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611805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WPS 页数:10 大小:6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隧道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细则施工工艺细则5.6.1施工前提条件施工前提条件5.6.1.1隧道初期支护已完成,表面平整度、净空大小、砼强度、锚杆抗拔力等均已验收合格;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施工;5.6.1.2环向盲沟、防水板、排水管等各种防排水材料规格、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且数量满足施工需要;5.6.1.3安排专业班组、人员进行防排水施工,严格岗前操作技术培训;5.6.1.4可穿行作业台架、自动走行热焊机、焊枪等机械设备到位,性能状态满足施工需要;5.6.1.5要做好洞内、洞外施工期排水,保证洞内排水通畅,临时排水沟应距拱脚50cm以上,避免拱脚泡

2、水。洞口段路基、洞顶排水有序、合理,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地表水对洞顶土层的渗透。5.6.1.6对洞内断层破碎带等易突水地带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判定水量大小,提前制定预案,准备机具设备;5.6.1.7反坡排水设专门班组进行施工,并定期对水泵等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清除集水井中淤泥。5.6.2工序工序5.6.2.1工序内容隧道防排水包括结构防排水和施工防排水,其中结构防排水包括:洞内环向盲沟、洞内纵向排水沟、洞内拱脚横向排水管、洞内路面横向盲沟、洞内防水板、二衬止水带止水条等;施工防排水包括反坡排水、洞口临时排水系统设置、洞内大面积渗漏水处理以及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处理等。5.6.2.2工序框

3、图结构防排水施工工序框图见图8.1。施工防排水施工工序框图见图8.2。初期支护浇筑铺底混凝土二次衬砌模筑砼施工路面两侧纵向排水沟安装环向盲沟拱脚纵、横向排水管安装拱墙防水板铺挂仰拱及矮边墙施工安二衬止水带、止水条安路面横向盲沟砼路面施工挂矮边墙防水板图8.1结构防排水施工工序框图隧道施工防排水洞口临时排水系统设置反坡排水系统施工顺坡排水系统施工大面积渗漏水处理洞内涌水处理洞内地下水位高处理图8.2施工防排水施工工序框图5.6.2.3一般要求1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营运防排水工程相结合。2隧道施工防排水应本着“因地制宜,防、排、截、堵相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施工。要加强衬砌背后的排水,强调结

4、构自身防水,对可能的疑点进行封堵及引排。3隧道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防排水方案。施工中应按现场施工方法、机具设备等情况,选择不妨碍施工的防排水措施。4隧道进洞前应做好洞顶、洞口、辅助坑道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5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6衬砌背后排水设施施工应根据隧道的渗水部位和开挖情况适当选择排水设施位置,并配合衬砌进行施工;隧道侧沟、横向盲沟等排水设施亦应配合衬砌等进行施工。7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时施工。软岩地段衬砌和开挖距离近时,须做好防水板的保护工作;硬岩地

5、段应组织开挖、铺防水层、二衬平行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8停车带、洞室与正洞连接处的防排水工程应与正洞同时完成,其搭接处应平顺,不得有破损和折皱。5.6.3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具体防排水设施布置详见有关设计图。5.6.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5.6.4.1防水板施工防水板的拼焊及铺挂采用热合焊接吊环铺挂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8.3。1基面处理(1)防水板铺挂前,用电焊或氧焊将初支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网头齐根切除,并用1:水泥砂浆抹平,以防止顶破排水板;对局部凹凸部分,应修凿、喷补,使其表面平顺。(2)喷层表面漏水时,应及时引排。2材质检验防水板使用前先检查每卷是否有合格证,然后再进行直观上的检查,检查

6、内容有:厚度、吊带、表面有无砂眼等。其材质须现场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防水板的挂前拼焊(1)在洞外据拟铺挂面积的大小将23幅幅面较窄的成卷防水板下料,然后将其平铺在地面上拼焊成便于运输、铺挂的大幅面防排水板,减少洞内作业的焊缝数量。(2)防水板拼接采用热合机双焊缝焊接,要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控制好热合机的温度和速度,避免漏焊或过焊,保证焊缝质量。4铺挂防水板(1)为保证防水板铺挂质量,应先进行试铺定位。固定点间距的控制:尺量检查,固定点间距拱部0.50.7m,侧墙1.01.2m,布置均匀。松弛率:防水板吊环间距需根据其铺挂松弛率要求来确定,环向松弛率经验值一般取10%,纵向松弛率一般

