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例题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2601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基础例题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浅基础例题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浅基础例题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浅基础例题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浅基础例题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基础例题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基础例题教材(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浅基础 2.1 概述 2.2 浅基础类型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4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6 扩展基础设计 2.7 联合基础设计 2.8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1 用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 已知某粘性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20,粘 聚力Ck12kPa,基础底宽b1.8m,埋深d 1.2m,基底以上土的重度18.3kN/m3,基底 以下土的重度19.0kN/m3,有效重度 10kN/m3,轴心受压。 要求:试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确定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 (1)基底以下无地下水。 (2)基底以下0.1m处为地下水面。 2 解: (1) 按

2、k20查表3-5,得, Mb 0.51、Md=3.06、Mc =5.66 (2) 由于地下水位离基底很近,故基底下土的 重度取有效重度, Mb0.51、Md=3.06、Mc =5.66 3 某粘土地基上的基础尺 寸及埋深如图所示,试 按规范强度理论公式计 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Mb=1.18,Md=4.51, Mc=7.03 fa=167.5 Ck=5 4 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条件:已知某工程地质资料:第一层为人工填土 ,天然重度117.5kN/m3,厚度h10.8m;第二 层为耕植土,天然重度216.8kN/m3,厚度h2 1.0m;第三层为粘性土,天然重度319kN/m3, 孔隙比e0.

3、75,天然含水量w26.2%,塑限wp 23.2%, 液限wL35.2,厚度h36.0m;基础 底宽b3.2m,埋深d1.8m,以第三层土为持力 层,其承载力特征值fak210kPa。 要求: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5 解: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查表2-5 b0.3、 d=1.6 基底以上土的加 权平均重度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 下图为甲、乙两个刚性基础的底面。甲基础底面面积 为乙的四分之一。在两个基础底面上作用着相同的竖 向均布荷载q.如果两个基础位于完全相同的地基上, 且基础的埋深也相同,问哪一个基础的极限承载力pu 更大(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为什么?哪一个基础的 沉降

4、量更大?为什么? 思考题? 7 概念题: 1 下面哪一种措施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 减少沉降? A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 B加大基础宽度,同时荷载也按比例增加 C建筑物建成以后,大量抽取地下水 D建筑物建成以后,在室外填高地坪高程 A 8 概念题: 2下面哪种情况,不能提高地基的极限承 载力? A加大基础宽度 B增加基础埋深 C降低地下水位 D增加基础材料的强度 D 9 概念题 3我国北方某场地原地面高程为5000m,设计室 外高程5030m,设计室内地面高程5060m,基底 高程4900m,建筑物10月份竣工,第二年5月份 地坪填至设计室外高程, 当用深度宽度修正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

5、埋深 应当用: A d=1.0m B d=1.3m C d=1.6m D d=1.45m 50.6 50.3 50.0 49.0 A 10 概念题 4. 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 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 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 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A 11 概念题 5.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的规定选取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 数时,指出那些因素能影响地基承载力深 宽修正系数的取值: (A) 土的类别; (B) 土的重度; (C) 土的孔

6、隙比; (D) 土的液性指数。 A、C、D 12 概念题 6.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 应取: (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C)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 载采用标准值; (D)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B 13 概念题 7. 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 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 基础埋深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 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

7、B) 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 (C) 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D) 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 A、C、D 14 概念题 8. 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 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 (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D 15 概念题 9. 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 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 (A) 对于软土,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可以忽 略; (B)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 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

8、的规定一致; (C)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 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D) 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 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A、B、D 16 概念题 10. 从下列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 中,指出错误的论述: (A) 在任何条件下,基础埋置深度都不应小于 0.5m; (B) 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大于当地地基土的设计 冻深; (C) 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必须 满足大于1/15 建筑物高度以满足抗滑稳定性的要 求; (D)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考虑作用在地基上 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A、B、C 17 基础底面尺寸确定例题一 0.0

9、00m -0.300m 1.0m Vk 0.7m Mk 0.6m Fk n条件:某粘性土重度18.2kN/m3,孔隙比e0.7,液 性指数IL0.7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现修 建一外柱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830kN , Mk200kN m , Vk20kN,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 起算)为1.0m,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3m,试确定矩 形基础底面宽度。 18 解: (1)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 孔隙比e0.7,液性指数IL0.75的粘性土, d1.6 (2)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计算Gk时的基础埋深d(1.0+1.3)/21.15m 埋深范围内无地下水,hw

10、0 假设l/b=2.0 b=1.5m l=3.0m 因b OK N=450kN V=20kN M=70kNm P=60kN 0.32m 0.6m1.0m2.5m 淤泥质粘 性土 29 作业一 基础底面尺寸确定 n条件:某粘性土重度18.2kN/m3,孔隙比e0.7, 液性指数IL0.7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现修建一外柱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 830kN,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起算)为1.0m,室 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3m,试确定方形基础底面宽 度。 Fk 0.000m -0.300m 1.0m 30 刚性条形基础设计 已知某承重墙厚240mm,基础埋置深度0.8

11、m, pk104mm 配钢筋 12200,As=565mm2 纵向分布钢筋8250, 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1500 8250 12200 100 200200 300 200 35 已知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柱荷载F700kN ,M87.8kN m,柱截面尺寸为300mm400mm,基 础底面尺寸为1.6m2.4m。 要求:试设计此柱下独立基础。 例: 2400 100 300 600 400 300300 1200 0.00 F M 36 解: 采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ft1.10N/mm2,钢 筋用HPB235级,fy210N/mm2,垫层采用C10混 凝土。 (1)计算基底净

12、反力设计值 净偏心距 基底最大净反力设 计值: 1200 I I III 2400 ac=400 bc=300 800 1600 II IVIV II 125.3 210.8 239.3 191.8 37 (2)基础高度 偏心受压, 取pjmax 1)柱边截面 取h600mm, h0555mm OK 抗冲切力 冲切力: 1200 I I III 2400 ac=400 bc=300 800 1600 II IVIV II 38 冲切力 2)变阶处截面 l11.2m, b10.8m 651mm2 1112 1310 III 1200 I I III 2400 ac=400 bc=300 800

13、1600 II IVIV II 43 概念题 1. 在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指出错 误的观点: (A)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 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 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 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 (B) 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 ,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 (C)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 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 土重的影响; (D) 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 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 B、C 44 概念题 2. 从下列论述中,

14、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 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 (A) 对于软土,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可以忽 略; (B)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 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C)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 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D) 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 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A、B、D 45 概念题 3. 从下列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中 ,指出错误的论述: (A) 在任何条件下,基础埋置深度都不应小于 0.5m; (B) 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大于当地地基土的设计 冻深

15、; (C) 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必须 满足大于1/15 建筑物高度以满足抗滑稳定性的要 求; (D)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考虑作用在地基上 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A、B、C 46 概念题 4. 试从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方法推断的 论述中,指出错误的表述: (A) 附加压力的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 计算的; (B) 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 和宽度修正; (C)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 于0.25 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 底面的尺寸; (D)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 于0.50 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可只 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A、B、D 47 概念题 5. 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 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 基础埋深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 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B) 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 (C) 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