囊孢子、节孢子、分生孢

4、子等。 无隔膜菌丝的霉菌有隔膜菌丝的霉菌 2)有性孢子繁殖 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每个 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 新个体的过程。 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染色 体数是二倍(2n)。 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 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 2、生活史 无性繁殖阶段:菌丝体(营养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多次重复。 有性繁殖阶段:在发育后期,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丝体上分化出 特殊性器官(细胞),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后形成单倍体

5、孢子 ,再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 有一些霉菌,至尽尚未发现其生活史中有有性繁殖阶段, 这类真菌称为半知菌。 第四节第四节 酵酵 母母 菌菌 一、概念一、概念 二、特点二、特点 三、形态与结构三、形态与结构 四、菌落的特征四、菌落的特征 五、繁殖方式与生活史五、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六、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六、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概念一、概念 酵母菌是一群以单细胞为主的,以出芽为主要繁殖方式 的真核生物。它分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 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已发现共56个属 500多种。它是人类应用较早的一类微生物,如啤酒酿造、面 包发酵、制馒头等。由于酵母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

6、生素B ,并能发酵多种糖类,所以近年来用于饲料发酵,单细胞蛋 白,石油脱蜡,有机酸和维生素的生产都有较高实用价值。 二、特点二、特点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营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三、形态与结构三、形态与结构 1、个体形态 卵圆形、圆形、椭圆形、柠檬形、腊肠形、丝状形、圆柱形、梨形等单细胞。卵圆形、圆形、椭圆形、柠檬形、腊肠形、丝状形、圆柱形、梨形等单细胞。 其细胞直径一般比细菌粗其细胞直径一般比细菌粗1010倍左右。一般为(倍左右。一般为(2 25 5)mm(5 53030)

7、mm。 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这种藕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这种藕 节状的细胞串就称节状的细胞串就称假菌丝假菌丝; 相反,如果细胞相连且其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这种竹节状的细胞串相反,如果细胞相连且其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这种竹节状的细胞串 就称就称真菌丝真菌丝。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2、细胞结构 线粒体、核糖体、 内质网、微体、中 心体、高尔基体、 纺锤体及贮藏物等 1)细胞壁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结构类似三名治外层为 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

8、其间加有一层蛋白质分子。约占 细胞质量的30,壁厚100200nm。 2)细胞膜 酵母 细胞 膜的 成分 蛋白质: 其中含有可吸收糖和氨基酸的酶等 甘油的单、双、三酯 甘油磷脂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甾醇 麦角甾醇 酵母甾醇 糖类:主要含甘露聚糖(可能是合成细胞壁的前体) 类脂: 用以调节细胞外溶质运送到细胞内的渗透屏障; 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装配基地; 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调节着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细胞膜的功能: 酵母菌细胞膜 膜蛋白 甾醇 磷脂 甾醇的性质是真 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 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3)细胞核 细胞核直径为0.51.5m,经染色

9、后可以观察到。细胞核被 核膜所包围,其主要化学组成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是遗传 物质的载体,控制着酵母的新陈代谢。 4)其他细胞构造 q 液泡 q 线粒体 q 基粒 q 基质 q 微体 自学! 3. 酵母的化学组成 酵母细胞大约含有75的水。酵母菌干物质主要由蛋 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 四、菌落的特征四、菌落的特征 与某些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在固体培 养基上多数不透明,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用接菌环很容 易将之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或粉红色。在液体培养基 中,有些酵母可出现菌膜、壁环和底部沉淀。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 芽殖:各属酵母菌都存在 裂殖:在裂殖酵母中存

10、在 产无性孢子 节孢子 掷孢子 厚垣孢子 有性(产子囊孢子):如酵母属、接合酵母属等 假酵母 真酵母 五、繁殖方式与生活史五、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六、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六、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 如水果、蔬菜、叶子、树皮等处,及葡萄园和果园土壤中等。 2、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ae)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核 生物(1997)。 4、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 有些酵母菌能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疾病。 第一节 病毒的概述

11、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二、病毒的定义和特点二、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三、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分三、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分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1886年,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 叶病; 1892年,D. Ivanovsky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 过细菌滤器: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 或极小的细菌; 1898年,M W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 体的研究结果: t 能通过细菌滤器; t 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 t 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 t 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 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

12、生活; 比细菌小的具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 1900年前后,包括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 )在内的多种动植物疾病 病原体的滤过性特性被证明。 并称它们为滤过性病毒(filterable viruses)。 1915和1917年,F.W.Twort和F.H.dHerelle分别发现细菌(Shigella dysenteriae)病毒噬菌体(phage) 1935年,W M 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Bawden等证明烟 草花叶病毒的本质为核蛋白;1940年,Kausche首先用电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 毒颗粒; 非细胞的大分子结构,并由此衍生出的无产能代谢

13、系统、无核糖 体、无个体生长现象、无二等分裂繁殖和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等特 征; 专性活细胞寄生的生物态和在细胞外非生物态的相互交替;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脱氧核糖核酸就是RNA; 研究发现,病毒与其他生物的最大区别是 : 二、病毒的定义和特点二、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结构,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 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其宿主代谢系 统的协助来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再进行装配 而得以增殖;在离体条件下,它们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 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 由于对病毒不断深入的 研究,迄今仍无一个科学而 严谨的定义 1)形体极其微

14、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可通 过细菌滤器; 2)没有细胞构造,化学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两 种,而且只含DNA或RNA一种; 例如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故可把它们视为核蛋白分子。 (二)特点 3)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独立的代谢能力; 朊病毒甚至仅由蛋白质构成 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 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 assembly )成子代毒粒,并以 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制( replication )。 6)病毒具有感染态和非感染态双重存在方式; 7)对

15、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 例如,利福平可抑制痘病毒复制 4)超级专性寄生; 5)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 感染; 8)病毒(包括噬菌体)可因基因突变改变寄主范围 ; 病毒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物 凡有生物存在之处,都有相应的病毒存在 三、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分三、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分 (一)病毒的大小 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nm,10-9m)。 粗略地说,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100nm上下。 绝大多数病毒必须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其具体形态 和大小。 (二)形 态 1、典型病毒粒子的构造 病毒粒子也称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是指成

16、熟的 ,结构完整的单个病毒。 成分 概念 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 球形或近球形; 杆形或丝形; 砖形或菠萝状; 弹形; 蝌蚪形; 2、病毒粒子的对称体制 对称体制 螺旋对称 二十面体对称 复合对称 有包膜 无包膜 有包膜 无包膜 有包膜 无包膜 3、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 (1)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TMV) 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了解最清楚的一种病毒 (2)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Adenovirus) 一种动物病毒,可侵染呼吸道、眼结膜和淋巴组织 (3)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 分为T2、T4、T6三种,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病毒学和 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极好材料 (四)病毒的核酸 核酸 是病毒粒子中 最重要的成分 是病毒遗传信息 的载体和传递体 是病毒生命活动 的主要物质基础 病毒核酸的类型可从以下几点来区分: 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RNA; 是单链(ss)结构还是双链(ds)结构; 呈线状还是环状; 是闭环还是缺口环; 基因组是单组分、双组分、三组分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