7、取6%。根据初期支护表面平整程度适当调整。(2)防水板洞内铺挂宜由下至上、环状铺设,将预先焊接在防水板上的吊环用木螺钉固定在膨胀管上固定。防水板铺挂应松紧适度,以保证灌筑混凝土时板面与喷混凝土面能密贴。(3)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超前二衬作业长度。宜取2倍台车长度,形成铺挂段检验段二衬施工段,流水作业。5铺后续接防水板的“铺后续接”指前后两幅大幅面防水板之间的连接,应先用热合焊机焊接环向接缝。施工应将待焊的两块板面接头擦净、对齐,保证搭接长度,严格控制焊接温度、焊机行走速度,保持焊机与焊缝良好接触,做到行走平稳。热合焊机焊完,应加强检查,对个别漏焊处用电烙铁补焊对丁字焊缝因焊接困难易漏焊或

8、焊缝强度不足,采取用焊胶打补丁的方法补强处理。防水板的接头处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接头处应牢固,强度应不小于同质材料。6焊缝检查焊缝宽度用尺量检查。焊缝强度应不低于母材,通过抽样试验检测。防水板焊缝采用“气密性检验法”检查。7防护当衬砌紧跟开挖时,衬砌前端的防水板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爆破飞石砸破防水板;开挖、挂防水板、衬砌三者平行作业时,铺设防水层地段距开挖面不应小于爆破安全距离并在施工中做好防水板铺挂成形地段防水板的保护。5.6.4.2橡胶止水带、止水条施工(详见第九章)5.6.4.3衬砌背后排水设施1衬砌背后排水设施有环向盲沟、拱脚的纵向、横向排水管等。环向盲沟位置根据设计及隧道的渗水部

9、位和开挖情况确定,用钉环向固定在初期支护喷层表面上,将水引排至衬砌边墙脚纵向排水管,然后通过横向管排入路侧纵向排水管,引流至洞外。2衬砌背后排水设施应配合衬砌进行施工,施工时既要防止因漏水而造成浆液流失;还要注意灌筑混凝土或压浆时,浆液不得浸入沟管内,确保预埋的透水盲沟不被堵塞并注意排水孔道的连接,以形成一个有机、通畅的排水系统。5.6.5施工质量施工质量5.6.5.1总体要求基面处理基面处理基面检查基面检查大防水板卷就位大防水板卷就位上翻部分防水板上翻部分防水板分别打卷分别打卷防水板拼焊防水板拼焊防水板下料防水板下料在吊环贴靠位置做标记在吊环贴靠位置做标记下翻该部分防水板下翻该部分防水板在标

10、记处用电钻打眼在标记处用电钻打眼在孔中楔入膨胀管在孔中楔入膨胀管上翻该部分防水板上翻该部分防水板焊接各大幅面防水板接头焊接各大幅面防水板接头图8.3防水板铺挂施工工艺流程图1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畅通2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检查铺设质量检查铺设质量用木螺钉将吊环固定在管内用木螺钉将吊环固定在管内结束结束复喷混土复喷混土5.6.5.2防水隔离层施工质量标准1防水板、土工布规格、各项材质指标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卷材符合GB18173.12000标准,无纺土工布符合GBT17638-1998标准。2防水板固定点间距均匀合理,表面平顺,无折皱、无气泡、无破损

11、。3无假焊、漏焊现象;经抽样气密性检查,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接缝、补眼粘贴密实饱满,不得有气泡空缝。4防水板施工质量检测标准见表8.1。防水板施工质量标准表表8.1顺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与频率1搭接宽度mm100尺量:全部搭接均要检查,每个搭接检查3处2缝宽mm焊接两侧焊缝宽25尺量:每个搭接检查5处粘接粘缝宽503国定点间距mm拱部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检查总数的10%侧墙符合设计要求4接缝与施工缝错开的距离mm500尺量:每个接缝检查5处5.6.5.3止水带(条)施工质量标准1止水带、止水条材质符合设计要求;2止水带安装要求不偏、不倒、无破损、准确定位、搭接良好、和砼结合紧密;

12、3止水条安装要求定位准确、连接良好、和砼结合紧密。4止水带、止水条施工质量检测标准见表8.2。止水带、止水条施工质量标准表表8.2项次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1纵向偏离mm50尺量:每环至少检查3处2偏离衬砌中心线mm30尺量:每环至少检查3处5.6.6安全文明5.6.6.1防水板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5.6.6.2防水板铺挂前应认真进行基面处理,并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基面明水应提前设盲管引排;5.6.6.3防水板铺挂用可穿行台架,其门下净空应满足大型机械设备通行需要,结构稳定,平台分层高度满足铺挂作业要求;5.6.6.4台架上吊材料、机具时,应加强上下联系,严防坠物伤人;5.6.6.5防排水作业应精细正规,作业区段照明条件应良好;5.6.6.6加强成品保护工作,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特别是防止电焊烧伤或爆破飞石砸破防水板,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应保护不得弄脏和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