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1772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委成员单位管理工作考核指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准备(68分)组织体系(5分)1领导机构(2分)成立应急管理相关领导机构,领导重视且职责明确。(2分)2办事机构(3分)成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领导重视且职责明确;足额配备专职人员;工作制度完善。(3分)成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领导重视且职责明确;足额配备专、兼职人员;工作制度完善。(1.5分)应急预案(10分)3应急预案编制(4分)专项预案、部门(企业)预案完善。(4分)专项预案完善、部门(企业)预案不完善;或部门(企业)预案完善、专项预案不完善。(2分)4应急预案管理(3分)按规定及时修订专项预案、部门(企业)预案。

2、(3分)未能按规定及时修订专项预案、部门(企业)预案。(1.5分)5应急预案演练(3分)应急预案年演练率达到60%以上,演练资料完备。(3分)应急预案年演练率40%60%,演练资料完备。(2分)急预案年演练率20%40%,演练资料完备。(1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准备(68分)值守应急(24分)6日常值班(10分)按规定建立专门值班室,设立专线电话,值班室设专人每天24小时值班。(10分)按规定建立专门值班室,设立专线电话,值班室部分时段没有专人值班。(5分)7信息报送(12分)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和工作制度,信息报告全年得分在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排第1至10名。(12分

3、)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和工作制度,信息报告全年得分在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排第11至20名。(10分)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和工作制度,信息报告全年得分在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排第21至30名。(8分)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和工作制度,信息报告全年得分在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排第31至39名。(6分)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和工作制度,信息报告全年得分在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排第40名以后。(4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准备(68分)值守应急(24分)8国家、省、市领导同志批示落实情况(2分)及时、准确反馈国家、省、市领导同志批示落实情况。(2分)反馈国家、省、市领导同志

4、批示落实情况及时、不准确或准确、不及时。(1分)监测预警(12分)9风险评估(4分)建立风险分析制度和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制度。(4分)风险分析制度、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制度两者缺一。(2分)10风险隐患排查(4分)定期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并将较大以上隐患报市人民政府备案。(4分)不定期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并将较大以上隐患报市人民政府备案。(2分)11风险隐患整改(4分)风险隐患整改率90%以上。(4分)风险隐患整改率80%90%以内。(2.5分)风险隐患整改率70%-80%以内。(1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准备(68分)应急保障(11分)12应急物资(

5、2分)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布局合理、调配及时。(2分)应急物资储备基本充足,布局不够合理或调配不够及时。(1分)13应急经费(3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足够专项经费,满足应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3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专项经费,基本满足应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2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专项经费,未能满足应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1分)14.应急信息化建设(3分)已建设应急平台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调度技术先进,应急信息化水平较高。(3分)未建设应急平台,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调度技术一般,应急信息化水平一般。(1.5分)15

6、.应急队伍(3分)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或应急管理队伍,人员齐备、装备齐全、训练到位、实战能力强。(3分)无专门但有兼职的应急救援或应急管理队伍,人员基本齐备、装备基本齐全、训练基本到位、实战能力一般。(1.5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准备(68分)宣教培训(6分)16宣传教育(3分)部门网站设立应急管理专项内容,并及时更新;每年举办2次以上应急宣传活动。(3分)部门网站设立应急管理专项内容,并及时更新;每年举办1次应急宣传活动。(1.5分)17培训交流(3分)应急管理干部每年参加2次以上应急管理培训,每年举办2次以上应急管理学习交流活动。(3分)应急管理干部每年参加1次应急管理培训

7、,每年举办1次应急管理学习交流活动。(1.5分)应急处置(20分)响应速度(4分)18应急反应(2分)接报一般以上突发事件后,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处置工作。(2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得2分)接报一般以上突发事件后,相关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指示),尚未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处置工作。(1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处置(20分)响应速度(4分)19应急响应(2分)根据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按照职责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措施。(2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启动应急响应,得2分)根据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应

8、急响应,未能按照职责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措施。(1分)指挥协调(6分)20指挥调度(3分)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要求行动,调度灵敏、运转高效。(3分)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要求行动,现场指挥作用不明显。(1.5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得3分)21协调联动(3分)建立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必要时能协调本市区(县级市)、有关单位及相邻地级以上市相关单位等参与应急处置,效果显著。(3分)(备注:建立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但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参与协调处置,得3分)建立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必要时能协调本市区(县级市)、有关单位及相邻地级以上市相关单位等参与应急处置,效果一般。(

9、1.5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处置(20分)信息公开(4分)22信息发布(2分)准确、及时公开相关信息。(2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或不承担信息发布主体责任,得2分)准确但不及时公开相关信息。(1分)23媒体沟通(2分)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合作机制良好。(2分)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合作机制一般。(1分)处置效果(6分)24先期处置措施(3分)现场事态评估准确,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及时、有效。(3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采取处置措施,得3分)现场事态评估准确,应急处置措施效果不明显。(1.5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

10、指标评分标准应急处置(20分)处置效果(6分)25后续处置措施(3分)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基本控制或者消除后,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未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类似事件。(3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采取处置措施,得3分)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基本控制或者消除后,采取或者继续实施措施不足,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类似事件。(1分)善后处理(12分)调查评估(6分)26事件原因调查(3分)及时查明或积极协助查明突发事件发生原因。(3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参与调查评估,得3分)不及时查明或不积极协助查明突发事件

11、发生原因。(1.5分)27危害程度评估(3分)及时评估或积极协助评估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3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参与评估,得3分)不及时评估或不积极协助评估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1.5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善后处理(12分)事后评估(6分)28评估报告编制(3分)及时编制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报告及年度突发事件评估报告,并报市人民政府。(3分)及时编制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报告及年度突发事件评估报告,未及时报市人民政府。(2分)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报告或年度突发事件评估报告编制不及时。(1分)29整改措施落实(3分)事件原因调查中制订的整改措施落实率90以上。(3分)(备注:如全年未发生涉本单位处置职能的突发事件,不需参与调查评估和整改,得3分)事件原因调查中制订的整改措施落实率8090以内。(2分)事件原因调查中制订的整改措施落实率7080以内。(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