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12350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改)植物的矿质的营养(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学习目标: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2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3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自学指导1自学要求:内容、时间及方法: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到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完、5分钟、阅读并完成自学思考题,理解根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自学思考题:1、什么是矿质元素,土壤中矿质元素有哪些,如何证明这些元素都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呢?2、植物是如何吸收矿质元素的,矿质元素存在哪里,以什么形式被吸收?3、植物吸收矿质元素需要哪些条件?4、吸水量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应该是什么关系?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有哪些?植物必需的14种矿质元素:N、K、Ca、Mg

2、、P、S大量元素Cl、Fe、Mn、B、Zn、Cu、Mo.Ni微量元素小资料: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n运用方法,即用人工配制的完全营养液或不完全营养液培养植物,然后观察其生长情况。这是运用了原则进行的实验。是如何确定的呢?溶液培养对照123234矿质元素都存在于哪里?土壤里硝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K和NO3-,K和NO3-分别以K和NO3-的形式被根尖吸收。你知道硝酸钾中的N和K是怎么被根吸收的吗?链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接1.吸收形式:_2.吸收方式:_3.吸收部位:_离子主动运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主动运输载体蛋白能量植物吸收矿质元素需要哪些条件?注:如果用化学

3、药品抑制根的呼吸作用,根细胞内ATP的形成就会受阻,直接影响主动运输过程。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就会中断植物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那么植物的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会不会就是同一个过程呢?如果是同一个过程,大家想一想,吸水量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应该是什么关系?可是科学实验证明:植物根的吸水量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量并不都是成正比的关系成正比的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与水分的吸收量之间关系如何?n有实验表明:植物的吸水量增加一约倍时,K+、NO3等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量同原来相比只增加了0.10.7倍。n甚至有实验表明,植物的吸水量减少时,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量反而增多

4、。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由此可见,二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水分吸收矿质元素的吸收区别原理与过程不同渗透作用主动运输吸收的动力不同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ATP运载工具不需载体蛋白质联系1、矿质元素一定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部吸收2、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随着水分的运输到达植体的各部分3、矿质元素被根细胞吸收后,又会影响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从而影响根对水分的渗透吸收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小结:吸收过程:、交换吸附、主动运输自学指导2自学要求:内容、时间及方法: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到完、5分钟、阅读课文内容用线条划出运输路径及用表格列出植物对矿质元素利用情况比较自

5、学思考题:1、矿质元素进入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后是怎样运输的?2、矿质元素是怎样被利用的?3、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相同的吗?区别在哪里?4、无土栽培的优点在哪里?矿质元素进入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后是怎样运输的?土壤溶液-成熟区表皮细胞-层层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脉导管-各组织细胞矿质元素是怎样被利用的?有些元素(如K)进入植物体以后,仍然呈离子状态,因此容易转移,可以随时被运送到新生的或急需的部位去,能够被植物体再度利用,所似K在老叶中的含量会大大减少。有些矿质元素(如外N、P、Mg)进入植物体以后,形成不够稳定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解以后,释放出来的矿质元素又可以转移到其

6、它部位,被植物体再度利用,所以N、P、Mg在老叶中的含量也会大大减少注:矿质元素的运输通过水的运输来完成注: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当叶绿素被破坏分解掉以后,Mg就可以转移到叶内新的部位,被再度利用合成叶绿素。有些矿质元素(如:Ca、Fe)进入植物体以后,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如草酸钙),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也就是说Fe和Ca只能利用一次,所以在衰老的组织器官中Fe和Ca的含量会大大增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存在形式离子不稳定的化合物稳定的化合物移动情况容易移动可以转移不能转移利用情况反复多次一次集中部位幼嫩幼嫩老缺乏时受害部位老老幼嫩举例KN、P、MgCa、Fe不同植物对各

7、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相同的吗?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N、P等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相同吗?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N、P等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相同的吗?让我们来观察小麦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K,对P的需要量。合理施肥:即:依据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以达到少肥高效的结果。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想一想“土”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没有“土”植物能生长吗?无土栽培指利用溶液培养法的原理,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技术。无土栽培能做到工厂化、自动化控制生产,有品质好、污染少、产量高等优点。

8、小结: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必需的矿质元素1大量元素:N、P、K、SCa、Mg。2微量元素:Fe、Mn、B、Zn、Cu、Mo、CI、NI。(二)非必需的矿质元素(三)溶液培养法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吸收的形式离子(二)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三)吸收的过程主动运输三、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一)能再度利用1呈离子状态,如K。2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如N、PMg(二)不能再度利用,形成难溶解的稳定的化合物,如Ca、Fe。四、合理施肥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练习:1、将盆栽的番茄从阳光下移到暗处后发现,番茄对水的吸收量减少了,而对钾离子的吸收量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的原理不

9、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2、落叶中K的含量比植株上正常叶中K的含量低,这是因为()A、K在叶片内形成不够稳定的化合物;B、K在叶片内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C、K在叶片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D、K在叶片内只能利用一次。B3、植物根毛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A、渗透作用B、自由扩散C、主动运输D、协助扩散C4、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培养液中培养,一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的根中B5、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水分的温室中,以从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

10、下列问题:(1)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道理是-;(3)向营养液中泵入空气的目的是-;(4)营养液中的矿质元素有一定配比,这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5)如温室栽培叶菜类,营养液中应适当增加哪种矿质养料:-补充CO2适当降温能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是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活动,调节生命活动氮元素反馈练习(A)MnSCuCK(B)BMoCaNFe(C)ZnOMoSCa(D)CuFePCaH6.下面的四组元素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是:B7.为了促进根系吸收必需的矿质元素,农田和花园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是:(A)疏松土壤(B)增加灌溉(C)增加施肥(D)增加光照A反馈练习8.落叶中K的含量比正常叶中K的含量低。这是因为:(A)K在叶片内形成不够稳定的化合物;(B)K在叶片内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C)K在叶片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D)K在叶片内只能用一次;反馈练习根对矿质元素_的吸收:离子矿质元素的运输科学家用不透水的蜡纸将柳树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隔开,并在土壤中施用含K的肥料,5小时后,测得K大量集中在木质部中。因为木质部只有导管是上下贯通的,所以,此实验证明根吸收的矿质元素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