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11796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渝中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350 m B400 m C450 m D550 m2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 B C D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D2.A3.C【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判断出该地最低处的海拔在400到450之间,最高海拔为950到1000之间;故该地的高差大约在500到600之间,D正确。2.因为受湖泊调节,故季节变

2、化小,A正确3.丙地位于河谷地区,夏季容易发生洪水,不适合宿营,C正确。【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名师点睛】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例证: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起始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3、5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答案】4.D5.D【解析】试题分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北坡海拔约2000米处,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降低。而南坡则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多。故选D项。5.图中显示山脉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说明北坡为迎风坡,南岭、秦岭、阴山都是南坡为迎风坡,只有天山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D正确。【考点定位】图表解读,我国区域地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气候和读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学会判断地形剖面对应的降水量。判断方法如下图所示,同为3000米高度的A、B两点,对应的年

4、降水量分别自A、B两点作垂线,与降水量线交于两点,即C、D两点,然后找到其对应的降水量,即C约为600mm,D约为400mm。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7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C辽宁、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河南、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答案】6.D7.C【解析】试题分析:6

5、.H线为105E,横断山位于100E以西,因此可以排除AB答案,105E穿过四川盆地,而不穿过长江中下游平原,C错,D正确。7.直接根据图示E纬线为40N纬线,故没有经过山东省、青海省和江苏省等,故结合排除法可判断,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中国地理概况和地形区、省区分布随着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正式出炉,我国强化了对海岛的保护。读我国部分海岛图,完成下列问题。8下列岛屿中,全部位于我国南海的是( )A舟山群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黄岩岛9关于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北温带 B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C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 D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答案】8.D9.A【解析】试题

6、分析:8.读图可知,黄岩岛在南海,D正确。舟山群岛在东海,钓鱼岛也在东海,台湾主要在东海,ABC错。9.南沙群岛及周边海域位于热带、亚热带海区,因此答案为A。【考点定位】中国海洋地理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11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答案】10.D11.D【解析】试题分析:10.b、c之间隔4条等高线,故两地相对高度介于300米-500米之间,b、m之间有一山脊,因此相互不能通视;n、m之间也经过一个山脊,因此也不可能

7、为空中索道;a地是位于河谷处的悬崖,可能形成瀑布,因此,ABC错,D正确。11.此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适宜,发育了常绿阔叶林,D正确。【考点定位】等值线判读,植被类型与气候12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这说明我国(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以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D.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反映出我国出产温带、亚热带、热带水果,说明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以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A正确。这并非由我国气温

8、、降水、雨热同期等单一因素决定的,BCD错。【考点定位】我国气候和农业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地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18917.719.8乙113E,28N684321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14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处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答案】13.D14.A【解析】试题分析:1

9、3.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甲为云贵高原,乙为洞庭湖平原,D正确。14.由图表可知因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是甲地的海拔高度比乙地高出许多,所以造成了夏季气温的差异,A正确。【考点定位】经纬网定位,中国区域地理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16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

10、涝北旱 D南北皆涝17形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不可能是( )A.典型的大陆气候,降水少 B.远离海洋,到达的海洋水分很少C.受副高控制,多盛行下沉气流 D.受山地阻隔,水汽难以深入【答案】15.B16.C17.C【解析】试题分析:15.因为雨带在停留时间为4-5月,在地区停留的时间为7-8月,则在它们之间的大致时间为6-7月,B正确。16.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说明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南涝北旱,C正确。17.西北地区身居内陆,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但与副高无关,因为这个地区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不是受副高控制,C为答案。【考点定位】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名师点

11、睛】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归纳为“三停”“两跳”“一退”:“三停”:“一停”是4、5月份雨带停留在南部沿海一带,我国华南地区进入雨季;“二停”是6、7月份雨带停留在江淮地区,形成“梅雨”;“三停”是7、8月份雨带停留在东北、华北地区,多暴雨。“两跳”分别是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江淮地区(一般在5、6月间),从江淮地区再跳到东北、华北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一退”是指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到长江以南;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一般来说,受夏季风及锋面雨带影响时间越长,降水量越丰富;受夏季风及锋面雨带影响时间短,或不受其影响,降水量少,因此,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

12、北内陆递减。18下图表示我国 2014 年 12 月 3 日至 5 日 0等温线位置变化,此变化说明该时段( )A气温持续上升 B有强冷空气南下C甲地比乙地受冷空气影响强烈,降温剧烈 D0等温线东段一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可知,12月3日到12月4日,在中国华北地区,0等温线东段迅速向南推进,说明有冷空气南下,B正确。【考点定位】等值线解读,中国天气现象解读19下列省区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和第二级阶梯的是( )A.青海 B.新疆 C.四川 D.陕西1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青海位于第一阶梯;新疆位于第二阶梯、非季风区;四川位于季风区;陕西位于季风区,因

13、此B为答案 。【考点定位】中国区域地理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21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为( )A雨水和冰川融水 B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答案】20.A21.B【解析】试题分析:20.该河流具有两个汛期,春季小汛,夏季大汛,应是我国东北地区河流,A正确。21.东北地区河流夏季大汛补给水源是雨水,春季小汛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B正确。【考点定位】我国河流特征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判断下列问题。22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