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1746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二一一年十二月- 53 -序 言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央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校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编制的未来十年学校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快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规划;是学校编制各配套专项规划、学院编制院级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纲领

2、。本纲要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了学校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宝贵经验,并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吉林省的“十二五”规划做了衔接。目 录序 言第一章 站在新起点,明确新目标 第一节 形势分析第二节 指导思想第三节 发展目标第二章 注重内涵建设,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第四节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五节 强化高端引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六节 加快优化升级,实现优势学科率先突破第七节 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学研究跨越发展第八节 服务国家战略,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第九节 实施国际化战略,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第十节 推进改革创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第十一节 凝炼吉大精神,传承创新现

3、代大学文化第三章 强化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支撑能力第十二节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建设节约校园第十三节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数字校园第十四节 调整校区功能布局,建设宜人校园第十五节 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建设和谐校园结 语第一章 站在新起点,明确新目标新世纪以来,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组建了新吉林大学,使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空间、学科结构上得到了新的拓展,已成为国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高等学府。十年来,在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和吉林省委的领导下,在历届学校党委、行政坚实工作的基础上,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励志图强,积极应对了各种挑战、战胜了各种困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综合

4、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追求真理、培育人才、研究学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己任,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新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机遇,顺势而为,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建设,显著提升办学质量,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努力使学校由大变强,不断开创吉林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一节 形势分析新世纪初,为在东北地区布局建设一所具有相当发展规模、齐备学科结构、雄厚学术实力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原吉

5、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了新吉林大学,四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吉林大学,学校从此奠定了办学新格局,开启了历史新时期,进入了发展新境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按照面向现

6、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将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富民强国、民族复兴的基本国策。面对新的要求和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实现以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目标的内涵式跨越,使高等教育在质量上有新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新突破、结构布局

7、上有新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有新贡献。吉林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社会关注度高、地位重要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经过合校十年的改革发展,学校初步构建了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结构、管理模式和文化制度,为实现新的跨越,积淀了雄厚基础,蕴藏了巨大潜能,集聚了显著优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还存在着优势学科不多、科技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不多、高层次人才不足、开放发展的力度不够、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管理体制机制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过程中,结构、质量和绩效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学校发展正处在夯实基础、积蓄

8、能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加快发展的关键节点,要求我们必须把办学思路从规模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继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由以量为主向以质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加快推进内涵式跨越发展。未来十年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国内高校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我校将继续面临着国内外高校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历史性机遇,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建设,显著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竞争优势,锐意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

9、力,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第二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学术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荣校四大战略,以高水平学科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起点创新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国际交流合作“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探索具有吉大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新跨越,不断开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育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

10、内涵建设,逐步建设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开放合作体系、文化制度体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学术建设为主线,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学术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以学术建设为主线就是要把学术发展作为办学立校的基本导向,不断完善促进学术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促进学术发展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是实现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总要求。质量是大学的生命,提高质量,就是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创造引领未来的先进文化,全面提高

11、学校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进共识,加速发展;就是要以学术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制度等全面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为学校科学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就是要深入实施开放办学,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推动改革创新。学术是大学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人才是强校之基,是学校强盛繁荣的关键;创新是大学之魂,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是大学之脉,是学校繁荣兴盛的精神支撑。深入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荣校是全面推动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期间必须紧紧围绕四大战略,突出抓好六个具有基础性和全

12、局性的工作。突出抓好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任务。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术水平为重点,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结构、队伍结构、科研结构、研本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等,通过结构优化强化教学主体地位,凸显学术本质属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突出抓好人才引育。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化高端引领,高度重视引进培育高层次优秀人才,高度重视选拔培养优秀青年人才,高度重视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三支队伍”协调发展,积极营造氛围,让各类人才工作有条件、干事有舞台

13、、发展有空间,努力构筑人才高地。突出抓好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学校提升学术水平,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迫切需要。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学术学科资源,优化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效益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综合优势,努力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突出抓好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外在动力。要以国际视野谋发展、战略眼光看未来,紧紧跟踪国际国内学术学科发展最前沿,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开放办学,在开放与竞争中推动全面创新。以培育优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作为着力点,立足东北

14、,面向东北亚,放眼全球,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合作质量,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以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服务经济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突出抓好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激发学校活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在驱力。以学术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科学的学术管理体系;继续深化管理机构的调整与改革,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完善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统筹推进人事、财务、资产、产业、后勤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体制机制。突出抓好精神凝聚。文化是大学的精神血脉,是促进学校繁荣兴盛的精

15、神支撑。着力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在大学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凝炼弘扬吉大精神,高擎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想信念,塑造共同价值观,努力发挥和实践大学文化对内凝聚精神、对外引导社会的作用,把文化传承创新内化为广大师生爱国荣校的崇高使命,内化为引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得更美好。第三节 发展目标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在此基础上,建校100周年时,把吉林大学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开放合作体系、文化制度体系,探索具有吉大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是:规模和结构更趋合理。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保持在68,000人以内,校本部专任教师人数保持在5,000人以内,生师比逐步接近161,不同学科之间师生比结构更趋合理;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接近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