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2738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章 卫星通信概述 第章 卫星通信网 第章 卫星通信基本技术 第章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第章 卫星通信链路设计 第1章 卫星通信概述 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2 卫星通信地球站 1.3 通信卫星(组成、轨道及星座设计) 1.4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选择及电波传输 的特点 1.5 卫星通信的发展 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光纤、电缆、明线 无线通信:短波通信、微波中继通信、 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卫星通 信、无线局域网等 卫星通信是个人通信网的组成部分,是地面通信网 的补充。 基本概念 通信:信息的传递(传递含有信息的消息)。 消息:以某种形式对主、客观事物运动状态 的具体描述。

2、 语音、文字、图像、数据等 在通信中可以认为是通信传输的具体对象 信息:消息中所包含的对收信者有用的内容, 或者说是收信者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 1.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 体,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 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其无线电波频率 使用微波频段(300 MHz300 GHz,即波段1 m1 mm)。 卫星通信系统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 信的通信系统。 通信卫星指用于实现通信目的的人造卫星。 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继承和

3、发展,是微波接 力向太空的延伸。 图1-1 卫星通信过程示意图 通常以空间飞行器或通信转发体为对象的无线 电通信称为空间通信(宇宙通信),它包括三种形式 : (1)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通信; (2)各空间站之间的通信; (3)通过空间站的转发或反射进行的各地球站之 间的通信。 把第三种形式的空间通信称为卫星通信,这里 说的地球站是指设在地球表面(包括地面、海洋或大 气层)的通信站。 2、对地静止卫星: 相对于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卫星的位置保 持固定不变。 1、对地非静止卫星: 相对于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卫星的位置不 断地变化。又称运动卫星。 几个概念 静止轨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q 卫星绕

4、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地球自转的方 向和周期相同(T=23:56:4.09); q 轨道面与赤道面重合; q 轨道是圆轨道。 注意:静止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区别 自然静止轨道 人工静止轨道 (自然静止轨道:以地心为圆心,半径为42164.6公 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在理想情况下,卫星入轨后,无需再为克服地 心引力而消耗能量,故称之为“自然的”。(地球 半径为6378公里,则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5786 公里) 其轨道称为对地静止轨道,对地静止轨道有 自然的和人工的两种。 人工静止轨道 自然静止轨道 近年来,为了克服卫星通信传输时延长的缺点 ,有人提出了低高度的人工对地静止通信卫星的设

5、 想,在地面上不断地向卫星发射激光或微波能量, 以供给卫星用以克服地心的引力,保持卫星正常运 转。 3、上行链路:从地球站发射信号到通信卫星所 经过的通信路径。 4、下行链路指通信卫星将信号转发到其它地球 站的通信路径。 当卫星运行轨道较高时,相距较远的两个地球站可同时“看”到卫星, 这样就可采用立即转发方式。 只用一颗卫星就能实现立即转发通信,这种系统称为立即转发式卫 星通信系统。 当卫星运行轨道较低时,相距较远的两个地球站不能同 时“看”到同一颗通信卫星,若采用立即转发方式,就必须 利用多颗卫星转发,才能进行远距离实时通信,其通信链路 会增加同轨道通信卫星的星间链路(Inter Satel

6、lite Links ,ISL)或不同轨道通信卫星的星际链路(Inter-Or bitLinks ,IOL),这种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否则,就只能采用延迟转发方式进行通信,这种系统则称 为延迟式卫星通信系统。 1.1.2 卫星通信的特点 优点: (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2)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 (3)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4)机动灵活。 (5)通信链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局限性: (1)通信卫星使用寿命较短。 *部件故障导致的不可修复 *推进剂携带量有限 控制卫星入轨 推进剂的应用 轨道位置保持 姿态保持 (2)存在日凌中断和 星蚀

7、现象。 图1-4 静止卫星的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 静止卫星的星蚀 卫星、地球、太阳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挡住了阳光, 静止卫星处于地球的阴影区,导致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无法正 常工作。 星蚀现象发生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各23天 ,每天当卫星星下点进入当地时间午夜前后。 春分秋分 静止卫星的日凌中断 卫星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地球站的天线对准卫星 的同时,也对准了太阳,这样大量的太阳噪声进入地 球站接收设备,导致通信中断。 春分秋分 日凌中断现象发生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 ,当卫星星下点进入当地时间中午前后。 (3)电波的传播时延较大且存在回波干扰。 (4)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复杂。 (5)静止卫星通信在

8、地球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 不好,并且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 1.1.3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通信卫星、通信地球站分 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分系 统四部分组成。 图1-5 卫 星通信系 统的组成 由一颗或多颗通信卫星组成,在空中对 发来的信号起中继放大和转发作用。每 颗通信卫星均包括收发天线、通信转发 器、跟踪遥测指令、控制和电源等分系 统。 其作用是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 ,控制卫星准确地进入静止轨 道上的指定位置,并对卫星的 轨道、位置、姿态进行监视和 校正 包括地球站和通信业务控制中心 ,其中有天馈设备、发射机、接 收机、信道终端、

9、跟踪与伺服系 统等。 其作用是对在轨道上的卫星的通信性能 及参数进行业务开通前的监测和业务开 通后的例行监测与控制,其中包括转发 器功率、天线增益、地球发射功率、射 频频率和带宽等,以保证通信卫星正常 运行和工作。 (1)通信卫星:由一颗或多颗通信卫星组成,在空中对发来的 信号起中继放大和转发作用。每颗通信卫星均包括收发天线、 通信转发器、跟踪遥测指令、控制和电源等分系统。 (2)通信地球站分系统:包括地球站和通信业务控制中心,其 中有天馈设备、发射机、接收机、信道终端、跟踪与伺服系统 等。 (3)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其作用是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 控制卫星准确地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并对

10、卫星的轨道 、位置、姿态进行监视和校正。 (4)监控管理分系统:其作用是对在轨道上的卫星的通信性能 及参数进行业务开通前的监测和业务开通后的例行监测与控制 ,其中包括转发器功率、天线增益、地球发射功率、射频频率 和带宽等,以保证通信卫星正常运行和工作。 系统组成另一种说法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还可以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三部分。 n n 空间段空间段 主要是卫星本身。星体包括两大子系统:主要是卫星本身。星体包括两大子系统: 有效载荷天线分系统、通信分系统(转发器) 空间平台遥测指令分系统、控制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等 n n 地面段地面段( (地球站群地球站群) ) 典型的地面段即典型的地面段

11、即地球站地球站,通信地球站由天线馈线设备、发射 设备、接收设备、信道终端设备等组成。还包括监控中心:还包括监控中心: 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地面卫星控制中心(SCC,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SCC,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及其跟踪)及其跟踪 、遥测和指令站(、遥测和指令站(TT&C, Tracking, telemetry and command TT&C, Tracking, telemetry and command stationstation)。)。 n n 用户段:各种用户终端用户段:各种用户终端 监控中心 监控管理分系统对在轨卫星的

12、通信性能及参数 进行业务开通前的监测和业务开通后的例行监测和控制 ,以保证通信卫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 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并对在轨卫星 的轨道、位置及姿态进行监视和校正。 (3)控制段:由所有地面控制和管理设施组成,它既包括用 于监测和控制(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这些卫星的地球站,又 包括用于业务与星上资源管理的地球站。 (1)空间段:包括通信系统中所有的处在地球外层空间的卫星 ,其作用是在空中对地面或其它卫星发来的信号起中继放大 和转发作用。 (2)地面段:主要由多个承担不同业务的地球站组成,它们按 照业务类型,大致分为用户站(如手机、

13、便携设备、移动站和 小口径终端VSAT,可以直接连接到空间段)、接口站(又称关 口站,它将空间段与地面网络互连)和服务站(如枢纽站和馈 送站,它通过空间段从用户处收集信息或向用户分发信息)。 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空间段:转发无线 电信号,要求放大 ,且尽量无失真, 无噪声; 地面段:放大、发 射、接收信号等; 监控中心:保证通 信卫星正常运转, 通信网络正常工作 ,对地球站的方向 图、功率和频率进 行监测。 空间段空间段 地面段地面段 用户段用户段 补充: 卫星通信系统工作方式 单跳工作方式(只经卫星一次转发) 双跳工作方式及示意图(经卫星两次转发) 双星双跳 单星双跳 卫星通信系统工作方式 A

14、: 用于国际通 信,两个地球 站看不到同一 颗卫星,传输 时延大; B: 用于星形网 ,平时不通信 ,需要时进行 通信,不允许 国内话音通信 ,用于数据通 信。 2.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归纳起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卫星制式,分为随机、相位和静止3类 卫星通信系统; (2)按通信覆盖区的范围,分为国际、国内和区 域3类卫星通信系统; (3)按用户性质,分为公用(商用)、专用和军用 3类卫星通信系统; (4)按业务分为固定业务(FSS)、移动业务(MSS) 、广播业务(BSS)、科学实验及其它业务(如教学、 气象、军事等)卫星通信系统; (5)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 分多址、空分多址和混合多址5类卫星通信系统; (6)按基带信号体制,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类 卫星通信系统; (7)按所用频段,分为特高频(UHF)、超高频 (SHF)、极高频(EHF)和激光4类卫星通信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